“很多大医院不断扩张和购置大型设备,不是院长自己要求做,而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是改革不到位的驱动。”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在近日召开的“2015中国医院大会”上表示。“十三五”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三五以后的医院应该以怎样的思路发展?侯岩提出了正在编制过程中的医疗卫生“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s_de6e673459bf9ac5e65b80ab3d1bc431189530

 

侯岩首先总结了当前医疗卫生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量增长很快,但人力资源增长速度达不到相应水平;服务体系碎片化突出,上下结构、横向的防治体系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过大,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能力不强。

“自2009年至2014年,800张床位以上的三级医院已经增加到了1369家,增长速度远远快于2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侯岩以数据指出当前大医院规模不断扩张,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状。

进入“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服务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调整。侯岩表示,这一时期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将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约束之间的矛盾,特别是优质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部分贫困地区群众健康公平问题是小康社会的严重挑战。

其次,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适应这种新常态,医疗卫生服务不能仅仅依赖高投入,要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改革,转变简单规模扩张发展模式,更注重从体系优化和结构调整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再次,这一时期也是多重健康问题叠加的时期,慢性病的死亡率在上升,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和公共卫生缺乏衔接协同,难以应对复杂健康问题的调整。

另外,十三五后,深化医改将进入攻坚克难时期。侯岩表示,公立医院改革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破题,,医疗保障公平性和专业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依然严峻,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严重。

最后,新时期也将是医药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关键技术和重大创制不断突破,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跃上新的台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倒逼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

同时侯岩分析了同时期的国际医疗卫生发展趋势,指出当前我国目前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十三五”规划也将在国际大趋势下,借鉴国际经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服务结构。

因此,“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激励与约束的关系,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下沉,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

侯岩认为,新的时期大医院将大有可为,应该更多更好地发挥区域内教学科研的支持作用,而不是在普通门诊的扩张上。为此她建议首先要认清改革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未来趋势一定不是以量取胜,而是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在疑难重症的处理上,在专科服务上更下功夫。此外还要将医院发展置于区域规划中,在整个服务体系中考虑单个医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