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高迪·克尔耐特(Antoni Gaudii Cornet)是十八世纪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大师,他于1852年6月25日生于西班牙工商业最发达地区、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的一个世代做锅炉的铁匠之家,母亲在家操持家务。他们敦厚善良,是虔诚的教徒,过着简朴、平静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
高迪是五兄弟中的老幺,受到父亲的鼓励到巴塞罗那读建筑系。因为铁匠的父亲,使高迪从小耳濡目染,这使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解构能力与雕塑感觉;又高迪很小的时候就患有风湿病,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独处,惟一能做的事就是“静观”,哪怕一只蜗牛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静静地观察它一整天的时间。独处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自然,这也为他日后成为师法自然的建筑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而且高迪生逢其时——就在他出生前不久,国王刚签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罗那的诏令,工商界的富豪们纷纷斥巨资投入巴塞罗那的改建工程,他们在营造新的建筑时都喜欢别出心裁,争奇斗妍。那时,建筑师的职业十分吃香,人们趋之若鹜。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高迪也渴望成为建筑师,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建筑点什么。年轻的高迪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高迪整个身心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到了青年时期,他还是那样孤僻内向、不爱交际,学习上他属于中不溜儿,只是画图画得特别棒。高迪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学生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画一批插图,杂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当多的了。
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仅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Guell)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挚友。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因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筑学天才。看来,他也已认同了这样一个真理:“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高迪的每一个新奇的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
此后,由高迪设计和古埃尔出资建筑的古埃尔庄园、墓室、殿堂、公园、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属于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筑艺术杰作。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个创作者所渴望的东西: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而不必后顾财力之忧。高迪的许多作品除了表现极强烈的个人风格之外,也对往后的现代设计乃至于后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养分。
孤独且喜欢冥想的高迪发现,自然界并不存在纯粹的直线,他曾说:“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所以终其一生,高迪都极力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追求自然,他的作品大多采用充满生命力的曲线与有机型态的物件来构成一栋建筑。
高迪的建筑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都被他“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在《高迪的房子》精美的图文中,你会不由得感受到高迪创造的奇异的建筑中,所流动着的万物生机、自然的生命和对神的虔诚。
高迪崇尚大自然,自然是他灵感的泉眼,他从不挖空心思的去“发明”什么特别的形式,只想着仿效大自然,像自然那样去建筑,他说:“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因此,在高迪的建筑中,绝少运用死板的直线,因为高迪认为自然界没有直线存在,如果有,也是一大堆曲线转换而成的。
书中讲到高迪“迷恋动、植物以及山脉的造型,他观察入微,他所看到的自然美并不是刻意的美,而是具有效用、实用的美,所以寻找到他所要的美感——自然就是美,美即是实用,实用即是自然的存在,自然即是实用的展现。”
高迪是个疯狂的建筑师,他把巴塞罗那当作自己挥洒的舞台,尽情地放纵他一个个天才的设想,为巴塞罗那,更为世界留下了格尔公园、米拉之家、巴特略之家、圣家堂等18件不朽的建筑杰作。这其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3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1926年6月的一个下午,一辆电车撞到了一位乞丐模样的老人,当天他就去世了,巴塞罗那因此而失去了他们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家——安东尼奥·高迪。在高迪的房子中欣赏这位贫穷而高贵的建筑天才留在人间的礼物,会有许多感动荡漾心头!
古埃尔公园:令人置身于梦幻之中的超凡想象力
古埃尔(Eusebio Guell)是高迪的挚友,一位纺织、航业巨子,热心社会改革,欣赏霍华德的花园城思想。1881年,古埃尔委托高迪为他在巴黎罗那郊区的纺织工业区设计一个工人村,后取名古埃尔领地。1900年,古埃尔又委托高迪为他设计一处供中产阶级居住的小区,取名古埃尔公园,公园位于佩拉达山坡,规划的每一栋住宅都可以得到阳光并可以府览以大海为背景的巴塞罗那市容,遗憾的是已建成的住宅只有两栋,一栋是为古埃尔家庭设计的,另一栋后来被高迪买下并一直住在那里。住宅是高迪的助手设计的。高迪的艺术风格在古埃尔公园规划设计中如鱼得水,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建筑、雕塑、色彩、光影、空间以及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公园布局沿构图中心有一条轴线,有些古典味道,大门两侧分别是警卫室和接待室,建筑平面为椭圆形,屋顶是传统的加泰隆尼亚式砖砌穹顶,碎石砌筑的墙、色彩帮斑斓的马赛克装饰和10m高的装饰性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注目,因而公园从一开始就把人们吸引住了。进入公园,沿轴线布置大台阶和跌落水池、喷泉,导向一座由69根陶力克柱支起的大厅,原设计作为居住区的中心市场或传统商业街,大厅屋顶是个广场或露天剧场,高迪称之为“希腊式剧场”。屋顶广场的排水方式很特殊,雨水渗入在土中,通过沙、石过滤层穿过中心排到容量1200㎡的地下沉淀池。
公园最精彩的是独具特色的立体廊道体系,即可防晒又可避雨,廊道下都是廊,顶上是路,廊道有单跨的也有双跨的,少量地段还是双层的,廊道由四部分组成,它断断续续、曲曲折折地和园内道路连成一体贯穿全园。廊道的支柱由粗糙石料砌筑,石料原地取材,根据自然形状稍稍加工,砌筑后原汁原味,依山就势,层层叠叠,维护了原有的自然地貌,虽是人工建造,不仅一般游客注意不到,不经意提示的内行也往往会疏忽,颇似《园治》一书中论述的“虽由人工,宛自天成”。
公园围墙也很有特色,围墙下部以普通碎石砌筑,上部向外出挑,以光滑的马赛克饰面,这样就可以阻止外人进入,使艺术与功能巧妙结合,围墙顶上每隔8m设一圆形装饰,彩色马赛克拼成西班牙文的“古埃尔公园”。由于公园的建筑材料几乎全部选用了廉价的地方材料,不仅经济合理而且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高迪原计划在公园西边设计一座教堂,造型象一朵玫瑰花,但未能实现,后来改为修建一座耶稣受难的雕像,有人讽刺地认为耶稣受难的形象或许隐喻了高迪所处的痛苦时代。
公园虽未全部建成,但高迪超凡的想象力已令人置身于梦幻之中。
古埃尔把高迪引入巴塞罗那上流社会后,爱赶时髦的富人们纷纷请他设计、建造公馆、别墅等,从此他就忙开了。他先是为一位工业家的遗孀建造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宅邸,后又设计、建造了造型奇特的巴特略公寓,再后又建造了像哥特式城堡的贝列斯瓜德别墅。
当然,高迪更没有忘记为他的至友古埃尔效力。可以说,古埃尔跟高迪一样也是一位幻想家。1900年他突发奇想,决定建造一座花园式城市。这是一个极为宏大的计划。为此,他在巴塞罗那郊区买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头,打算就在这里建设“古埃尔公园”——巴塞罗那上流社会的富人居住区。
高迪满腔热情地支持古埃尔的这一计划。自然,当时他们俩谁也没考虑到,这个选址毕竟离市区太远,地势也太高了。就是今天,人们除了使用两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还得走很长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达那里。难怪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建住宅区简直是发疯了。
高迪把这一大片山地划分成十几块单独的地块并用大圆石作了标记,接着浩大的建筑工程就开工了。正是在古埃尔公园这里,高迪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里的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意境。按建筑师的意图将成为未来居民休憩场所的中央广场,建有柱廊,但其中的柱子没有一根是笔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树干。
这里处处能带给人惊喜。整座公园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有人说,即使高迪不曾建造任何其他建筑,单单这座公园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了。
古埃尔公园从建筑艺术上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从经济上说却是一大失败。园内规划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16块土地,仅售出了一块。原因很简单:巴塞罗那人不想天天爬山越岭,他们不是山羊!
米拉公寓:遗落人间的玩具
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令人眼界大开的建筑——米拉公寓(Casa Mila),老百姓多把它称为“石头房子”。米拉公寓是建筑设计历史上的经典之一,它与高迪的另外两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的封笔之作。
佩雷·米拉是个富翁,他和妻子参观了巴特略公寓后羡慕不已,决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米拉找到了建筑师高迪,请他来设计、建造,并答应给他充分的创作和行动自由。不过事后佩雷·米拉才发觉,他的这一允诺似有欠考虑。工程热火朝天地展开了,米拉却在工地上忧心如焚地打转转,因为他心里有许多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为什么工程已开 工却不见图纸?为什么没有预算?为什么没有设计方案?如此等等。而高迪却默不作声——语言不是他表达意见惟一的和最好的方式。不过,终于有一天,他沉不住气了,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片,冲着米拉说:“这就是我的公寓设计方案!”当时,可怜的米拉时而抓住自己的钱包,时而又揪住自己的胸口。高迪却若无其事似地微笑着,他显得挺得意地搓着双手对米拉米拉说:“这房子的奇特造型,将与巴塞罗那四周千姿百态的群山相呼应。”
事实的确如此!米拉公寓始建于1906年,到1910年12月底完工时,因其先锋性质和大胆的手法而引起了极大的骚动。许多人认为这幢房子代表了现代派的顶峰,是20世纪全世界最奇特的建筑物——米拉公寓使得Passeig de Gràcia大街上的其它建筑多少有些平淡无奇。
但是,高迪在完成了这座惊世骇俗的建筑之初,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市政府因为公寓的一些悬架栏杆超出了规定范围而提出修改要求,甚至威胁要强行切除这些栏杆。之后又因为公寓的高度比原来申请时高出4米,并且建筑的总面积也超 过了原先核定的4000平方米。市政厅要求米拉限期改正,否则将面临100000比塞塔的罚款,相当于整个工程费用的1/5。最后,在经过多方讨论以后作出如下决定:该建筑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因此它将不受城市法令的约束。
米拉公寓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 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 方式,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喜欢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 表达一切。在高迪的眼中,直角是人为的,大自然中不存在直角的物体,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 半天。
高迪喜欢慢慢地让灵感萌芽、开花,他享受这样的过程。米拉公寓位于街道转角,地面以上共六层(含屋顶层), 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屋檐和屋 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线,仿佛一尊由波浪型曲线构成的巨大 石造纪念碑,用一组组石质隔墙和柱子为结构,中间有两个天 井,有波状的不同高度的顶楼,独特的阳台和窗户,形状扭曲 奇特的通风口,石块好像都是液体的、有机的,高迪还在米 拉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着全副盔 甲的战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那其实 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惊人的想象力,仿若魔幻森 林…… 阳台栏杆由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如同挂在岩体上 的一簇簇杂乱的海草。平面布置也不同一般,墙线曲折弯扭,房间的平面形状也几乎全是“离方遁圆”,没有一处是方正的矩形。整座大楼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浸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墙体本身也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富于动感。后来它们与 古埃尔公园和圣家族大教堂一样,也成了巴塞罗那的象征。一位游人曾这样回忆其参观米拉公寓的非凡的经历,进了大门,看到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惊叹的表情。一楼的门厅,高迪的那套新装饰主义在这里随处可见。模仿植物纤维组织排 列着的大门,顶部彩绘的植物世界,窗口栏杆像海带一样扭曲 翻滚着,楼梯口的栏杆来源于纵横交错的叶脉。从底楼坐了电 梯,直接上了顶楼,那里有一座介绍高迪作品和设计理念的博 物馆。再顺着楼梯便能上到天台。天台是充满趣味的,有硕大 的冰淇淋,有星球大战里的武士,有层层连绵的波浪,有高高 低低循环着的台阶。高迪用这一切,把令人头痛的烟囱装饰了 起来,把天台变成个令人留恋的好去处。从天台下楼,就可以参观完整的一套公寓,它保留着原来的模样。
之所以说米拉公寓是天才的表现,不仅在于它造型上的独创性和独特的美感,也是实用意义上的成功范例——有效的自然通风系统使所有形式的空调机都成为多余;公寓内的墙壁可天井以移动;也适应户内重组;所有的走廊里都有自然光;公寓里的天井是光线的来源;大楼还包括一个地下停车场。 高迪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米拉公寓展现出 的是迷宫般的魅力。越过宏伟的表面,你会发现直线在室内不 见踪迹,优美的曲线成为了主人。弯曲的楼梯、大小不一的石柱,天花板上美丽的壁画,加上点缀其中的绿色植物,让人在恍惚中迷失了方向。而从窗户中投身进来的光线经过墙壁的折 射,更增添了一分梦幻色彩。 似乎高迪把每一个屋顶的平台都当成了乐园,让天性中 童真的一面在那里恣意释放。米拉公寓也不例外,这里成了《魔戒》里士兵的营地。烟囱们都头戴古罗马士兵的铁盔,一 本正经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人们漫步其间,从任何一个角度 望去,都能看见不同的景致,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移步换景的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据说,观赏米拉公寓的最佳视角,是仰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普通游客、观者走近米拉公寓时最自然、也是必然的视角,也只有仰视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看出其每两层窗户之间, 突出、起伏如贝壳般的檐台,向水平方向如波浪般起伏的檐 台的美妙的视觉效果。
米拉公寓外墙灰白厚重的石质材料和柔钝的线条,构塑成独特的建筑语言,在阳光下漫射着柔和又不乏热烈的光。米拉公寓屋顶上的通风口,有的像披着全副盔甲的战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设计师高迪惊人的想象力,使站在米拉公寓屋顶的人仿若身处魔幻森林…… 配以岩洞般无任何装饰做边界区分的窗口,如海草或海带般随性舒卷、纠结的金属阳台围栏,以及屋顶上那些形、色各异绝无重样的外星来客般的如小塔般的通风口,无不令观者朦胧地感受到贝壳与海洋的梦幻呓语。
总之,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高迪却认为,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为他认为,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 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 到了现代,米拉公寓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最具 代表性的,也是最有独创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重要 的建筑之一。
圣家族教堂:用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记念一位伟人
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有一座已开工100多年的教堂,至今仍在建造中。该教堂于1882年奠基,1883年改由年轻的高迪设计。
据记载,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朱塞佩·玛丽亚·博卡贝里亚提出的,他是圣徒约瑟夫崇敬会的创始人,该会的会员纷纷为此慷慨解囊,还聘请了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亚设计并主持建造。但开工不久建筑师与崇敬会吵翻了,撂了挑子,古埃尔便建议请高迪接手主持其事。
1883年高迪接手后,首先研究了教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为了突出教堂在城市中的标志性地位,根据景观需要,高迪建议在教堂四周保留相应的空地,形成四星状的广场,以获得最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又尽量少占城市用地。
高迪早期作品都有精心绘制的图纸,以后仅画草图,主要靠模型推敲设计,在漫长的设计周期中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几乎是无止境地追求艺术上的完美,是名副其实的研究性设计。教堂设计的后期反映高迪的创作思想进一步发展,造型趋向纯净、抽象和粗犷。
在设计教堂内部装饰时,高迪想方设法把圣经故事里的人物描绘得真实可信。为此,他煞费苦心的去寻找合适的真人做模特。譬如,他找到一个教堂守们人来当犹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个6个指头的彪形大汉来描绘屠杀儿童的百夫长。此外,为了在一座门的正面表现被残暴无道的犹太国王希律下令屠杀的数以百计的婴儿形象,他还特地去找死婴,制成石膏模型,挂在工作间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见了都觉得毛骨悚然。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螺旋形的楼梯,宛如从墙上生长出来栩栩如生的雕像,庞大的建筑显的十分轻巧,有如孩子们在在海滩上造起来的沙雕城堡。不过教堂显的有些令人恐怖。
但当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宣布支持建筑这一教堂时,巴塞罗那人马上就喜欢上了这座教堂,也爱上了教堂的建筑师高迪。
高迪不但研究制做模型,甚至籍由镜子反射来观测效果,就连外观上的雕像都是依真实模特儿来雕塑。
高迪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而且增加到18个——分别代表耶稣和他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不仅是塔尖的数目具有一定的含义。高迪通过隐喻和装饰把教堂的纪念性推到顶峰,难怪C。詹克斯一再把高迪推到后现代建筑的鼻祖。
而将“诞生立面”安排在教堂东方,自有其喻义;每早由东方升起的太阳照耀著“诞生立面”,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奇迹。不管熟不熟悉圣经故事,门上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繁复的细节,都会教人啧啧惊叹。据说高迪为了要求雕像的姿势、律动都和真人一模一样,还拿人骨做研究;雕像的脸孔也不是凭空想像,而是由街上找来模特儿,再依照片去制模。在其中一扇门两旁各有一只海龟背负著侧柱,是高迪引东方海龟有长寿之意,像徵耶稣永生。诸如此类的寓意与传说,更增添了教堂的可看性。教堂内有电梯直达112米高的塔顶,在此游客可将巴塞罗那市容收入眼底。若体力许可的话,最好能沿著螺旋梯拾阶而上,别有一番感受。地下室为一间小小的博物馆,展出圣家堂的蓝图、模型,也能看到高迪为“诞生立面”所作的素描、石膏模型,更能体会他为求逼真所付出的心血。
高迪为教堂圣殿设计了三个宏伟的正门,每个门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稣12个门徒。还有4座塔共同簇拥着一个中心尖塔,象征4位福音传教士和基督本身。三座门到2010年仅竣工一座。
圣家族大教堂的墙上伸出各种怪兽滴水嘴、蜥蜴、蛇和蝾螈,还有其他许多雕塑。教堂的4个空心塔高耸入云,看上去就像是被穿透了数百个孔眼的巨大蚁丘。塔顶形状错综复杂,并且各色花砖来加以装饰。每个塔尖上都有一上围着球形花冠的十字架。这些塔几乎都有章鱼足状的外观。整个建筑没有采用直线条,看上去栩栩如生。
建立教堂的目的在于使其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城市社会活动中心,原计划不仅有教堂还有相应的学校、工厂、会议厅等等。教堂的位置在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是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教堂最初被命名贫民教堂,曾一度改称新教堂,最后决定取名神圣家族教堂。
圣家族教堂是一座象征巴塞罗那或加泰兰人身份的教堂。高迪自1885年起设计第一张圣家族教堂的草图,到1914年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圣家族教堂的建造,不再接任其他新的建筑设计工作。他每天从格尔公园步行十几公里到圣家堂工作,直到最后因为年迈不得不离开格尔公园的住处,住进圣家族教堂的工作室里。在那里他每天工作、祈祷、做礼拜,很少出门。如果出门,那也是为圣家堂建筑工程募款。
这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看上去像是用松软的粘土手捏制造的,但实际上它是用真正的红色石头建造而成的。在高迪撒手人寰时,整座教堂只完成了东西两侧塔堂,而教堂的大部分建筑物至今仍在建造。
终生不娶:“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
高迪是整个巴塞罗那乃至西班牙建筑业的天才、大师、灵魂,他笃信宗教,面对异性的渴慕,高迪只是冷冰冰地总结过一句:“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
高迪终生不娶,却未必不曾幻想过美好的爱情。
但在所有关于高迪生平的西班牙文和英文的资料中,其重点都集中在三件最重要的作品和一次重大的事故:第一件作品:古埃尔公园(1900-1914);第二件作品:米拉公寓(1906-1910);第三件作品:圣家族大教堂(1909至今未完成)。没有丝毫文字泄露他的情人、妻子,甚至是转瞬即逝的罗曼史。这像是一个“搞艺术的”所普遍拥有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吗?
除了工作,高迪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他常年留着大胡子,沉思冥想中的高迪,有一副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尔,他没有别的朋友。他只说加泰罗尼亚语,对工人有什么交代就得通过翻译。他只带了两个学生在身边,多一个他都嫌烦。似乎只有这两个学生,就能保持他与整个世界的平衡。
高迪吃得比工人还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就忘了吃饭,他的学生只得塞几片面包给他充饥。作为一个不求名利的建筑师,高迪衣着简朴,甚至还曾被人误认为是乞丐。
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迪在完成当天的工作从神圣家族教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礼拜途中,被一辆电车撞倒,当时他衣衫破旧,路人以为是流浪汉,把他送到圣十字医院。三天后的1926年6月10日,高迪去世了,那年他74岁,据说是被一个很仰慕他的老太太发现这“流浪汉”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高迪!人们为他举行了很隆重的葬礼,送葬的队伍从圣十字医院一直缓缓的延伸到了神圣家族教堂,并把高迪安葬在了他未完成的神圣家族教堂地下。
高迪似乎就是为建筑而生的,逝后也干脆被安放在遗作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室,仿佛终生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而冷落了窗外的人间春色。
有人说高迪是个疯狂的建筑师,他把巴塞罗那当作自己挥洒的舞台,为巴塞罗那,更为世界留下了格尔公园、米拉之家、巴特略之家、圣家堂等18件不朽的建筑杰作。这其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3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实,高迪是个才华横溢,感情内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的建筑师,他有自己多彩的属于他个人内心的世界和情感……而这一切,仿若只有建筑才能替他挥洒自如地并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注:本文为医用工程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