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自己无法做出必要的改变。大部分建筑物业主和住户不够了解也不够关心能耗问题,他们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认为节能成本太高而实现的节约又太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呼吁全球大力协调和共同努力的原因。
2.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主要关注降低建筑的能源使用,主要方式就是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以及同时使用性能比较高的建筑设备。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又重新发现了被动式设备的优点,大量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来满足室内的制冷或采暖要求。上世纪90年代后,我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除了考虑降低能源使用外,我们更加关注材料的使用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也关注到设计对社会的一些影响。进入20世纪以后,我们开始更加关注低碳建筑设计。
3.低碳甚至零碳建筑设计不仅建立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更值得一提的是要充分利用场地得到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关注这其中隐藏的东西。例如一个指导原则是降低供暖或制冷的能源需求量使之可以用通风系统来弥补,新风率应该足以维系室内环境的良好空气质量,另外同时考虑借助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来吸收和释放热量。
4.目前普遍的一个误区是建筑设计完成后把低碳设计作为一个组件安装上去。事实上,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低碳的因素,使之与设计整合。比如我们设计的巴格兰生态工厂,使用太阳能光电板作为遮阳板来阻挡过多的太阳辐射,减少能源需求的同时能够缩小供热和制冷系统的设备规模,甚至能够完全摈弃传统的供热制冷系统。再比如位于瑞士的EMPA低碳办公楼,无需采用传统系统,仅利用地热、人体散热及办公设备等产生的热量并采用热回收设备便可满足冬季供热。
5.因为任何的建筑单体不可能脱离城市,每个环境对建筑都有影响,同时建筑对环境也有影响。我们大学刚刚开发了城市尺度的建筑模拟软件,可以算出整个区域的能耗情况。在我们开发的时候,不仅要看建筑的运行能耗,还要看隐藏能耗及它可以产生多少可再生能源。
6.很多开发商一提到节能设计就害怕,害怕把成本提上去。比如我们用了三层的玻璃窗,可能造价会高一点。但是同时我们降低了设备系统的复杂度及所供应的能量值,这样来回一算其实造价是降低了,而不是升高了。
7.很多人认为低碳设计或者零碳设计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东西。你不能用任何能量,要降低能量的需求,要最小化能量,听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能不做就尽量不做了。其实应该转变一下我们的观念,看到低碳设计的一些正面影响。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室内室外环境,提高我们的工作生产效率,当然也可以促进整个绿色经济的发展。
——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院长,威尔士低碳研究院主席 菲利普·琼斯说
菲利普·琼斯: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院长,威尔士低碳研究院主席。研究范围包括能源使用、环境设计、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等多个方面,在东西方多个国家都有研究项目。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