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你知道自己所住的高层到底有多少米吗?你知道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要有避难层吗?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发现,对这两个关系到紧急状态下如何保护生命的问题,多数人的回答是“不知道”。

  一问吓一跳

  居民和物管,没人听说过“避难层”

  100米的高楼到底有多高?恐怕一般人都没有太大的感性认识。

  按照住宅楼当前较为普遍的2.9米的层高来推算,100米的楼房层高应该在34层左右。

  位于南环高架路中段附近的某住宅小区最高楼层为32层,记者昨天在该小区采访发现,很多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并不清楚自己的楼房到底有多高,记者询问的多名小区居民及物业工作人员都表示,“没有听说过避难层,也不知道小区高楼是否设有避难层。 ”

  记者在该小区先遇到一名四十多岁的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居住在该小区的20层,“只知道这个楼总共是32层,至于具体高多少米就不清楚了。 ”当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要设避难层时,他摇了摇头,说自己从未听说过,也不清楚自己所住的楼有没有。

  记者随后又在该小区询问了一名20来岁的女孩、一名保安、三名正在种植绿化的工人、三名物业管理人员,他们都只知道层数,不知道楼有多高,至于避难层,都不清楚。

  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要设避难层,而早在1995年11月1日实施的旧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也明确“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该国家强制性标准还对避难层的建造要求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其实不难找

  避难层的外立面都有百叶窗,一眼可辨

  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南侧的新地国际公寓有两幢高度达185米的高层建筑,目前正在销售中。售楼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幢高楼分别在其15层、30层和41层设置了三个避难层,不过买房者询问避难层的很少。“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三个楼层与其他楼层的区别。这些楼层为通风需要,在外立面都装有百叶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指着沙盘上的高楼模型,工作人员说。记者随后来到大楼外面,果然一眼就看到了大楼被三条非常明显的“百叶窗楼层”划分成了三大块。“环球188 (论坛 新闻 视频)每隔15层设有一个避难层。 ”位于园区 (论坛 新闻)的环球188项目总高度达282米,开发商告诉记者,这些避难层从外面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就是那些安装了百叶窗的楼层。“避难层的通风、排风效果一定要好,必须要有非常好的通风排风设备,以加快火灾时浓烟的排出。 ”

  关键是意识

  住酒店询问 “避难层”的都是外国人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避难层的设置有两个要求,一是必须是超高层建筑,具体指超过100米高度的高楼;其次,属于公共建筑,也就是指医院、商场、写字楼等超高建筑。避难层属于国家强制标准,建造高楼时必须设置。

  根据规定,避难层设置区间不超过15层,通常每隔10至15层就必须设一层避难层。这是因为大多数消防云梯的救援能力在50米左右,而这个高度大致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

  此外,按照规定,避难层的净面积是按照每平方米5人的要求设置的。所谓5个人的位置是按5个人坐在地上计算的。规定还明确,安全楼梯必须途经避难层,顺着楼梯往下跑的时候,强制性地让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层,绕一圈后才可以从另外的出口出去,这等于给了逃生人员一次选择,你可以留下避难,也可以往楼下疏散。

  位于高新区 (论坛 新闻)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和边上的新地国际公寓都是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在香格里拉大酒店的第27层,记者找到了避难层,初看就是个毛坯房。避难层面积较大,分东西两个区域,中间一南一北设有两个安全楼梯。避难层里的消火栓、紧急电话等设备都很齐全,还摆放了四五张桌子,窗户可以开启通风。

  酒店总台的服务人员还告诉记者,住店的客人中,主动询问避难层的外国客人比较多,几乎没有国内客人询问避难层。

  位置

  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大小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人/平方米计算。

  布局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设施

  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消火栓、消防卷盘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小于1小时。(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