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和6月,全国各地有几十场医疗论坛轮番举行,这在医界堪称前所未有的盛事。所有的论坛都在热议,从线上走到线下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是否真的拉开了颠覆医疗的序幕。

讨论中,一本书被反复提及,这就是美国人埃里克·托普所著的《颠覆医疗》,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作者认为,一个产业在革新之时,都需要大规模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这是一次基于取代关系的“创造性破坏”,医学领域正在经历这场颠覆革命。

这本书著于2011年。仅仅在去年,《颠覆医疗》还被认为是描述未来愿景,时值一年,就已经被视为正在进行中的革命。革命的关键落点,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线下诊所陆续落地。

互联网诊所击中了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不完整的痛点,形成了最后的闭环。春雨医生CEO张锐对财新记者直言,线下诊所将成为春雨医生最大的盈利来源,也是未来发展重点。除春雨医生,丁香园、挂号网、平安好医生等也纷纷布局线下诊所。微博红人“急诊女超人”于莺认为,互联网诊所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的样板,提供了全新的医学标准体系,这是一次医疗服务体系的重建。

互联网诊所也形成了新的医生评价及薪酬体系,有望改变长久以来的“以药养医”、保险制度缺位等顽疾。中国首家医生集团(Dr.Smile Medical Group)创始人张强对财新记者表示,中国正在经历从医院品牌到医生品牌的转化,医院的去中心化刚刚开始,医生资源的盘活利用将使整个医生群体变得可塑和活跃起来。

同时,由社会资本打造的互联网诊所使民营医疗机构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态势。西安长安医院院长黄宁对财新记者表示,新一波的互联网诊所潮将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改变单一的公立医院模式,并形成医疗结构多样化的层级。

从一元模式到多元模式

2015年前半年,与卖药、导医、做广告相比,做线下诊所是一个融资的好噱头。但后半年开始,融资人更加关心做什么模式的诊所。

早在2014年底就公布线下诊所计划的丁香园,受制于诊所行政审批难的问题,至今尚未落地。按照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的设想,丁香园拥有200多万医生资源,计划先在杭州开设全科诊所,然后做连锁概念的诊所。“就是实体的、线下的,是诊所也好,小医院也好,能够让医生和患者之间产生互动,能够完成一些基础的症状检查、体能检查和一些简单的生化检查。”

自建诊所的重资产模式并不受资本青睐。“每家诊所一次性投入至少在20万-30万元以上,还不算后续投入,挂号网也一直在尝试自建诊所,但目前还没有落地。”一位互联网医疗领域投资人对财新记者透露,在丁香园、挂号网等尚无大额盈利的情况下,自建诊所“烧钱多、风险大”,并非最优路径。

同样选择重资产模式的还有保险公司中国平安。4月21日,中国平安宣布旗下首款互联网健康管理产品“平安好医生”正式上线,其背后是宏大的“万家诊所计划”,即投入500亿元,用10年时间开设万家诊所,以打造连锁店模式的带有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装修标准和统一收费标准的“平安诊所”。

中国平安方面对记者介绍,“平安好医生”APP构建了三层医生体系,最外层是由外部签约的5万名主治级医生每周开放个人咨询服务,次外层云集了北上广5000名三甲医院名医提供专业权威咨询及医学技术支持,核心圈是来自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提供全职一对一服务。“核心圈目前团队有500人,计划年内达到1000人。”中国平安方面对财新记者表示。

中国平安的大动作引发业内质疑。多位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2009年,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信托曾投资5亿元,力图五年内在广东省发展近1000家门诊部和诊所;现实是2012年,开业的两家门诊因入不敷出受挫,“千家诊所”计划搁置。2011年,中国平安作为首家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险企,投资数亿元改组控股深圳龙岗中医院,但三年后仍因难获牌照受挫撤离。“中国平安就没有做好医疗的前例,而且万家诊所规模巨大,千名三甲医院主治全职医生都挖得过来吗?”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与重资产模式尾大不掉相比,走“轻资产”路线的春雨医生占据先机。5月7日,专业手机医生问答软件春雨医生宣布线下诊所已经落地,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等五个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到2015年底,春雨诊所将在50个城市布局,诊所数量将达到300家。

据了解,春雨医生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与医院共建线下诊所,医院方提供诊所场所和基本设备,解决了最大的成本投入问题,春雨医生通过互联网调配医生资源提供服务。据张锐介绍,“春雨医生线下诊所成本投入非常少,主要花在医生补贴、做管理体系、制定准入标准方面,新增加的团队人员只有10人左右。”

张强创立的中国首家医生集团也将启动“轻资产、高科技”模式的“未来诊所”计划,“未来诊所”通过移动互联网、远程医疗和可穿戴设备将打破地域限制,成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手术中心,‘诊所中的特斯拉’。”张强表示,医生集团已完成首轮融资5000万元,融资的用途之一即是启动“未来诊所”计划。这个诊所模式即将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地率先启动申请,有望在一年之内陆续向社会公开亮相。

同样基于“轻资产”模式的还有医生工作室。4月末,与国内体检行业上市公司爱康集团旗下爱康君安健疗国际合作的三个“私人医生工作室”陆续挂牌,坐诊医生分别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外科主任林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客户服务部主任谢汝石、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医生张子谦。

据三位医生介绍,爱康方面将提供闲置空间、基础医疗设备和服务,医生只需“拎包入住”,对于爱康和医生双方而言,这都是一次低成本尝试。但另有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爱康方面计划投资5000万元打造医生工作室品牌,以在体检之外尝试诊疗服务。

模式不同,路径不同。“目前大家都在观察和尝试,谁也说不清楚哪种模式比较好。”中欧商学院教授、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对财新记者表示,多元模式并行,体现了以往以医院为中心的传统一元医疗体系正在逐渐瓦解,医疗机构更加多元化和层级化,医疗市场开始真正活跃起来。

重建医生评价及薪酬体系

作为医疗资源的核心,医生被扭曲的评价及薪酬体系裹挟,困在“以药养医”、惟论文制的怪圈里。互联网诊所试图打破禁锢,重建医生评价及薪酬体系。张锐说:“医生应该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

春雨医生建立线下诊所,最繁琐也最关键之处是制定医生评价及薪酬标准,既体现公平又有效激励。“我们的团队在筛选医生,制定就医流程,分析数据,这是目前最大的难题。”春雨CMO刘成平对财新记者介绍,医生评价体系的初始基础还是在于所属医院级别,如是否三甲以及医生级别、是否主治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的服务频次、患者好评量、距离诊所远近等将成为重要考评标准。“这有助于保证服务质量,并对医生形成可控和粘性。”

薪酬标准将与评价体系相配套,据财新记者了解,春雨医生已经推出针对企业客户的健康服务包,售价980元/年。还将陆续推出针对个体客户的健康服务包,分为慢病管理、孕产妇管理、母婴管理、婴幼儿管理等多种形式,售价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根据类似保险收益的大数法则,用户量足够多可形成规模效应,春雨医生通过拆分服务包,细化为具体服务项目向医生付费,即可获得其中的差价。

通过上述商业模型,春雨可获得平台佣金,医生也将从中获得收益。“一般消费者每年仅需要三到五次线下诊疗服务,大部分还是可以在线上解决,这样医生的服务效率就可大幅提高。”张锐分析,按照每个医生管理的患者为200人左右的目标,按照某款私人医生产品的价格3000元,医生可以从中获取60万元的收入。

中国平安的医生评价体系与春雨医生类似,主要根据咨询数量、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等进行计分,但在薪酬体系上更为简单直接。“中国平安签约的医生都给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入,其中包括丰厚的奖金制度,另外,部分医生还会获得股权激励,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健康互联网有限公司有独立上市计划,这些医生会成为合伙人。”中国平安方面对财新记者表示,优厚的薪酬体系是吸引大量优秀医生走出医院的利器。

医生集团被视为彻底颠覆的典范。目前,医生集团已经有七个医生团队,用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模式作为游戏规则,即医生集团如同经纪公司,医生跟集团签约,集团跟医院签约。个人与集团各自分工,医生专注于技术及病人,医生集团负责行政、财务管理等。

在张强看来,PHP模式完全改变了医生和医院的单一雇佣关系。医生摆脱了雇员身份,与医生集团的签约是不受雇佣、不拿薪水的合作关系;之后,医生再通过医生集团与多家医院签约,通过保险公司获得服务报酬,与医院之间也不再是雇佣关系,医生成为医疗服务供给中真正平等化和流动化的资源。

在薪酬体系上,医生集团也力求与国际接轨。张强介绍说,在医生集团内部,优秀的医生是组织核心,行政管理人员提供相关服务,但并不对医生形成考核管制。

优秀的医生可持有医生集团股份,成为合伙人,并组建自己的团队。在合作医院方,医生通过保险公司或患者获得收入,收入标准按照国际通行的CPT-CODE标准(标准化医疗服务薪酬计算方式,即按照服务时间与难度权重计算医生的报酬),与医院的考评体系或经营规则无关。

医生独立出来,并真正成为医疗资源的核心,将改变中国长久以来缺位的医疗保险制度。“现在医疗保险只能捆绑医院,因为医生是单位人,医院需要帮医生承担责任。”张强认为,改变保险的捆绑方,将有助于提高医生自律、解决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真正的医疗保险应该跟医生捆绑,如果医生犯错误多了,保险就取消他的资格,或者提高保费。如果发生纠纷,也和医院没有关系,而是保险公司进来调查你有没有过度医疗,有没有发生误诊,这叫作医责险。”

2012年,张强离开公立医院自由执业时,有很多病患希望仍由张强主刀手术,但由于保险捆绑在医院方,病患考虑到报销问题不得不放弃。“在发达国家,病人的医疗保险与医生挂钩,医生的行医品牌和执业质量就会有直接表现,医生的内在驱动力就出来了。我们国家的医疗都卡在这一环。”

破题已经开始。据张强介绍,医生集团已经与多家高端医院和商业保险公司达成了合作,医生集团将代表医生与各个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协定报销比率,为医生交付医生责任险。在医院和保险公司的谈判当中,医生终于可以作为中立方,发挥应有的制约效应,对遏制医疗费用攀升等发挥积极影响。

改变医疗流程及结构

互联网诊所实现了线上加线下的充分互动,基层医疗、家庭医生、分级诊疗体系也得以建立。“我们希望部分医疗服务能够拆分成在互联网可以解决的,以及必须在线下解决的,这也是为我们现有的医疗资源提供最大的利用率。”于莺表示。

[caption id="attachment_17811" align="alignnone" width="500"]张锐在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上演讲 张锐在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上演讲[/caption]

互联网医疗机构春雨医生已经提出O+O(online+offline,线上加线下)模式,为用户提供线上咨询加线下问诊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张锐称,目前,春雨移动健康已拥有5800万激活用户量,每日健康问题咨询量超过8万,其中70%可线上消化,30%有线下需求。

春雨医生线下诊所正在布局的私人医生服务模式类似于社区首诊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制度的结合模式。“每一个用户都将配备一位线上私人医生,帮助用户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同时实时在线监测日常数据,并在用户需要线下就医时帮助用户转诊至线下诊所。用户在诊所完成诊断、治疗后,线下医生回归线上与患者保持持续沟通,直至患者康复。”张锐表示。

医生集团的“未来诊所”将借助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和远程会诊系统的力量,“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低廉的服务,给同行提供专科支持,打破地域限制。”张强介绍说,在美国,远程医疗通过保险支付大幅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病患便利度,并可以产生大量医疗数据,有益于患者终生健康和医疗技术发展。

另外,互联网诊所将医院、手术中心、体检检验、影像资料等医疗流程和相关机构都变得更加扁平化,越来越多的单个机构摆脱医院独立出现,提高了医疗流程效率,降低了医院成本,优化了病患体验。“在美国,70%的手术是在手术中心完成的,大量检查化验是在病理诊断公司完成,所有信息属于病患,可在所有医疗机构共享,甚至所有服务都是可以家庭化的。”张强说。

互联网诊所大量出现,增加了社会资本办医的热情,也增加了更加多样化的民营医疗供给。

上述医疗领域投资人对记者直言,春雨诊所的模式实质就是为民营医院做导流。在春雨诊所与医院的合作过程中,医院并没有直接收入,医院主要期望春雨诊所能带来患者导流,通过后期的医疗服务获得收益。

今年4月,民营医疗中的莆田系与合作伙伴百度发生“大战”,“战事”的原因之一,或是百度对莆田系广告费用施压过大。曾有莆田系成员对财新记者透露,通过百度导流一位患者的成本高达3000元,这导致莆田系入不敷出。但不容忽视的是,百度是莆田系实现患者导流的主要路径,脱离了百度的莆田系也将面对生存危机。

张锐坦言,这次“大战”为春雨诊所与医院的合作提供了“好的契机”。春雨诊所为医院带来的患者导流几乎是免费的,“全中国民营医院都在找我们,我们带去的都是高附加值用户,低附加值用户已经在线上被过滤掉了。”

有质疑声称,在公立医院资源普遍饱和的情况下,春雨医生选择与诸多民营医院合作,其中不乏“劣迹斑斑”者,这种合作潜在的风险不可估量,对春雨医生品牌的美誉度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张锐回应说,首先,公立医院并非全部资源饱和,很多中小城市的医院以及二级医院、县级医院等都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公立医院二级医院只有70%,只要有闲置资源,我们就可以利用。”

另外,“民营医院也在寻求转型,春雨诊所给了他们机会。”最重要的是,春雨实现的患者导流并非是简单的以盈利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医生利益与春雨捆绑,并非与医院捆绑,医院对整个就医流程没有直接控制力,这保证了我们对医生和服务的可控性。”张锐表示。

春雨诊所模式得到了前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的认可。他对财新记者表示,轻资产互联网诊所便于调配资源,提高医疗转化率。

中国平安布局的线下诊所主要目的在于搭建医网、药网与信息网三网合一,为有诊疗需求的用户提供线上健康咨询和线下医疗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以及药品器械、电子健康档案、医保、商保支付等服务。所有的铺路都是为了实现最后的闭环——商业健康险。

中国平安方面介绍,通过医疗生态便捷、优质的服务,为健康险产品带来新的用户;而用户购买了保险之后,又可以进一步享受平安提供的各种健康医疗服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正向的闭环。

行业共识逐渐形成,目标已然明确,行走路径仍有争议。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财新记者表示,互联网诊所究竟怎么做,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但无可争议的是,互联网诊所落地,将给医疗机构模式、医疗服务流程、医疗供给等带来颠覆性改变。(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