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花园二期一座商业裙楼的四楼,这里原本只有一间简陋的门诊所,如今恒大把它改造成为一家高大上的互联网社区医院,不仅是环境焕然一新,还配置了顶尖的医疗器械与医护人员,吸引居民围观。
与国外合作的社区医院
为改变传统社区医院的尴尬定位,恒大互联网社区医院在建立之初,即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升服务素质,增强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恒大方面表示,其社区医院已经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全面引入美国模式的基础医疗和家庭医疗理念及服务体系,建立国内领先的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标准。
南方医科大学医生为它提供网络诊疗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的医生、教授将加入社区医院提供网络诊疗服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网上医生资源也将与恒大社区医院实现全面对接,为居民提供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可穿戴设备和云技术是最大亮点
恒大社区医院方面称,其最大亮点在于充分应用了可穿戴设备与云技术。以金碧花园的社区医院为例,医院门口有一台自助健康一体机,社区居民可以自助完成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心率等生理指标的监测,这些数据将自动同步更新到个人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只需把身份证放到机器里一扫,就可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未来甚至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查看并管理个人健康管理报告。此外,社区医院还配备了多款随身可穿戴设备,居民在佩戴后可随时随地进行个人生命体征数据监测,并实时上传到后端云平台,对应的“家庭医生”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可以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给用户。
“私人定制”诊疗方案
对恒大而言,在社区医院引入互联网技术并不是为了赶潮流,而是通过服务来掌握海量的业主个人健康信息,实现医疗资源的嫁接。由于长期以来的资源分割,“目前传统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之间几乎没有连接的渠道,也没有任何患者数据的分享。虽然有部分大医院也在做患者健康数据的收集,但大多不愿意开放数据,患者为了避免麻烦,大多选择到大医院就诊,造成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挂错号等情况更是随处可见,最终导致医疗效率低下。”恒大健康王明这样表示。
像恒大这样拥有大量存量业主的开发商,如果能在主要社区布点自己的社区医院,给业主提供有一定质量的医疗服务,就能掌握海量业主的健康数据,这意味着恒大能变成一个大数据平台,准确把握所有业主的健康状况,通过整合医疗机构进行高效对接,大幅提升医疗效率。
“打个比方,当某位居民出现症状,恒大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出他可能患了什么病,然后将患者推荐到最合适的医院,这就解决了以往患者与医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王明指出,以往社区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信息隔绝,如果开发商能打通这一阻隔,协助他们实现数据共享,一些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就可以不必待在医院观察,而是通过可穿戴设备等手段,由社区医生监控病情,既满足了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经济负担,也降低了大医院的医疗压力。
大数据才是核心竞争力
根据规划,恒大还计划引入国际知名的哈佛附属布莱根医院,许家印已经在广州、三亚、深圳三地实地考察并洽谈。可以想象的是,一旦成功引入这所国际级医院,恒大健康的“大数据”平台就能为医院提供合适的患者,实现“大病在国际医院、小病在社区医院”的布局。但问题是拿到海量的居民健康数据之后,如何分析与运用?王明告诉记者,恒大要做的,不仅是要掌握居民的健康数据,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但这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别的专科方向,要精确把握,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对“外行”的房企来说,是个挑战。
为此,恒大健康拉上了专业“小伙伴”,公司已经与国际数学大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及其领衔的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双方将合力开发大数据数学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运用,共同打造个人健康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和智能专家系统,依托海量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精确定位,为居民量身定做私人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