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互联网医疗逐渐升温,在各领域崭露头角。不论数量还是行业分类上,都和整体格局一样,发展迅猛,上升趋势明显。但在我看来,这些成千上万、缤纷复杂的产品就像一杯水中的各小分子,虽然数量庞大,但因缺乏动能,始终无法摆脱液体状态,它们停步不前,最终被急不可耐的家伙无情地喝掉。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2015年有谁能杀出重围、异军突起,又有谁会毫无起色,继续沉沦呢?但我先声明,这个预测仅代表我的一家之言,我眼中无人问津的冷门也许会突发奇迹地异常火爆,那也说不定呢。

4

合作会火,孤独会被抛弃

互联网医疗的核心是能被授权为病人和用户服务。结局是医生从独掌大权到配合协作的方向转变。对内科医师来说,新角色的不断升级会持续升温,互联网医疗和制药厂的大胆创新也依旧火热,单枪匹马的行业者必将失败,而集聚不同资源的折中派会是诞生卓越创新的发源地。

扫描仪会火,追踪器受冷遇

没错。tricorder将重新定义手持工具,从超声波到光谱测定,快速吸收并同化大量数据会催生新的交易工具,会不断改变人们对诊断和治疗的旧有观念。跟踪器已经落伍了(虽然关注度依然不减),但扫描仪最终会占领上风,成为明日之星。

迅速大胆的创新会火,谨慎保守将难以立足

印象中,创新者总是孤独地在地下室和车库中摆弄各种玩意,琢磨一切奇思妙想。而传统的制药厂商却有完全不同的思路,缺少自由精神但能踏实有效地开辟道路,产出眼见为实的硕果。远瞻未来,这两种精神会合二为一,打造出全新的医疗创新模式。

精密微小会火,小巧玲珑还不够

纳米技术极大改变了数字医疗。纳米机器人,和其他微小发明一样,已实现在人体内持续监测疾病甚至治疗疾病了。新技术的深刻变革会产生下一代的可穿戴设备(扫描仪),并高度地吸引医生持续使用,永不离弃。

极早预防会火,及时救治还不行

未来新技术能推动快速检测,掐断病苗于萌芽。医疗健康已不再是早期的预警和诊断,而是体内刚刚发生细胞层面的生理变化时,就能检测到微观标记,从而彻底扑灭疾病的发生。

基因组学会火,经验研判断不靠谱

基因测序和抗菌素治疗的特异性将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大大降低成本。基于人口数据作出的统计学判断因太宽泛必将成为历史,最终被个性化地精准治疗所取代。

人工智能AI会火,大数据先靠边

数据、数据、数据,扑面而来的各种数据信息不断包裹麻痹着人们的神经,只是数据,但至今没解决现实棘手的问题!从可穿戴设备到基因组测序,AI都不可或缺,作用也越发强大,不单是概念上的炒作,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一定是未来的主力,拥抱AI,和它鱼水相依。

网络安全火爆,密码已不再安全

我们的生活日益充满了各类隐私数据,信息安全将成为重中之重;生物识别和其他个性化密保措施会为个人的宝贵隐私建立起坚实的堡垒,数字密码的意义将随之渐渐消亡。

维持长久联系会火,偶尔联系的弱关联不想要

远程医疗帮助病人、护工及医生建立长久的线上关系,同时成本大大降低。远程工具将为所有参与环节,包括重病监护室的点对点治疗,或是一线临床工作者,建立长期的强纽带联系。

在家就诊会火,住院治疗不喜欢

住院病人莫大的心愿就是舒服地待在家接受治疗。如今新技术已能实现实时管理病患的要求,让高品质的医院诊疗监控和分析在家中方便解决。所有的利益相关体——病患家庭、EMS技术服务、医疗人员都需要实际有效的医疗解决方案。

成本研究会火,对免赔自付说NO

降低成本是创新方程中的重要因素,毋庸置疑,对市场渗透起着关键性作用。纳税人对报销一般会欣然尝试,当病人为高额的保险免赔额买单时,同样是新技术,降低成本比创新高效会更有吸引力。

总结一下,我们知道除了速度以外,新设备的研发还要考虑未来规模和发展方向。聪明的创新者会意识到兼容性或互通尤为重要,他们能借助领域的发展速度迅速建立市场轨迹,让好的想法步入正轨。但是,好点子不会自觉地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用户自己发现,好比在黑暗中向某人眨眼,只有你知道产品的意义,别人不会明白。

原文作者:John Nosta

(John Nosta是Nostalab智囊团的创始人,致力于发展互联网医疗及通信创新的授权。他也是著名的谷歌健康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被Kred公司评为最具社交媒体影响力的No.1,也是Pharma100和HIT100列表中排名前十的人。)

来源: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