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是施工过程的监理。保证施工环节不出现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个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一个是施工仪器的定期检查维护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现场安全员的管理问题。”

  谢福生,半生监理,审核了数以万计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采访伊始,他首先提炼了保证所有施工环节安全的三个共性层面,视为总决。随后,他结合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环节分项论述,详解了冲关6决。最后,谢福生再度回归强调总决。

  “总—六分—总”,先整体把握,再细化展开,再回归整体,监理人该具备统筹和细致在他身上体现无疑。紧抓总决,且看这样的谢福生后续提供了怎样的冲关6决——

谢福生:施工事故冲关7决
 

                       北京京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监、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脚手架:正确处理回填土、铺设脚手板和设置剪刀撑

  脚手架在施工现场很常见。安全通道防护、楼宇防护都需要搭建脚手架,若其搭建不符规范,将直接危及过往行人或施工人员的安全。

  安全通道常采用脚手架和密目网搭建。它要求脚手架稳固,密目网双层设置即可。而对于大楼整体防护架,要求和操作就复杂很多,而且脚手架选择不同,要求和操作也不同。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针对大楼整体防护架,不同脚手架具备一些避免安全事故的共性操作,具体有哪些?

  

谢福生:

不同脚手架也有一些共性的要求。比如,选用脚手架都需要编制方案;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脚手架的配件要经常复试,尤其是架子管、扣件等关键部位。”谢福生再度从共性切入怎样规避脚手架搭建不规范带来的安全隐患,然后选取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简述了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用双排脚手架环绕大楼构建框架,后采用密目网封闭,能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飞出的物体危及行人。脚手架主要涉及处理回填土、铺设脚手板和设置剪刀撑等问题。比如,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坐落的回填土应该经过专业处理并夯实,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固;搭设高度大于30米的时候,底部应该铺设通长脚手板并增设专用底托;搭设高度在24m以下时,脚手架外侧立面两端由底部到顶应该连续设置剪刀撑,且之间间距不应该大于15m,而24m以上时,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应连续设置剪刀撑;脚手架高度超过50米时,必须组织专家论证。而对于悬挑脚手架或者满堂脚手架要求又不一样了。

  不管楼宇维护采用那种脚手架,只要正确处理好回填土、铺设脚手板和设置剪刀撑,脚手架可能引发的倒塌或者飞出物危及行人的安全事故就能避免。”谢福生一脸轻松淡定。
 

 

 拆除:从上往下、从里往外分块进行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拆除过程中有什么原则?

  

谢福生:

拆除有两个原则,即从上往下拆和从外往里拆。前者可以避免底部掏空引发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外墙提倡从外面往里面拆,这样可以避免墙体块从里往外重撞密目网导致密目网破裂引发伤人事故。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请结合您负责的北大口腔医院科研楼的拆改工程具体来谈?

  

谢福生:

拆改工程中,拆除墙体不提倡整堵墙一下推倒,应该借助各种设备和人力分块拆除。一者避免墙体砸坏楼板,损坏结构;一者避免外逸物意外伤人。拆除的时候要分成小块小块分块拆。拆墙时,一般用风钻先掏一圈,掏空了再用锤子锤。

  拆墙阶段,专门的安全员现场监督能避免施工人员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瞎拆,而且对现场的突发情况能进行及时反映和统一管理。拆墙过程中,一般要求在施工操作面铺满脚手板,且离墙面不得大于200m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防止潜心作业的施工人员踩空坠落。在操作面下方净空距离超过3m时,应该设置一道安全网或者一层脚手板,保护坠落施工人员。作业层垂直高度大于12m的时候,应该铺设隔层脚手板或者隔层安全网,即在九层施工的时候应该在八层铺设一个水平安全网或脚手板。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重建拆除涉及什么安全问题?

  

谢福生:

拆改或者重建决定了是采用风钻等小型设备分小块拆还是大型设备拆。大型设备不容易上高层,用大型设备时候涉及设备进场问题,至于安全问题是一样的。
 

  

塔吊:注重选用流程,加强操作规范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大型设备、物料等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借助塔吊,塔吊自身不合格或者使用人员操作不规范都会引发安全事故,在这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谢福生:

塔吊主要涉及起吊的重物坠落伤人、臂架反弹后翻危及周围停留或过往人员两种安全事故。

  选用塔吊阶段,首先塔吊的租赁公司要有租赁资质,且签订租赁合同前,施工方应该要求租赁公司出具使用维护记录。引进塔吊前施工方要检测各项系数、出具八张表报监理审批和相关部门备案后才能引进。这样的流程走下来,就能确保吊塔自身的合格。

  实际施工过程中,人员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事故常常多于塔吊自身不合格。谢福生对此深有感触。“一般来说,只要前期把关严和后期加强限位器、钢丝绳、滑轮等关键部件的定期检修,因为塔吊不合格引发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很小,像塔吊限位器失灵,引发吊绳裂断,导致重物坠落砸伤行人的事故毕竟少。实际上,更多的事故时由于使用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不留心而引起的。比如钩工挂钩时没有勾牢、捆绑不够牢实、信号工打信号失误等经常导致重物坠落伤人事故。所以才要求塔司、信号工、钩工等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保证持证上岗。加强人员操作规范性势在必行。

  而塔吊垂吊重物太重、塔臂太长等容易导致臂架反弹塔吊后翻,一方面容易毁坏周围建筑导致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危及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塔吊应该安装重力矩限制器和设置臂架低位置和高位置的幅度限位开关,施工人员应该根据相关参数确定幅度。

  对于群塔操作情况,还涉及控制顶升,设置塔吊之间间距,安排好主次塔先后作业顺序三方面的问题,这样能避免安全隐患。
 

  

外用电梯:设置防护栏,修建防护门

  对于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进入装修阶段,使用塔吊运送物料和装备不方便而且成本太高,一般需要设置几台外用电梯,外用电梯也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外用电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谢福生:

选用电梯和选用塔吊有共通之处。租赁资质和租赁合同都是必备的。然后施工方要检测各项系数,编制安装使用方案,报监理审批。在高层医院建筑建成封顶后,必须单独外设电梯,并每层搭建一个临时通道,运送人员、物料或者大型的医用设备到每层的定点区域。

  电梯对应的每层通道,应该设置专门的防护栏,还要做临时的防护门,要定期检查防护门是否关闭,确保防护门在不使用的时候处在关闭状态,预防施工人员不小心从门处踩空掉落。一般防护门设置为手动状态,进出的时候要随时关闭。

  有时,外用电梯失灵,‘哗’一下掉落下来,很恐怖地。”特有的肢体动作和拟声词,谢福生一脸笃定。“电梯一定要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鉴定,限位器、抱闸、电缆、钢丝绳等主要配件一定要达到或者超过规范,并且要现场调试几遍,确保电梯的各项指标都达标和运作的正常性。电梯报监理验收后,还要报建委的相关部门备案,然后才能正常的投入使用。
 

  

临时用电:要求三级配电、确保一机一闸

  电素有“电老虎”之称,用电不规范容易导致人员触电或电失火事件。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临时用电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谢福生:

临时用电超过55kw,或者设备超过五台了,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施工现场一般具体要求有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一级箱)、分配电箱(二级箱)和开关箱(三级箱)。总、分配电箱一般要求装设隔离开关或者可透视的空气开关,方便直观观察闸的开合状态,方便遇紧急事故时采取断电措施。开关箱和设备之间的距离一般要求不超过5米,防止断电不及时引发安全事故。大负荷设备容易出现弧光短路的情况,采用负荷开关能防止弧光短路,一般负荷开关的下一级应该选用漏电开关,在触电事故的时候能够自动掉闸,触电人员能脱离电源,减轻触电事故的危害程度,降低了触电事故的伤亡人数。

  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提倡用橡皮电缆,长度应该不超过30米。橡皮电缆安全系数高,而且质地软灵活度高,方便开关箱移动。固定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导致的漏电引发触电事故,可以用绝缘物质对电缆和容易导电的物质进行安全隔离,并设防危标识。

  临时用电一定要是三级配电,而且采用两级漏电保护,保证漏电情况下能够快捷断电。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也含插座,也即常说的一机一闸。
 

  

消防施工:配备消防设施,注意材料堆放

  医院有大量价格昂贵的高档精密仪器、设备,又是用电多、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多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

从消防设施和材料角度,怎消防施工中涉及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谢福生:

施工现场,应该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消防管道、消防栓、消防带、灭火器都应一一到位,万一发生火灾,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利用消防设备及时救火。施工现场材料的堆放也有讲究。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材料比较多,尤其是装修材料,材料堆放地应该远离其他易燃易爆物体,远离人群和重要设备聚集地;堆放地周围应该设置隔离带,并有消防设施。材料不提倡一次性购进所有的材料,应该根据施工进度分批次进材料,尽量减少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量。

  施工现场需要用火的地方应办理用火证。电焊下面应有接火盆,接焊渣,防止火星乱溅。气割时,氧气瓶和乙炔瓶至少要有10m的安全距离,或者采用相对隔离。消防管线要布置到位,泵房消防压力必须足够。临边防护也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