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章:未来景观规划发展方向是回归本源

    城镇化发展正面临机遇和挑战

城镇化单一的发展完全走到头了,水不能喝,空气不能呼吸。如果只谈经济,就容易造成现在的局面。如果要改变,就要有全新的模型。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环境建设、社会建设该如何协调。从社会层面而言,人是复杂而多元的,需要满足不同目标值。在中国千年的文化中,人和自然是一个完整体,人和人之间是和谐的。如果进入paradise这一思想的坐标系里,而不是“只要经济好了,其他都能跟上去”的坐标系里,我们就会开始梳理这些关系。

 

景观设计师的思想就是给整个国家开的一副药

景观设计师的思想就是给整个国家开的一副药。景观设计师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生态、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城镇化,关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塑造。至今还没有一个行业像景观设计师这样看待问题。现代景观的鼻祖 Olmsted奥姆斯特德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弱势群体怎样在城市中生活。人们需要绿地,需要在城市里能够养家,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于是,先要保持公共绿地、山水格局,然后才是经济发展、城市发展。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重塑应该是一体的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重塑应该是一体的。只有景观设计师提出了这样的城市模型。问题这么巨大,谁有一个好的坐标盘,而这个模型、这个价值是解决问题的,那么,谁的机遇就更大。在社会走不下去的时候,中国的思维和景观都市主义是完全重合的,后者是融合了科学的。整个社会面临这样的挑战,景观设计师有这样的模型,对于我们而言,是巨大的机遇。好的社区有自然元素、不同产业的叠加、人性化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孕育城市文化,阶级会消失,形成交融的社会,人能够充分地交流。这是下一步人的、生态的城镇化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同的人在生活的不同时期都是弱势群体

    如果你做了一个对弱势群体都能够关注到的环境,那你不是谁都关注到了吗?这就是一个标杆。就像用青蛙衡量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一样。如果蟑螂都死了,我们肯定是不在了。不同的人在生活的不同时期都是弱势群体。在这个之上是社区和城市文明,城市文明需要大量的公共空间,人们能够在空间里交往,比如走路、闲坐、活动等。人文关怀结合城镇化是公共文化建设,必须给这样一个正确的出口。社会富裕以后人们一定要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和文化的建设。李宝章:未来景观规划发展方向是回归本源李宝章:未来景观规划发展方向是回归本源

 

    设计师必须有公益的心态、社区的心态、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才能把工作做好

    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尤其在加拿大待了那么长时间,我们这代人确实有社会理想。人的价钱就是人的社会价值,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个体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把选择的东西做到最好。以往大家说得很大,社会责任是救国。落到实处就是要做景观,就把景观做到最好。这和社会对人、社区、地球、生态、后代的关怀,以及对企业的说教或者影响,如出一辙。景观行业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设计师必须有公益的心态、社区的心态、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创造价值,这是工作的一部分。

 

将来的景观会是和文化相结合的,是回归本源的,有更多精神力量和禅意的

住宅景观应该是人本的、好的自然环境。就住宅风格而言,中国本土地域的景观会得到进一步的稳定,比如江南民居,人们会说,啊,我小时候在这里住过,那时下雨的时候……这是完全和本土生活和地域文化结合的景观。将来的景观会是和文化相结合的,是回归本源的,有更多精神力量和禅意的。佛教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语言中20%的用词与佛教有关,是民族的一部分,比如缘分、慈悲。 

               ——深圳奥雅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集团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李宝章



注:本图文属于全新整理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