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和身份会发生什么变化
去编制是医疗资源管理的一个积极战略,能让医生流动到所需之处,让更多有能力的医生实现自己的医疗梦,而就每个医生个体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无非是今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走向。许多医生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如果取消编制,医生待遇和身份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公立医院是否按照国企的绩效考核制度来发工资,医生的自由程度有多大。
对于医务人员关心的这些问题,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马彦明表示:“北京目前还没有定下来今年要在哪些公立医院做试点取消编制,至于取消编制之后,医生将是什么待遇,还没有细则出来。”
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得到一步步鼓励和放开。然而实际当中,许多医生只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受到编制的限制。
北京医院按摩科副主任医师李忠龙表示,“按摩科的大夫,国家规定按摩一次收费25元,现在提高为45元,这样的价位,副主任医师平均月收入为8000元。现在大医院的医生周一到周五出诊率很高,没有时间多点执业。如果取消编制,医生相对自由,这为医生多点执业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而且会有一部分医生下海开诊所,优质的医生资源进入市场,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随着医改的深入,药品加成将在公立医院逐步取消,那么保障医生合法收入和劳动技能强度成正比的方式之一就是取消编制,使其收入逐渐市场化。而且,一旦取消编制,在名医院工作的医生,如果不追求医术精湛,将逐渐被市场淘汰。”一位在医疗行业工作多年的人说。
呼吁缩减申请诊所耗时
行善堂中医诊所创办人马宝琳认为:“取消编制是医改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取消编制之后,医师多点执业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将来的大趋势是优质医疗资源开办诊所。”通过市场竞争,使得医生的收入透明化,市场化,减轻药企和医生之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从而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但是,问题就来了,虽然目前开办个人诊所的政策已经放宽, 但缺乏细则出台,申办诊所需要工商、环保、税务等部门协作,有的医师申请开办诊所花费的时间甚至长达五年,“在卫生部门申请,一次次改资料,环保部门要求也很严,各个部门之间规则也不明确,呼吁为医生申办个人诊所提供一站式服务” 马宝琳说。
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会长丁文京说:“在美国,各个州关于医师执业的资格的规定不相同,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医师,如果要跨州行医,则需要通过该州的执业资格考试。医生在本州内行医可以跟不同的医院签约,只需安排好行医时间即可。”
丁文京说,在美国,医生给自己上一份医责险。在患者需要手术而自己的小诊所无法进行时,医生可以和签约医院进行合作,由签约医院提供护士、病房、硬件设备等。手术结束后,医生和签约医院之间进行利益分配。中国医生取消编制之后,能否逐渐接近美国医生的行医现状,这需要有关政策细则的跟进。
医生联盟出现 权责需分明
或许有一种风险降低的创业方式,比如体制内的创业、医生工作室、医生集团、医生联盟等医生执业模式。
其实这样的医生联盟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可以规避医生的一些风险,但是在出现问题时的权责划分还需明确。
药房培训网总裁陈红彦认为,“如果这些联盟和药企之间形成利益默契,那么看病贵的问题能否解决值得关注。”。
丁文京说:“鉴于目前我国国情,这些医生联盟组织健康成长,需要有自己的联盟规则,需要有法律界专业人士对医闹问题做专业处理,需要有保险公司人员介入,对联盟成员的大处方问题进行审核,过度医疗的医生上黑名单,将受到行业处罚。”
有业内人士担忧,一旦取消编制,医院和医生关系松散,国家出现重大疫情,如何迅速派遣医生,丁文京建议,这就需要公立医院和医生之间签约,重大疫情出现需听从相关部门派遣,如果违反规定,医生将受到行业处罚。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