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梁:天津是中国建筑多元化的缩影

    翻开《天津建筑图说》,百余座建筑,讲述着天津百年风云史;百余座建筑,再现天津百年城市建筑发展脉络;百余座建筑,积淀着天津近代建筑文化史。一本仅200页的精致图书,为什么能有如此的魅力?于是就有了我们与刘景樑大师的如下对话。

    记者:建筑凝固了所有的理念和文化,一座城市的建筑史体现着城市的发展史和文化史。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天津建卫600周年的前夕,及时出版这样一本颇具品位的《天津建筑图说》,可以说,为留住天津的昨天、为总结天津的建筑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刘景樑:从文化视角看,天津自建卫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漕运文化的积淀。自明清就逐渐形成了“华洋杂处、南北交融、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审视天津近百年来的城市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天津建筑文化的固有特性是中西合璧、兼容并蓄,是多元化的共融共生。不同建筑风格的融合,代表了天津城市建筑的文化积淀,是天津城市建设的宝贵财富,得到了建筑师的认同和百姓的喜爱。

    记者:翻开天津近代建筑史,以“小洋楼”为代表的建筑,可以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应该说,这是天津近代建筑的建设和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西洋建筑文化在天津的主导时期。俗话说,到了北京要看“四合院”,到了天津要看“小洋楼”。那么可否说,“小洋楼”就是天津的建筑风格?

    刘景樑:此话差矣。“小洋楼”不等于就是天津的建筑风格。严格地说,天津建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风格。未来天津的建筑发展仍将延续多元化的传统,不拘一格。既能从本土的建筑传统中吸取营养,又能包容外来的建筑文化。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并不是必然冲突的,是可以和谐共生的一个整体,不仅天津建筑需要,中国其他大城市也十分需要。

    记者:建筑既是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纵观天津近代建筑史,它最具特色的是什么?

   刘景樑:它的特色有三个亮点:一是以小洋楼为主体的住宅区,它们汇集在市中心的“五大道”,整个街区的别墅公寓、里弄式住宅充满了人性化的设计创意,构成形态各异的区域景观。像台儿庄路51号,整体建筑格调凝重典雅,建筑正立面中部外凸,下为半封闭式,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而曾任热河省主席等职的汤玉麟故居,毛石基础,机砖墙身,部分花岗岩沙浆罩面,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五大道”的居住环境向世人昭示了尺度宜人的居住生活空间和完美的城市空间,都是未来宜居城市空间设计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是金融区,解放路是当年天津最壮观的金融一条街,这里的每一幢建筑,不论是银行、证券,还是办公大楼建筑,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都堪称西洋古典建筑设计的范本。像天津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等等,设计的一招一式做得中规中距。这里的建筑可称为“教学建筑区”。

    三是商业区,城市大型商业建筑集中镶嵌在和平路。1928年建成的劝业场,成为具有多种消费环境的代表作。当时已实现了商业购物围合的跨层共享空间,而且有七处以“天”字号命名的娱乐场所,凸现了现代商业综合体的雏形。

透过天津近代百年建筑史,我们更清晰了天津城市建筑发展的脉络。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独具理念的开放性、建筑的多元性和文脉的包容性,这是百年历史积淀的根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主观为定论的历史发展规律。百年以来,天津城市建筑发展正是延续传承这条历史文脉,才逐渐形成天津城市总体的建筑风貌。

    记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积淀丰厚的天津建筑文化也一定培育了一大批学养深厚、勇于创新的建筑师。

    刘景樑:从历史到现今,每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建筑师的潜心创作。重温过去,展望未来,天津之所以有如此丰厚的建筑文化积淀,与几代建筑师的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更不该忘记他们对天津城市建设、对天津建筑创作的丰功伟绩。特别是我们中国本土建筑师作为天津城市建筑的积淀,功不可没。即使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洋人占据建筑市场的竞争中,本土建筑师的原创作品的理念、思路、品味与国外建筑师相比也毫不逊色。

    像天津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沈理源先生,从1922年至1934年曾先后设计完成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新华银行等项目,这些建筑至今仍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北京院总建筑师、国家建筑大师张镈先生1941年创作的天津“百货大楼”,曾被誉为天津标志性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天津的城市建设迎来了大发展,为天津建筑师施展才干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涌现出了有作为的建筑师群体,创作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好作品。

    记者:刘院长,如何略作归纳,天津是不是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建筑项目呢?

    刘景樑:这次做《天津建筑图说》时间非常紧,主要是《建筑创作》杂志社支持的结果。不然我也不敢下这么大的决心。《天津建筑图说》借鉴《北京建筑图说》,把时期时段控制在近百年的百幢建筑,这也是天津近代现代建筑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近代建筑到了顶峰状态,之后就是现代建筑了。以1949年为界,前面更多的是近代建筑,后面是现代建筑。仅1949年之后还要划分三个小段:第一阶段是初期学苏联的建筑,在这个阶段建筑比较规整,整齐划一,但显得比较呆板。在这一个时期天津也有一些好的项目如“天津体育馆”、“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宫”、“公安大楼”,其中的“公安大楼”是由张镈先生的两大得意门生之一的李复兴设计的。到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映照下,我们的建筑显得更苍白,城市显得更乏味,这是历史造成的。虽然那一页很快翻过去了,但是带来的影响还是深远的。接下来就是80年代,80年代又体现出很多本土建筑师的原创,同时也带来了合作设计,而且这些合作设计从天津的历史看它们的连带关系还是很能够贯通的。我们在前一阶段不是合作而是中国人做中国人的,外国人做外国人的,在这一阶段是中国人做还有中外合作,所以这些建筑能够融合,反映了天津市整个城市风貌,从历史上看这种延续跟传承还比较顺。

    记者:一个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文化史,而天津的建筑文化正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的缩影。面对走过百年的天津建筑文化,今后的走向应如何描绘呢?

   刘景樑:我们出这本《天津建筑图说》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公众了解天津建筑,走近天津建筑,并认识到中外建筑师在天津城市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重温天津百年建筑时,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追寻她的过去,反思她的遗产保护,坚守她的特有气质,超越她的历史缺陷,使建筑师们绘制的每张设计蓝图都根植于天津城市建筑历史的文脉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立足原创,繁荣原创,一定要成为天津建筑创作的重要方向。

    记者:我们作为建筑专业的媒体人,读罢《天津建筑图说》,除了文化的感悟外,也感受到它包含内涵的不寻常。它不仅让我们想到当今中国、当今天津需要些什么样的建筑文化镜鉴,至少建筑创作中的开拓者、勇于反思者是需要培育并支持的;同时也启示我们,为了天津的建筑文化事业的发展,天津建筑界还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让学术气氛更浓烈些呢?因为我们相信刘大师主编《天津建筑图说》的用意绝不单单是留存历史,更在于通过这个“镜鉴”,为天津繁荣的建设发展寻求更新的创作之路。

   刘景樑:天津建筑由于其受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多重影响,其建筑文化是本很难立即读懂的“大书”,所以为了发展,我很同意《建筑创作》杂志的倡议,以此书出版为契机,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如:

    (1)为了让天津的建筑师及建筑学人更关注创作,在出作品的同时也出文章,出理念,不断把天津的新建筑介绍出去;

    (2)过去天津的建筑学人已经编过天津近代建筑多部著作,应该在21世纪对传统建筑的书再行编撰,尤其要配合天津海河建设工程扩大宣传天津的海河建筑文化;

    (3)在构建“海河史话”的传统天津建筑时,不可忽视对“天津新建筑”的及时推介,建议2005年天津应出版全方位反映天津建筑新貌的《天津新建筑》,向国内外展示一个全新的天津;

    (4)要为天津建筑师及著名建筑学人造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天津新建筑、天津优秀建筑师等评选活动,目的在于让社会了解建筑师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了天津更好地传承属于世界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

 

    刘景梁:天津是中国建筑多元化的缩影刘景梁:现任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正高级建筑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现担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天津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设计信息委员会主任委员、建筑师分会副主任;天津城科会理事;天津城市规划学会理事等职务。

作品及奖励:

曾主持和指导的大型重点工程设计主要有:天津市体育中心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天津华苑居华里小区获建设部城市住宅试点小区金牌奖;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均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在《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作品集》《天津建筑图说》等著作中担任主编,并在《天津建筑风格》《天津公共建筑》等著作中担任副主编。

    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被天津市政府授予建筑设计专家;1995年获天津市85立功个人奖章;1999年获天津市95立功个人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