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们事务所的名字中,Coop是cooperative的缩写,而Himmelb(l)au则是德语中的两个单词,即“天蓝”与“建造”的组合,“Himmelb(l)au”其实是一个文字游戏。如果不略去字母“l”,其意为德语中的“天蓝”,若是省略了Himmelb(l)au括号中的“l”,则意味着“天空中的建筑”。
2.就像当年很多音乐组合都有其别具一格的名字一样,创立之初,我们也希望我们事务所的名字能够有些不凡的创意,当然,我们还希望蓝天组也能够像滚石或是披头士一样拥有名望和财富。我们认为“Prix and Swiczisky” 听起来不怎么像一个像样的摇滚乐队的名字。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侯,我们正在自西班牙起飞的航班上,我刚好看到天空中有大片的云,在不断地变换着形状和形态。这即刻让我想起了哈姆雷特与波洛涅斯(《哈姆雷特》中圆滑且琐碎、饶舌自负的老臣,雷欧提斯与奥菲莉娅的父亲)的一段对白。哈姆雷特说:“你看见那片像骆驼一样的云了吗?”波洛涅斯答到:“不,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头大象。”我们觉得这应当是我们的灵感所在。蓝色、深蓝色的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是让我们想到以Himmelblau(天蓝)来命名我们事务所的起源。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强调,蓝天组所要表达的不是一种颜色,而是建筑是可以像云一样变幻莫测的理念。
3.我们开始尝试从艺术、哲学以及教育中寻求设计方法,并利用上述方法来绘制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图纸。这些图纸浑然天成,那种感觉相当奇特,更像是在建筑建成后对其进行的描述和记录。这些图纸对我们来说既是草图、轮廓,又是剖、立面,同时还是细部、详图,这无异于把建筑空间从传统的平面图中释放出来。
4.我常对学生们说,忘了互联网,重返到经典中去吧——梅尔维尔描写白色的那30页文字,雕塑中所蕴涵的数学抽象或是音乐中极具几何特质的衔接;如果没有这些灵感的启迪,建筑师将会变得无能为力、无所适从。
5.建筑的本质即在于解决重力所带来的挑战。我们的建筑应当像城市空间中的浮云——除了其自身变幻莫测以外,还应当可以改变其居住者、使用者以及建筑周边的环境。
6.“潜意识”或称“下意识”和“无意识”,对维也纳而言有着相当的意义。维也纳可以说是弗洛伊德的城市,我们那代人都曾拜读过他的论著。蓝天组的设计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弗洛伊德作品影响。
7.20世纪60年代时,我们曾经在一起分析了德语中“设计”(Entwurf)这个词,并发现它是由前缀“ent”和“werfen”共同构成的。ent,同时也是德语单词entäußern(剥离)、entflammen(燃起)、entwickeln(发展)等词的前缀,它代表一种无意识的行为。“ent”与“werfen”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从潜意识中诞生出一个想法,也就是说,建筑师应当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当建筑师能够把自己从种种刻板的陈词滥调、形式主义以及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之时,也就是真正自由的建筑诞生的时刻。
8.整体而言,解构主义质疑并挑战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逻辑。在此,解构主义并非意味着摧毁,而是界定了“毁灭”与“建造”之间充满了张力的领域。而蓝天组正是在这个充斥了张力的领域中进行其建筑实践的。
9.非线性参数化设计是一种现代化的设计工具,它可以让我们借助计算机的辅助来完成对建筑形体进行设计方面甚至是建造领域上的交流和沟通。一直以来,模型才是我们设计构思根源的出发点,这是计算机虚拟空间中的两维或是一维数据所无法取而代之的。对我们而言,模型和概念性图纸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皆是同样重要的。
10.在“建筑师谋事,金钱可成事”这一经济因素对我们生活、生存的世界有着巨大影响的状态之下,在当今这种金钱至上的年代,建筑师极易成为赚取市场价值的枪手。
11.我始终无法接受建筑师这样讲:“我原本不想这样做,但这是业主的命令。”反之亦然。更为重要的是,建筑师应当站在同样的高度与其业主打交道,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我们需要可读、可懂、可描述的建筑,因为,我觉得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瞬间记忆的时代,一切东西都瞬间即逝,极易被人遗忘,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期待集权的政府来做这件事情,我们必须发出建筑师不甘匿名的信号。否则,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在数码图像的白色噪音中逐渐丢弃自己的身份。
——蓝天组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总监暨首席执行官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 Prix)
蓝天组建筑设计事务所:蓝天组COOP HIMMEL(L)AU 自1968年由 Wolf D. Prix、Helmut Swiczinsky和 Michael Holzer在奥地利维也纳共同创立以来,多年来一直在建筑、城市规划、设计以及艺术等领域异常活跃。1988年,其第二工作室在美国洛杉矶开业。
创建人之一的Wolf D. Prix是蓝天组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总监暨首席执行官。他于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先后在维也纳技术大学、伦敦建筑学会和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学习建筑。自1993年起,Wolf D. Prix在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任职教授,2003年起担任该校建筑学院院长、普瑞克斯工作室主任以及该校副校长。他分别于1984年在伦敦建筑学会、1990年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哈佛大学任职客座教授。从1985年至1995年,Wolf D. Prix在洛杉矶的SCI-ARC学院担任兼职教授。1999年,他获得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大学的哈维.帕洛夫教授职位。2004年,Wolf D. prix荣获“ANNIE SPINK 建筑教育卓越奖”,以表彰他长期致力于建筑教育与培训。
蓝天组最为知名的项目包括位于维也纳的Falkestrae 屋顶改造项目(1988),法国默伦塞纳 Melun-Sénart 的城市规划,荷兰格罗宁根(Groninger)的格罗宁根博物馆东馆(1994),为瑞士比尔02年世博会所设计的论坛展馆,德国德累斯顿UFA 多功能电影中心(1998),德国慕尼黑艺术学院(2005)和宝马世界(2007),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的阿克伦艺术博物馆(2007)。
注:图文为本站全新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