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新型模式,PPP模式因可以使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公共项目提供服务,共同承担责任、分担风险和分享收益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早在1992年,PPP模式就已应用于英国,目前,世界各国均有诸多成功运用PPP模式的案例。
英国——PPP运用偏重于社会资金的主动介入
发展概况
英国是PPP概念的起源地,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PPP模式使用者。作为全球PPP项目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国家,英国的PPP模式的适用领域从公共产品向公共服务领域扩展,涉及国防、公共秩序、娱乐文化、教育等。英国的PPP模式主要是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通常被称为“私人主动融资”,偏重于强调社会资金的主动介入,政府的目的在于获取有效的服务,而并非最终的设施所有权。
管理机构
1992年,英国政府推动民间投资提案制度,引导私营企业参与公共基础建设投资。1997年,英国工党执政,为了推动PPP模式发展公共事业,设立专门机构组织和协调相关事宜。2000年,英国成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组织PUK(Partnerships UK),专门从事公共部门的PPP项目运作,为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搭建了合作平台。2011年,英国财政部设立基础设施局全面负责PPP项目。截止目前,英国形成了三级管理机构:一是英国财政部负责制订政策及批准纲领;二是由英国合伙经营机关向公共部门提供私营机构的专门知识及资源,以建立更好的合伙人关系,并协助公共部门落实PPP模式的重要目标;三是由公私营机构合作署(由地方政府拨款成立的机构),该署向由地方政府协会委任的董事局问责,并为发展公私营机构合作的地方机关提供支持。
政策法律
在法规方面,英国并未出台专门针对PPP模式的法律,但颁布了一系列细致的相关政策和指南指导PPP模式的实施。2004年英国财政部公布了《资金价值评估指南》、《定量评价用户指南》。《资金价值评估指南》是在与公共、私营部门广泛和深入地讨论之后,财政部设计了项目资金价值最大化的程序框架,作为推动公共部门成本比较的重要方法;《定量评价用户指南》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用户指南,第二部分是工作案例,为采购当局的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数量分析工具,帮助政府部门通过对项目资金价值的评价,做出相关决策。其中,资金价值评价方法(VFM)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下的潜在收益,选择能够提供最大资金价值方案。
成果
英国PPP项目发展成果丰硕。一是PPP项目规模庞大。目前,英国PPP项目的价值额和数量约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1987-2012年,英国一共批准PPP项目730个,其中650个在运营中,运营金额达540亿英镑。主要集中在交通、医疗和教育领域,从项目投资分布上看,交通占36%、医疗占19%、教育占14%、保障房占10%;从项目数量上看,医疗占32%、教育占24%、保障房占13%、交通占7%。在发达国家当中,英国PPP项目发展亦大幅领先。如1990-2006年,美国PPP项目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规模为10亿美元,而同期英国在该领域的PPP项目融资规模高达500亿美元。二是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增加。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PPP模式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公路、地铁、电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目前,英国PPP项目的适用领域涉及一般公共服务,并且向公共服务领域扩展,涉及国防、公共秩序、娱乐文化、教育等。2005年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无论从项目投资和数量上看,教育、卫生领域的PPP项目占比均超过50%。
案例
一是伦敦地铁。1997年,英国政府考察了多种方案,准备扭转地铁投资严重不足局面,最后用PPP模式对整个地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经过4年多的论证和试行,分别正式于2002年12月和2003年4月签约, 伦敦地铁公司将地铁系统的维护和基础设施供应工作以30年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转给了三个基础设施公司(分别为SSL、BCV和JNP公司,统一称为PPP公司)。运营和票务依然由伦敦地铁公司控制,基础设施公司的回报由固定支付和业绩支付两部分组成。
二是英国保障房。英国是住房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同时PPP模式应用保障房运作较为成熟。解决保障性住房的融资,英国地方政府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进行融资。第一,大尺度转移,地方政府将原有的大量公租房转移到房协,由房协通过私人贷款或者自有资金进行修缮,达到安居房标准;第二,附属管理机构,设立地方政府附属的管理机构,专职建造和管理住房,主要提供维修、收租,利用政府授权管理,收入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和租金收入。第三,私人主动融资,由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成立项目公司,由政府财政向私人部门提供融资贷款,用于保障房建设和维护,其中,中央政府主要承担项目的建设和融资,项目公司负责支付修缮管理成本。
加拿大——私人部门负责PPP项目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
发展概况
加拿大是国际公认的PPP运用最好的国家之一,加拿大各级政府的对PPP模式的重视程度很高且支持力度很大。因此,加拿大PPP市项目推进有力,项目运作规范,各级采购部门经验丰富,服务效率和交易成本优势显著。1991~2013年加拿大累计启动PPP项目206个,项目总价值超过630亿美元,项目涉及交通、医疗、司法、教育、文化、住房、环境和国防等行业。目前加拿大的PPP项目大约占所有公共领域项目的15%~20%左右。
在加拿大的PPP模式中,私人部门负责PPP项目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以避免由不同投资人负责单一阶段带来的风险和责任推诿;政府在项目建设完成前不承担支付责任,支付的阶段延伸至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同时支付的前提是私人部门提供的服务达到事先约定的标准。
管理机构
管理方面,加拿大组建了国家层级的PPP中心(PPP Canada),即加拿大PPP中心。该中心是一个国有公司,由加拿大联邦政府所有,采取商业模式运作;专门负责协助政府推广和宣传PPP模式,参与具体PPP项目开发和实施,审核和建议联邦级的PPP项目,为PPP管理制定政策和最优实践,提供技术援助等,并负责与地方级PPP单位的合作。为支持PPP模式的发展,加拿大PPP中心设立了“加拿大P3基金”[ 基金总额12亿加元,2014年4月再次增加12亿加元。截至2013年3月底,该基金已为加拿大15个PPP项目提供基金支持近8亿美元,撬动市场投资超过33亿美元。各层级地方政府都可以申请该基金,用于交通、水务、能源、安全、固废处理、文化、体育、旅游、电信、海事、宇航等领域,该基金(加上其他联邦资金)可为PPP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项目投资额25%的资金支持。此外,加拿大各级政府制定基础设施规划,不断完善PPP项目采购流程。
政策法规
加拿大各级政府积极制定基础设施规划,不断完善PPP项目采购流程。2003年5月加拿大工业部出版的《对应公共部门成本——加拿大最佳实践指引》和《PPP公共部门物有所值评估指引》是目前PPP项目的主要依据。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