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初,北京市卫计委初步拟定京津冀医疗健康协作规划,其中包括签订京张对口合作框架协议。2月1日,北京市卫计委、河北省卫计委、张家口市政府在崇礼县签署了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为进一步推动京张地区医疗事业的实质性合作,5月23日,北京市卫计委明确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对口帮扶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院、第四医院,将通过3至5年的技术支持,把张家口市的4家医院打造成张家口地区的医疗中心。
如何把患者留在家门口?
完善学科建设强化自身发展
北京的医院,服务对象不仅局限于北京市民,而是面向全国。因此,各医院就医压力很大。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字,去年,张家口市在北京医院住院人数为2.5万,住院报销费用2.2亿元。此外,还有大量的门诊病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张家口市在跨区医疗合作中积极行动。年初,北京市卫计委、河北省卫计委、张家口市政府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签署;日前,北京天坛医院等四家医院对口帮扶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等四家医院确定,一系列举措,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协同发展已经从政策层面落了地。
那么,如何把患者留在家门口呢?“完善学科建设对接北京优势资源!”在多次京冀张医疗协同发展对接会议中,张家口市各级、各部门负责人都有这样统一的认识,并一致认为,只有做好基础学科的准备,才能够去承接北京的优势资源,满足张家口患者基础的医疗需求。
为此,张家口市积极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建设具有专业技术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医学重点学科,培育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提升张家口市卫生整体科技和医疗水平。并最终确定市级医学重点学科22个、重点发展学科14个,涵概全市10家市直及企业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等36个科室。
如何更好地对接北京?
发挥优势合理配置医卫资源
在京冀张医疗对接中,张家口市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业缘以及前期合作等各种优势,合理配置张家口市医疗卫生资源,在减轻北京市各医疗机构就医压力同时,实现张家口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优势,为京张两地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两地医疗资源合作,是形势下提供医疗保障的现实需要。
良好的合作基础。目前张家口众多医疗机构在医院、科室、医生三个方面都与北京各大医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每年张家口市各医院都选送医务人员到北京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并与北京各大医院有着紧密的业务联系。
巨大的医疗需求。去年,张家口到北京各级医院住院人数达2.5万,而在张家口接待的3318万游客人次中,北京游客占40%以上,还有一部分北京人常住张家口,在张家口发展医疗养老健康服务业具有巨大市场。
区位优势不可忽视。张家口作为京冀晋蒙区域中心城市,每年吸引数万名外地患者前来看病就医,提升张家口医疗诊疗水平,不仅有利于缓解本地人进京看病,也有利于缓解内蒙、山西等西北地区人口进京看病压力。
“在推进医疗合作过程中,张家口将积极强化规划对接,推动项目落地。”吕云表示,对接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达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目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如何借势发展自身事业?
强化对接破解分级诊疗瓶颈
“通过协作、帮扶,双方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打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分院’。”市第一医院院长乔春友表示,市第一医院希望在与北京天坛医院对接中,重点发展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力争3年左右打造出河北省知名专家,形成辐射晋、冀、蒙及毗邻地区的区域性诊疗中心。不仅是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在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家口市中医院与北京中医医院、张家口市第四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的对接合作中,都显现出了建立分院或是成立临床科教基地,并在3至4个重点学科上强化支援帮扶,进而打造出区域性诊疗中心的强烈愿望。
“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吕云坦言,前期张家口各相关医院都在积极和北京的医院对接,虽然方式不同,但目的一致,整个形势不错。张家口患者确有一些回流,因为京津冀之间的医疗合作确实给张家口医院以及患者解决了不少问题,患者的就医负担也有所减轻,如果将合作继续做大的话,是非常好的事。
“北京大医院的专家到张家口,云集效应还是明显的,很多患者愿意去就诊。”吕云总结说,如果各分院打造成功,这样既能够满足京津冀医疗服务需求,又能推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接花絮】
政府“牵线”医院“结亲”5月23日,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主要负责人前来张家口,一对一对接张家口四家医院。
10时左右,北京四家医院负责人带领医院医政科负责人到达宾馆刚下车,便被张家口市第一医院院长乔春友、张家口市第二医院院长任一平、张家口市中医院院长王韶军、张家口市第四医院院长王文田分别包围了,北京四家医院负责人更是忘记了路途疲劳,简短寒暄后,着忙开始“认亲”。
“早就盼着大家能到我们医院看看,指导指导了。”乔春友紧握着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宋茂民的手,向临时会见室走去。任一平更是直接将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卢平领到了会议室旁的候会室,问技术、问人才、问管理,有着请教不完的问题。王韶军与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王文田与北京同仁医院院长伍冀湘也都热切攀谈着,利用着会前的一点儿时间,讨论着对接事宜。
“他们早把我们中间介绍人忘了。”张家口市卫生局副局长吕云开心地说,其实这从侧面也充分表明了双方医院对接需求,以及早日打造出京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样本的决心和信心。
【亮点聚焦】
看协同发展中的张家口行动——疾控一体化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疾控中心签订“京津冀协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建京津冀“疾病防控一体化”合作平台,重大疫情将联防联控。
张家口组织京津冀三地疾控专家、学者来张,就开展大型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有关事宜建言献策。
——应急合作机制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卫生局和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签署了《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机制。
张家口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参与三地联合演练,增强区域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医保信息网络平台
河北人社厅透露,在社会保障领域,将建立京津冀职工养老保险协商机制,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分级推进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与京津两地共同搭建三地间医保信息网络平台。
在就医报销方面,张家口加大化解票据管理、异地报销等一系列政策性难题,争取尽早实现政策性突破。
——跨省市多点执业
《关于2014年河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河北省积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完善政策,简化程序,取消限制条件,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探索试行京津冀跨省市多点执业。
张家口市卫生局正式为医师多点执业在准入制度上“松绑”,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问题上做出解答。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