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了这样的认知和积累,才能说有了在城市设计领域工作的基础。实际上,对于城市设计师来说,职业生涯前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建立自己的武器库,至少应该把十八般兵器都收集起来。然后针对日后遇到的课题,明智地选择和使用一样武器来应对。如果武器库还没有建立好,就遇到繁杂的项目需要解决的话,那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天才的城市设计师是很难出现的。
2.在设计领域,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天赋。如何去定位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天赋上升到让其他人都能感知和认可的程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的个体在人群中是少之又少的。与城市中的建筑同理,整个城市并不需要特别多的地标性建筑,大多数的建筑还都是背景建筑。只有个别建筑做到了,不管是毁誉参半还是众口一词,能够为大家所关注,并成为学术或舆论焦点的建筑,毕竟还是少数的。
3.城市设计不太容易被人评判,评价了也不一定引起社会的共鸣。城市设计师在设计领域里的位置,就相当于建筑师中关注使用体验的建筑师,更加关注人的行为模式。而我喜欢理论研究,在这里,研究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非常吸引我,我也比较愿意去参考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作更详细地分析。
4.在国外做项目,前期必须充分调研,甚至要非常详细,同时也有充裕的时间供设计师进行调配。在做项目之初就会对项目周边的各种环境,尤其是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进行整理,并将搜集的信息作出分析之后,获知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城市功能和人们使用空间的倾向。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决定空间在设计和使用上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平衡,怎么能更好地为最终使用者来服务,而不仅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的应用。
5.国内的建筑教育在我上学的时候,画出精美的图版就能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当我到了美国之后,第一次设计课的评图,就给了我当头棒喝。我也是按照在中国学习的方式,做了大量的图纸工作,画出了比较精美的图版。但事实上,设计课评图在美国的课堂上更多地成为了学生介绍并传递交流设计理念的过程。对这样的情形我没有预估,自己对作品都没准备更多地语言表述沟通的部分,老师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太多可说的。而另一位同学只是剪辑了几份报纸,并将自己的信息清晰地传达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会与他产生互动。这再次促使我去挑战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
6.回国之后,发现绕了一圈又把自己放到了需要挣扎的境地。本来是抱着多学点东西的态度,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成为了设计团队的负责人。这与我的设想有很大的出入,我由要学东西变成必须在学的同时,积极地挖空心思去使用已经学到的东西和能力,不断挑战自己,领导别人。即使到今天,我依然认为当时的能力还是有欠缺的。人往往就是要在这样的境地下,才能去发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如果总是在自己觉得比较适应的状态中,如鱼得水,那么,你的提高和成长也必然不会得到充分的达成。
7.很多人在没有经历过的时候就觉得创业好似一个动作,做好准备,拉起牌子,扯起大旗,动作就成功了。而事实上,创业是一个持续跌宕的过程。从认知创业开始就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整经历并将其变成一个成功的过程。
8.在做整个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是不一样的,城市规划设计更需要经验的积累;建筑设计师一直沉浸建筑空间领域的设计里,对于某些领域的研究认识更深入,城市设计师考虑的会更全面一些;建筑更多的情况下是可感知的空间,在视觉上可以一目了然;城市设计的成败事实上是跟人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的。
9.做绿色建筑,建筑师只是中间的一个执行实现的环节,最重要在于建设方、业主有这样的需求,一方面他有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更多的业主需要看到他的经济利益是得到平衡的,他的投入会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是有关系的,这一点在国内还没有一个非常明晰地体系建立起来,或者建立起来后还没有被很好地传输到众多业主中。事实上现在作为绿色建筑来说,与其我们需要更多的设计师有绿色建筑的意识,还不如说我们让更多业主有这方面的需求。
——ZNA / 泽碧克格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 郭枫
郭枫: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建筑暨都市设计硕士,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美国规划师学会会员,LEED(USGBC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
1993年郭枫获得全国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以突出的表现被选拔进入国家教委理科实验班重点培养,1995年进入清华理科班,1996年~200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及建筑学院,2002年留学美国,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继续深造,2004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暨城市设计硕士学位,擅长多专业领域的融合,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专业领域的视角中把握项目。
在加入ZNA北京公司之前,郭枫在国内和美国知名设计院所和公司里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诸如以色列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加建项目,帮助特拉维夫市政府解决了之前不堪重负的海量建筑艺术展品及近50万的年游客量,阿联酋迪拜棕榈岛清真寺设计,沙特阿拉伯麦加中心规划以及美国大学阿布扎比校区规划等项目。加入ZNA后一直致力于将现代设计流程和理念注入这家传统设计师事务所,并先后作为主要设计师参与完成了为美国纽约大学和沙特王室等业主提供先进的可持续建成环境解决方案的课题。
注:本图文完全属于全新整理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