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逸子一袭黑衣,干练短发,回答问题时没有日本人常见的套话。这样的外形与谈吐,非常符合这位搅动建筑界的不安分女建筑师的形象。而在细微处,她又流露出自己特有的审美观。


刚柔并兼的日本建筑师长谷川逸子

  


    要让人与人在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遇见,然后产生出故事

  作为日本著名女建筑师,长谷川逸子1979年建立“长谷川逸子·建筑计画工房(株式会社)”并担任负责人。1985年,她通过竞赛赢得了湘南台艺术中心的项目。作为年轻设计师拿到一个开放式竞赛的项目,这是日本建筑业史上的第一次。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她的艺术理念,将充满自然元素的景观和建筑融为一体,实现“景观式建筑”的设计构想。

  长谷川逸子一袭黑衣,干练短发,回答问题时没有日本人常见的套话。这样的外形与谈吐,非常符合这位搅动建筑界的不安分女建筑师的形象。而在细微处,她又流露出自己特有的审美观——一只内里装满蓝色液体的透明戒指,说话时,戒指里的水随着手势上下起伏,柔和的水波中和了她外表的硬朗。

  她并不承认自己设计作品时有自觉的女性意识的流露。尽管评论家早已指出,她的用色、她的空间设计的细腻,都使她区别于男性建筑师。甚至相比另一位日本著名女建筑师妹岛和世,她的作品也要明显更“女性化”一些。“她的作品用色轻柔、线条柔美,在空间分割上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她非常女性化。”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曹宇这样评价道。

    也许长谷川逸子的“女性化”也来自她和自然的亲近。她的家族已经习惯与自然为伴。1941年,长谷川逸子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烧津市的海边,祖父是造船的,母亲是植物学家兼画家(只画植物),长谷川逸子正好“遗传”了这两点:她既爱植物,也爱大海。小时候,每当新船要下水,她便跟着祖父来到海边参加首航仪式。也许正是这些祈求自然的仪式培养了她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天性。“如果不做建筑师,我大概会像我母亲一样,做一个植物学家吧。”她说。

  因为喜爱植物,她要让植物出现在建筑的夹缝中,如果业主坚决不愿这么干,她也会耍点小花招——在她的成名作湘南台艺术中心(Shonandai Cultural Center )里,她放进了人造的钢铁之树。这些“铁树”像是无声的抗议,如今依然耸立在艺术中心的大堂里,像是在讽刺当初那些阻止种树的人。也因为喜爱大海,她几经实验,才找到了穿孔铝板这种极具个性的材料,她把它们贴在了大多数作品的外立面上。“这是由于大海的水波把阳光反射到室内的时候,会出现一圈圈光晕,后来我发现铝制的穿孔板可以复制这样的光线。”想必看着这些反射光晕的建筑,她的心情又回到了海边的老家吧。

  高中毕业后,她进入日本关东学院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这所大学的建筑系在日本只能勉强算二流,根据当时日本的惯例,不是东京大学或早稻田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学生,是很难进入大的建筑师事务所的。但是在大二时的一次建筑模型比赛中,长谷川逸子获得了全国第一,评委正是当时日本重量级的建筑大师菊竹清训。要知道,在电脑软件制图时代未来临之前,做好手工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步骤。从此她拜入菊竹清训门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磨练。

  但是在60年代急功近利和国家主义膨胀的日本,所有的建筑都朝着功利的方向发展,菊竹清训的公共建筑正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国家象征。长谷川逸子虽然在菊竹清训手底下学到了一门好手艺,但这却不是她想要的建筑——她想要的是那种贴近人的、可以让人自由交流的、种满花草的建筑

  正当她迷茫之时,日本建筑界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篠原一男的写意建筑横空出世。这个建筑叫“白色之家”,它轻巧实用却大胆写意,上承日本传统建筑的空灵意境,下开当代日本设计的简约之风。“这就是我的方向。”年轻的长谷川当时这样想道。1969年,她转投篠原一男门下,在东京工业大学篠原一男的研究室里修习硕士学业。这段经历对她建筑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

  1979年她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到1985年接到湘南台艺术中心的项目,这是她生活中最艰难的几年。女性、资历浅,都成为她的障碍。最终还是依靠竞赛,她才得以脱颖而出。“作为年轻设计师拿到一个开放式竞赛的项目,这是日本建筑业史上的第一次”,谈起这次夺标,长谷川逸子到现在也还会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湘南台艺术中心真正第一次实现了她的艺术理念,也获得了包括日本建筑学院设计奖在内的诸多奖项。在这个建筑中,她搭起了可供人们休憩和交流的空间,在屋顶种上了花草,还在屋子里栽了树(尽管是铁的)。她让建筑变得不再死板和规整,很多细碎的空间出现了,人们徜徉其间,悠悠度日,不再急于追逐,也不再急于攫取。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专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