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悠然的生活环境是城市最大的价值

   我走的是贴近普通民众,不那么闪亮甚至有点粗糙的独立探索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公众对建筑的关注与此并不匹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力量和经济发展,而在文化方面,中国建筑师一直无法确认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我的工作室叫业余建筑工作室,其实之前大家就朦胧地意识到,我设计的建筑与城市中心巨大的、闪亮的、标志性的、具有现代化表征的大型建筑不太一样。我走的是一条更加底层、更加贴近普通民众,与中国传统和现实生活相关,不那么闪亮甚至有点粗糙的独立探索之路。

 

   悠然生活环境就是城市最大的价值  

    我们以为全世界的城市都像北京一样高楼林立,其实出去一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一座古城并非只有发展商业旅游才有价值,能提供让人悠然生活的环境就是城市最大的价值。

  

    不能让纯商业无度扩张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做社会主义国家能做的事情

城市化难道一定要与拆迁、与地标建筑联系起来?古建筑保护难道一定要与旅游开发、修旧如旧联系起来?这些问题不是经济力量可以解决的,必须由城市管理者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解决。不能让纯商业的东西无度扩张。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做社会主义国家能做的事情。

 

习惯了被称为异类,被称为异类也是一件好事

被称为异类20多年,我已经习惯了,而且觉得被称为异类也是一件好事。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那么多问题,只有一股主流力量来解决肯定是不行的。多一些异类是中国的福祉,我们需要多种意见,需要更加多元、更加开放的思想。

 

跟社会主流保持距离,生活和创作也可以丰富多彩王澍:悠然的生活环境是城市最大的价值

我相信人和他的创作是有可能超越时间的。我经常说,我这个人是生在17世纪的,只是在21世纪工作而已。李渔就是17世纪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他跟这个社会的主流保持距离,但他的生活和创作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所说的城市只能叫一堆大房子的堆砌

过去30年,中国在没有搞清城市到底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开始搞城市化。我们今天所说的城市不能叫城市,只能叫一堆大房子的堆砌,我们称之为有城市感受的那个结构已经基本消失了。现在是一个机会,我们需要重新探讨到底什么是城市。中国已经到了需要城市复兴的时刻了!

 

城乡发展平衡比城市扩张更有价值

中国更加生态、更加平民化、更加持续的生活方式仍然大量存在于乡村。对中国而言,乡村发展是更加重要的命题,城乡发展平衡是比城市扩张更有价值的。这两年我的注意力在转移,转移到乡村建设上。我从乡村学到很多东西,然后把这些东西用在城市中。

 

建筑师应该帮助人们跨越城乡之间对立的价值鸿沟

为什么住在老城区的贫困人群必须搬到郊区去?难倒城市发展的结果就是把过去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赶出去?作为建筑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创作,帮助人们跨越城乡之间对立的价值鸿沟。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王澍


注:本图文属于全新整理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