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以下简称中建八局)BIM站站长、教授级高工姚守俨介绍,中建八局2012年1月成立了BIM工作站。目前,已累计培训3000人次以上,近300个工程项目中实施BIM,采用多种主流BIM软件。
姚守俨认为,在施工中应用BIM的重点要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把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水平做一个提升。当然,若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让产业链上的各个专业进行无缝对接。BIM将是实现产业链透明化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中建八局努力推动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深度应用,探索总结出了BIM实施的“五步法”,采取公司内部深入应用与外部软件或技术服务公司相结合的方式,推动BIM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实施。
在施工工期控制方面,根据施工部位及工程量生成施工任务列表,用不同颜色区分施工区段,施工任务与BIM构件关联,设定任务时间,模拟、调整进度计划,根据需要增加劳动力、投资等信息,并对工期滞后情况进行预警。
在施工安全保障方面,将BIM技术应用于定型化临边洞口安全防护中,形成制作标准,在便于预制加工制作的同时,方便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保障现场人员生命安全。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采用施工模拟的方式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工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障其生命安全。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是中建八局BIM技术得以充分体现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地下面积98370平方米,整体由4层地下室、5层裙楼和100层塔楼组成,塔楼主体建筑高度530米,呈不规则螺旋上升,是目前国内施工难度最大的超高层建筑之一。因为特殊的造型,项目所使用的钢构件全部由上海、杭州的专业工厂定制生产。为了节省工期,一方面,项目部对建筑的设计图纸进行了细致的深化,使加工更加精准;另一方面,每一个钢构件都设置了专属二维码,并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了联网。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
姚守俨介绍说,在近30米深、总共4层的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难题。“有上千个结点需要进行精准对接,除了依靠以往积累的施工经验外,先进的技术也功不可没。我们不仅采用BIM来提高效率,还进一步对现有软件进行完善,将工期融入软件应用,形成了特有的4D施工管理模式,让项目的管理和施工进度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此外,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由于现场的空间比较小,垂直运输的矛盾特别突出,包括地下室的管线复杂,而这些恰好可以利用BIM技术加以解决。姚守俨指出:“BIM能够让我们在实际施工前把所有的错误找到,并且避免了返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二标段也是中建八局一个比较完整的从头到尾利用BIM进行施工的项目,现在已经竣工。”姚守俨说,“国家会展中心项目虽然不高,但很宽,作业面很大,所以劳务队伍很多,同时需要的一次性投入量非常大,包括施工机械、塔吊设备等。怎样将其划分成小流水段,使周转功率达到最大化,这个时候BIM模型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利用BIM实现了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和共享,让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贯穿始终。”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此外,姚守俨还谈了在施工现场 BIM 建模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统筹兼顾的划分基本构件
基本构件的划分,决定了建模的工作量和以后的信息维护量。划分太粗,数据没法按施工管理要求提取; 划分太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太大。因此,需要根据施工方案来统筹兼顾的考虑。
2、组织协调工作
建模的主要力量是来自该项目的工程管理人员,他们既要完成BIM模型的建立,也要完成项目上日常施工的准备工作。必须协调好项目实际工作与建模工作之间的冲突,保证建模人员能够在一个持续的时间内从事建模工作。避免建模人员间歇式从事建模工作,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3、必要的准备工作
先请技术负责人讲解一下工程概况和图纸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加快建模人员对建筑整体认识。 用1天的时间,让建模人员温习一下BIM软件的操作。避免建模人员因培训结束,长时间不使用,造成操作上的生疏,比直接建模效果要好。
以上内容来自“基建有约”线下沙龙第一期《医院工程项目如何运用BIM?》
整理:赵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