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建设工程中,智能化系统工程修改调整多和超概预算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一下,主要原因大约有下列几点:

(一)招标前,对智能化系统功能定位不清,需求不明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技术含量很高,它是多学科、多专业既交叉又融合的一项复杂工程;而医院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更是在医院专业流程上针对性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其子系统内容更多,相互的关联性也更强,这也使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更显复杂。

项目开始时,医院方没有详细而明确的智能化的设计需求,建筑设计中的智能化内容也相对简单,医院方往往通过工程商中征集方案拼凑成一个博采众家之长的方案,就开始招标,希望通过工程商有一个完整的投标方案。但是往往拼凑的方案没有系统性和集成性,顾此失彼的现象非常多;依据此方案的短期内投标也是一个仓促的过程,所以投标后需要深化设计是必然现象。由于工程较紧和工程商的能力限制,深化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周密的,主要是围绕着利润的一个调整,必然给施工过程留下隐患。

客观上,由于智能化系统工程是根据建筑特点、医疗流程、业务需求和管理模式的不同,而进行的针对性的设计。在土建总包设计阶段,其智能化需求还没有形成,所以医院方也无法拿出一个较为详细的智能化设计需求,对其智能化功能更是无法明确。这也决定了智能化系统的专项设计常常是一个设计中后期进行的专项工程。

(二)用于招标的土建总包设计的智能化系统的图纸粗糙

说到土建总包设计的智能化系统的图纸粗糙其实有二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弱电工程中的智能化设计有所描述,但深度不详。由于深度规定的解释权在中南建筑设计院,为此有人特向进行中南院咨询,中南院明确回复:

根据本《规定》第4.5节条文说明解释,“弱电”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为配合结构施工的预留、预埋,例如:系统框图、机房和设备间的位置;电气竖井和剪力墙留洞、结构构件预埋套管;桥架、线管的布线路径和空间;桥架、线管敷设部位的管网配合等。

依据以上的解释,建设部对设计院设计图纸设计深度的要求,较浮浅、粗糙。含在土建总包设计里的弱电设计,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智能化设计方案,而仅仅是一个为想象中的智能化系统的预留;即使其包含的弱电图纸,也仅限于能通过图审即可。粗浅的方案不适合用于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招标,用于工程招标,其弹性必然很大。当然粗浅的方案更不适合医院数字化飞速发展的现状。

另一方面,土建总包设计时,应招标要求(要求本身不详细)在土建总包设计包含智能化设计时,土建总包设计方也会提供几个常规的智能化系统的图纸。由于大多数土建总包设计院没有配备医院智能化专业工程师或人数很少,其医院智能化专项设计能力达不到提供完整智能化设计的程度,因此,所提供的图纸仍达不到智能化系统招标的要求。

有时设计院将签订智能化专项设计合同后,将智能化系统设计联系工程商来配合或直接委托工程商。由于工程商对产品对部分常用智能化设备较熟悉,但不全面;且工程商普遍对图纸的理解和专业配合较弱,因此,其图纸也存在不少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其由工程商本身的利益决定了,它在做设计中可能会预留其将来的工程投标有利因素,这种有利因素有可能是技术上的或系统上的缺漏或实施过程中的升级变更等等。

以上二种情况,都可能因图纸上的原因,该如何

(三)智能化工程招投标文件含混不清

根据国家招标投标法,智能化工程的建设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投标来选择合适的工程承包商或系统集成商。招标前,必须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来实施和履行招投标工作,同时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至少包括商务和技术两部分。商务部分是招标的游戏规则,技术部分是招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要求。

编制招标文件技术部分的依据则是设计院的初步设计的粗糙图纸,加上许多招标代理公司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编制“技术参数要求”。多数情况下是请工程商或产品厂家来协助编写,大多都是拷贝或拼凑起来的。备选设备品牌与招标技术要求不对应;缺漏项明显等错误频现。提供的图纸和设备工程量清单的依据是设计院的不全的设计图纸、征集方案的设备清单等等。

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集成性、整体性,它不仅是简单的设备堆积和连接;各子系统中各设备间的兼容性和融合性致关重要,相关技术要求应该明确。

依据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的不全面要求,使竞标者很难做出较完善和全面的投标文件。大多是以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为主、中标后再说的理念。结果造成中标后的深化设计、工程实施中将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施工洽商等现象。

(四)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

由于一般的医院建筑工程具有特有的建筑工期,智能化系统工程在土建地下室阶段就需要进场做预留预埋,到装修完成才可以进入设备最后的安装调试,一般医院项目都需要约2~3年施工期,较大型医院工程项目可能需4~5年时间,因融资或其它原因拖延的,其工期就可能会更长。

由于建设周期较长,而智能化工程技术发展极快,往往是投标时的设备产品或系统选型,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厂家的产品已经升级换代了。在更新过程中,由于没有智能化专项设计做咨询,系统与产品的过渡没有很好的控制性能与造价。

甚至有的工程商,因其它原因想变更产品型号或品牌,也提出原投标设备产品存在诸多问题,要求变更,医院方也在不明究竟的情况下签字同意了。

(五)预算远超概算

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我国实行的是“项目审批立项制”,即一项工程项目的建设,在开工之前,必须立项,并报相关部门(目前是发改委、规划委、环保、国土资源部等)审批,通过后方能开工建设,特别是一些有政府投资的项目。

在审批立项前需由建设单位提供申报材料,除土地使用手续、市政配套手续外,还需报送项目可研性报告、初步设计图纸和项目(概)预算或框算,以及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落实状况。

医院项目在报批阶段,无法对智能化系统进行专项设计;再加上对医院智能化系统不够专业,土建总包设计在智能化系统部分,只是拼凑地写了一段文字,做了按平方米多少钱简单地估算。依据这种比较粗框的初步设计所做出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概)预算与最终符合业主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实际证明这种情况下的概算,还对后来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有相当的制约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面的智能化专项设计与工程实施。

由于前期使用功能定位模糊、设计粗框而造成工程(概)预算与实际投资问的差距。目前上述现象是大多数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专项设计的内容

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的专项设计服务,可以根据医院方的需要,以及设计方的能力,提供医院智能化建设过程中部分或全过程的技术顾问服务,包含需求分析、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咨询服务和施工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协助医院方进行医院智能化的的全面需求分析,明确医院智能化的定位和功能需求;并进行细化;

2. 设计单位明确智能化系统的总体思路,进行医院智能化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确定智能化系统实现集成方案和集成模式;

3. 协助业主对智能化子系统的技术选型,力求走先进、成熟、可靠、主流的技术道路,控制技术风险;

4. 完成智能化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和智能化各子系统图、原理图,机房详图的设计,以及相关工种的配合要求等;

5. 协助甲方按需求和投资预算的情况,确定分阶段实施的方案。保证本期实施,预留下期扩展接口;

6. 协助医院方对智能化所涉及的产品进行考察,在兼顾质量、服务、经济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产品;

7. 完成相应标段的设备材料清单、招标技术要求;以及编制相应的工程造价预算;

8. 协助医院方对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招标,从技术层面上审核投标方案,清单预算,把关投标报价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9. 协助医院方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参加工程阶段性的工程例会,指导工程建设,参加智能化工程的验收;

10. 为医院方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营管理模式提供顾问意见,使医院智能化系统能够进行顺利的移交与正常运营。

来源:节选自2015版《中国医院建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