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茂华约见,是在初冬一个温暖的午后,记得当时天气并没有那么寒冷,阳光肆意地洒在身上,整个人都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我只是在做我应该做的事
初见徐茂华,让我有些意外,缘由是他已从业20年有余,但他并没有传统思维定式里所谓“院长架子”或是官僚气。相反,他很亲切地接待了我们,正如当时晴朗明媚的天气般,我们感受到的是他的随和而非距离。
短暂接触,发现他语速很快,古人云:“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对于一个终日忙碌的人而言,时间尤为珍贵,似乎连说话也在与时间赛跑。忙碌者多显倦怠,但他话语间却透露出一种轻快、甚至可以说是喜悦的情绪,也许这就是乐在忙中、自得其所的状态。“忙”是多数人生活的主调,但工作也可以是不单调乏味的事,你热爱它,便会感到快乐,这正体现在徐茂华的身上。
徐茂华说:“对于采访,其实没什么可讲的,因为我只是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可炫耀的。”设计在于专注,如他所言,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若是一味追求数量,反而会违背设计的初衷。我想,谦逊,不骄躁,应该就是徐茂华这样吧。
所有求学者都呛过咸涩的海水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徐茂华从小因父母的培养教育,受到艺术熏陶,耳濡目染,热爱美术。1992年大学毕业后在大学导师的指引下进入设计行业,并考取了中央工艺美院环境艺术研究所高研班进修。当时该校在全国只招收十人,面对如此竞争,他相信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信念。徐茂华说,每个人都在构建梦想,关键在于你如何实现。梦想即使遥远,只要付诸行动,与梦想的距离就会更近。凭借对设计的执着,后来他进入澳门科技大学深造,正是因为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他才会如此坚定地走下去。
工装最注重流程,而手绘恰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虽然徐茂华并非设计专业出身,但他能够走上设计这条道路,还要归功于多年学习美术夯实的手绘功底。徐茂华说,他们这批设计师既是手绘时代的终结者,又是电脑时代开始的见证者。他认为,扎实的手绘功底是作为设计师最基本的技能,也是非常重要、有效的沟通手段。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亲自手绘,一方面是出于爱好与习惯,更多的则是想通过手绘传达自己的一种态度,即真诚与自信。
每个人都有一段艰难的奋斗岁月,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弄潮儿,所有求学者都呛过咸涩的海水,都经历过人生的意外打击,也都有过想放弃的时候,都曾有孤立无援、彷徨失措的时候。2002年,徐茂华与妻子从北方来到南京打拼。初来南京,人生地不熟,任何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面对未知且坎坷的道路,他们没有被所经受的挫折击败,那些没有能磨灭他们理想的东西,最终成为垫脚石,使他们更坚强。岁月的积淀,让他们懂得了以积极的心态迎难而上,直面人生。终于,他们凭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信念,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记忆犹新,邯郸新世纪商业广场
回首设计二十载,在众多项目中,1999年河北邯郸新世纪商业广场项目让他记忆犹新。徐茂华说,这个项目对他而言,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入行以来作为总设计师主导的第一个项目。他说,记得那时在商场内部运用中央控制技术做了一个水景,由天棚从上至下,场面颇为壮观,即使现在看来,也毫不逊色。
然而,那个时候做中控的设计实属不易,不像现在的大型商场做各类液态的,互动的景观这么普遍。在项目进行的同时,他结识了一位有才华,有思想的朋友,这位正是此项目的业主。与大气之人相逢,正如久旱逢甘霖,滴水藏海,相见恨晚。徐茂华与这位业主正是如此,而彼此的赏识也给了他一个学以致用,崭露头角的机会。他说:“动物需要自然生态,而人则需要精神生态,你所接触的人与圈子都将会对你产生深远影响。”他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有共鸣,不累。
该项目的成功也绝非偶然,机会只给时刻做好准备的人,若不是这些年来实践与经验的积累,思想与行动的不断碰撞,怎么会擦出绚烂的火花。
用精神层面沟通,以思想感动业主
谈及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该项目位于山东德州,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于2009年投入施工,酒店主体设计呈“日月坛”经典造型,极具现代感,楼体外层运用太阳能板,使其白天蓄热聚能,夜晚点亮酒店外墙霓虹,美轮美奂。
同年,徐茂华又一举拿下了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项目。他说,这些项目都很有意义,首先在于对新能源的推广,新能源事业利国利民,虽然对大部分人而言,新能源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我国正有一批先行者正在带头推动新能源发展。其次,该项目作为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它所展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所以影响深远。
我问徐茂华,与那么多强劲对手竞争是如何竞标成功的,他说:“多数时候,面对有思想的业主,与他们单谈设计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用你的态度与甲方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以思想感动业主。”
当设计师帮助他人构筑梦想时,设计即是纯粹
明代的归终居士有句十分精辟的话:“要得闲适,还当在一‘劳’字上下功夫。盖能劳者,方体味得闲适。”可见劳作与闲适是相辅相成的。闲适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的产生又赖于充实与满足,无所事事的结果是身闲而心不适,情有所寄,才能顺心适意。
在忙碌之余,徐茂华喜爱写书法、绘画与读书,不论工作再忙,他每天都会抽出一小时练字,他说这是一种习惯,因为写书法时心最静,仿佛能将自己从浮华中抽离。
徐茂华18岁时的素描作品
关于梦想,徐茂华早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他还向我们展示了18岁时的素描作品——“浩气长存”四字下,一佝偻老者扶墙而泣,似在诉说一段荡殇往事。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寄托,实际上也是一种转化,化尘劳俗务为兴味盎然的创造性劳动,化喧嚣为宁静,化空虚为充实,化烦恼为菩提。
岁月疾于下坂轮。时间是神奇的,你想它时,会觉得漫长得离奇,而真正经历它时,却又转纵即逝,无处可循。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得很形象,一个人的一生有如人类的历史,最初是静止般的缓慢状态,然后渐渐加快速度。
经过多年的沉淀,关于设计,徐茂华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把设计比成做文章,会所是散文,可以任意抒情,挥洒思想;商场是记叙文,既要顾及整体流线,又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酒店则是小说,每个空间有着自己不同的故事情节。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但是一个作家,更像是一个导演,需要面面俱到,协调兼顾很多事项。他认为,建筑与室内设计应一体化,建立设计中各个阶段的衔接和协调,确保不同层次的设计相互贯通。长期从事工装设计的他表示,今后想将业务拓展至墅装、家装等领域,不再局限于工装项目,而是去做更多尝试,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最后徐茂华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意为人与思想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前进,设计亦是如此。作品就好似一面明镜,每个设计都能够映射出设计师的心态,当设计师不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帮助他人构筑梦想时,设计即是纯粹。
徐茂华:高级室内建筑师、南京室内装饰设计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南京市装饰行业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室内设计学会(NIID)理事、九三学社社员。
从业经历:1992.9-1994.5江苏滨海县文化局;1994.5-1995.9石家庄三耀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1995.9-2006.6南京装饰联合总公司;2006.6-2013.5南京柏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5至今南京市室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作品:中国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五星)-山东德州;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 -山东德州;南京东宫大酒店(精品)-江苏南京;南京康来饭店(精品)-江苏南京;滁州君家酒店(四星)-安徽滁州;陕西府谷兴茂大酒店(五星)-陕西府谷;山东高青苏州街酒店(精品)-山东淄博;大连环球金融中心(五星)-辽宁大连;德州凯元大酒店(四星)-山东德州;高青苏州街酒店(四星)-山东淄博;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大楼-江苏南京;山东聊城景阳冈大酒店(四星)-山东聊城;苏州金龙大酒店(四星)-江苏苏州;江苏省食品药品技术监督中心大楼-江苏南京;内蒙古鄂尓多斯北国新天地商城-内蒙古鄂尓多斯;山东商河温泉度假村(四星)-山东济南;河北邯郸新世纪商业广场-河北邯郸;江苏省食品药品技术监督中心-江苏南京;杭州昆仑公馆样板房-浙江杭州;南京江宁星空咖啡(精品)-江苏南京。
徐茂华认为:大凡成功的艺术都是由神圣的心灵所打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装饰是立体的艺术。它的曼妙和闪光灵动着设计师的高雅、求索的艺术心灵。设计,是艺术心灵与空间的对话。
注:本文在重新编辑时略有删增,修改了标题、并添加了小标题。原标题为《徐茂华:“艺•术”于心》。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