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记者在哈尔滨市某综合医院挂号处看到,由于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挂号窗口前排起了长队。哈尔滨市机场工作的杨先生陪母亲正在挂号处办理挂号手续。“足足在这折腾快1个小时了,却还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问导诊员应该挂哪一科时,她却问我得了什么病。我哪知道啊?”杨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母亲说胃疼,他一大早就领着母亲来医院了,起初导诊员听说他怀疑母亲胃里长了东西,便告诉他们挂肿瘤科。他们挂了肿瘤科的号,却被告知肿瘤科大部分是确诊后准备手术的病人,只觉得胃疼的患者应先看消化内科。
像杨先生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今年60岁的王女士在医院挂号台前望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导诊屏向记者坦言:“我为了治头疼的病,走过很多家医院,也不知道我的病到底归哪科,走的医院越多,我就越糊涂,什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疼痛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现在在医院看病怎么就有点撞大运的感觉呢?”家住哈尔滨市的吕薇也有同感,“前一阵,我老是觉得腰疼,导诊员先让我去骨科,没看出病来。后来,医生又跟我说不行去妇科、肾内科看看。”
记者发现,如今综合医院的科室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分内、外、妇、儿,而是在此基础上逐步细化。以内科为例就分为消化、循环、呼吸、肾病、神经、内分泌等科室。还有的医院按数字分科,如分成普外一科、二科、三科,只有内部人知道普外一科侧重腹部、普外二科侧重手、足等部位。
“坐诊时,经常有患者挂错号,到了诊室还得我们‘导诊’”。哈尔滨市某医院王医生对记者坦言,“很多时候患者并不清楚到底要看哪个科室,即使有导诊,也时常不能起到一步到位的作用。现在随便哪一家大医院都有十几个科室。对一些新增设的科室,我都不知道这个科是治什么病的,更别说患者了。”王医生说,医学是非常专业的,患者平时能感觉到的往往是不舒服,比如肚子疼、头疼等一些症状,但不同疾病可能会有部分症状相似,要普通老百姓自行甄别不现实。而综合医院细化科室也是体现医生的专项水平,也是为了让专业技术强的医生更好的医治患者。他建议,患者到医院看病时可先向导医人员询问;挂号时,可以先挂综合科室的号,如大内科、大外科、骨科、心脑血管科等,并听从分诊人员的安排。
“导诊员应细化,各司其职。”对此,省卫生厅医管处王凤民处长认为,医院导诊员分工包含:引路、分诊、帮助病人推轮椅等,所以大多三级医院同时会配备几名导诊员。但有的医院将导诊员数职兼于一身,加上医院导诊员都是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对分诊、医保等事务并不十分了解,是造成有些患者不能一次挂对号的原因之一。王凤民指出,分诊员需具备临床经验和初步分诊能力。医院应让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分诊员,应具有能利用专业知识快速评估、将患者正确分类的能力,方便患者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