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他谦逊、温和——这是继十佳基建管理者后续报道规划期间几次电话及短信交流之后,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医疗物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沈崇德给我的直观印象。

他涉足基本建设领域已有12个年头,曾主持一家医院的全面改造,参与无锡中医院的易地新建项目(负责设计领域相关工作和智能化建设),并且曾经帮助百家以上的医院进行建筑设计优化和建设过程辅导。

他做过60场以上的医院基本建设讲座,一直试图为推动医疗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让医院建设方少走些弯路,让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到恰当的地方,让医院建筑项目少留遗憾、多出精彩,让建设当地政府部门更好地认识和支持医院建设项目。

 

一专多能,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价值

沈崇德是一名颌面外科医生,做过三甲医院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分管过医院大部分职能部门,学过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管理,熟悉医学信息学、建筑学、材料学等,人生经历与阅历丰富,而且每次关注一个领域,又总是不断学习,努力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他在基建培训课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也因此,业内精英在谈到沈崇德时,都会说到他在建筑学和工程学、信息学方面的精通,而广泛的业内知识涉猎,也使他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理想,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应用价值。这在沈崇德负责无锡市中医医院“智慧型数字医院”的建设期间得到了充分发挥。期间,沈崇德不仅拓展了无锡市中医医院数字化技术运用的范围,也丰富了该体系的应用和集成水平,涉及楼宇自控、安保监控、能源管理、信息平台、智慧医疗、云计算、虚拟化等一系列功能和技术应用,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时空限制,身份识别技术和数字监控技术的应用,为医院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对医疗大楼内的各类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有效控制了成本消耗。而整体数字化物联网手术部的概念引入,也大大提升了洁净手术部管理效能和数字化水平,并降低了传统数字化手术室的造价。

沈崇德说:“我在澳门大学学习的工商管理,而博士期间读的则是医药管理。可以说我的专业背景就是多元的。我的职业经历除了做一个拿手术刀的大夫以外,也做过医院的团委书记、发展部主任、改革办负责人,还做过业务部门负责人,如医疗保健中心主任等。当院长以后也分管过很多工作,如基建、财务、信息、医保、安全等,也涉及到门急诊、药房,以及放射、ICU等很多领域。所以这使我对医院的业务管理、经济管理,以及医院的运营,包括品牌、市场、质量管理品质等方面都会有自己的认识,也意味着我对医院的理解更加深刻。正是各门类经验的积淀使我对医院运营管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如何为业务发展和管理提供支撑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毕竟不是专业学习IT的,但我必须要求自己做到信息科跟我说的内容能听懂、能思考、能判断、能把握、能指导。我的责任就是要把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融入到各方面的工作当中去并协调好。”

 

助百余家医院进行建筑设计优化和建设过程辅导

12年基建管理工作,沈崇德不仅主持一家医院的全面改造,参与无锡中医院的易地新建项目在设计领域相关工作和智能化建设,并且曾经帮助百家以上的医院进行建筑设计优化和建设过程辅导。

在沈崇德看来,能为这些医院提供一些帮助,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常和施工方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说,“如果你信奉宗教的善,或者你想做慈善,那么用心去做一个医院项目就是最好的机会,因为给了你机会去通过建设医院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为那些可以帮助他人的医生护士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合理的工作平台,一定会得到福报,一定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安心、幸福!”其大爱之心,可见一斑!这也许和他年轻时就致力于慈善活动有关。

据悉,听过沈崇德医疗建筑讲座的同仁们普遍觉得,他所讲授的内容务实、全面、详尽、可操作,且富有前瞻性——从建筑的前期策划立项、建筑的适应性以及节能减排策略、建筑项目管理、医院战略规划策略与建筑功能实现、医院各类用房设计、机电设计、医疗工艺流程设计优化、建筑设计智能化与信息化、装饰装潢设计、医院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医院标识系统设计等等,几乎涵盖了医院建设的全过程与所有领域,听课的时候信息量特别大。

沈崇德曾经说,“我可能是医院界比较懂医院设计建设的,也可能是设计建设界比较懂医院的”,之所以触类旁通,跨界怡然,这和他的勤奋进取、和他的善于总结积累以及他丰富的经历有一定关系。

 

让后勤科学管理由追求变为现实,让手中的基建项目“少留遗憾,多出精彩”

目前,沈崇德在无锡人民医院分管后勤保障工作。而正在重点推动的两项工作,一是后勤品质管理体系构建;二是推动整体节能策略,以此提升后勤管理形象、提升后勤管理水平、提升后勤管理效能。后勤保障服务的核心一是效率,二是质量。既要保证服务的可及性和时效性,又要保证具备专业的水准包括专业的管理,同时要具备持续改进的意识和一批学习型的团队。因此品质管理的方法理念与后勤保障要求是相一致的。

沈崇德说:“现代医院后勤服务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专业分工细、专业发展速度快、强调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等特征,对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后勤管理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后勤管理者改变思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起具备现代服务业特征和较高保障能力的后勤服务体系。”

“节能是后勤管理者应有社会责任,也是品质管理的重要内容”,沈崇德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三年节能规划,从“节能意识、节能行为、节能技术、节能管理”多个领域入手,推进综合节能,目前已经部署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包括“空调节能改造、照明节能改造、玻璃贴膜技术应用、太阳能光热转换、电梯节能、能源监测管控平台建设”等,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成效。在后勤品质管理推进过程中,沈崇德重点推广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持续改进的理念和零缺陷的追求”,积极推广使用“品管圈”、“5S管理”、“精益管理”等品质管理手段。

沈崇德表示:“后勤管理岗位是一个需要多专业知识、通晓现代服务业运行模式的现代医院专业管理岗位,无论你是医学背景,还是其他背景,既然走上后勤管理岗位,就应该具备后勤管理岗位应用的职业素养。后勤管理岗位职业素养的打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学习经济管理、信息管理、服务管理、机电管理、项目管理、医疗建筑规范等各领域的知识,学习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在实践中探索提升,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沈崇德说,他未来五年重点研究的领域是:“节能策略、医院信息平台技术、物联网建设应用、后勤智能运维管控平台、医院医疗工艺流程设计。”而最期望实现的则是:“当你面对一个基建项目的时候,应该看做是一个在更高层面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的机会,‘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从而让手中的建筑项目‘少留遗憾,多出精彩’!”


   个人简介

沈崇德,工商管理硕士,医药管理博士,硕士生导师。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医疗物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曾先后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中医院担任管理职位。上海交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卫生政策与医务管理研究所医院建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数字卫生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专委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统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学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中医药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医院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院经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医院信息化专家库成员,《中国医院建设指南》第一版、二版、三版特邀编委,《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审稿专家,《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中国卫生信息管理》、《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编委,首届由《健康报》、《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社评出的“中国医院十佳基建管理院长”,首届中国医院协会授予的“中国医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CIO”,获得中国医药信息学会“2012金鼎奖突出贡献个人”,医院信息化、医院建筑专家。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在内的一系列信息化科研项目课题,参与国家一系列规范、标准和规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起草和编制,发表论文近八十篇,专著五部。受聘参与“清华大学医药卫生研究与培训中心”MBA等项目以及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医院管理职业化培训有关教学培训工作。曾经辅导的国内医院基建项目超过百例。近五年研究项目曾获中国医院科技创新奖1项、江苏省中医药科技二等奖1项、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三次)、无锡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先后获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60余次。


        获奖者所属医院: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是根据无锡市区域卫生资源整合的总体规划,由原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07年11月整建制组合而成的无锡地区最大的公立医院。医院位于清扬路、金城路交界处东南隅(清扬路299号),处于市区、新区、新城几何三角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

医院占地255亩,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根据不同功能分为A区(行政)、B区(门诊)、C区(医技检查)、D区(病房)、E区(急诊、手术中心)、F区(后勤综合楼)、J区(感染性疾病区)和G区(儿童医院)、X区(心肺诊疗中心)、T区(体检中心、特诊中心),建筑格局体现了布局的宜人化,设施的人性化,环境的生态化。编制床位1510张,目前开放床位2000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发展定位为立足无锡、面向苏南、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

医院的建设充分展示了人性化、数字化、生态化、现代化的理念,营造简洁大方、稳健和谐、清新典雅、便捷流畅的就医环境。医院配置有3.0T磁共振、双源CT、ECT、大平板DSA、双C臂数字平板磁导航血管造影系统、机器人DSA、超高档智能心血管专用彩超、超高端智能四维腹部彩超、冠脉内超声仪、电生理导航系统、超高清电子腹腔镜、手术能量平台、复合式手术室、全自动实验室检查系统等一流的设备。全院共设有58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拥有省级诊疗中心1个:肺移植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器官移植外科(肺移植);省级重点专科16个(含创建):心血管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影像科、医学检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儿呼吸科、神经内科(创建);市级诊疗中心4个:肺移植科、心血管内科、儿呼吸内科、影像科;市级重点专科4个:肾内科、病理科、神经内科、超声医学科;市医管中心重点发展学科3个:器官移植、心脏专业、临床实验中心。医院拥有全国肺移植数据中心、全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和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医学工程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与培训场所。 

医院十分重视技术和人才建设。肺移植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自体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胃镜下大块黏膜剥离治疗早期胃癌、心脏冠脉搭桥、单孔腹腔镜手术、微创上颈椎前路手术、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肿瘤、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等一批临床技术在国内、省内处于前列。近六年,医院共获得中华医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1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0项、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8项。与北京阜外医院联合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无锡心血管技术培训中心;与浙江医科大学共建“郑树森院士工作站”;与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合作建立了“医疗物联网院士工作站”。医院与加拿大多伦多总院、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病院和山口大学病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实现了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的资源共享。全院有博士后4人,博士96人,硕士418人,高级职称卫技人员近400人。

医院建立了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了临床科室与辅诊科室、行政科室、后勤保障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覆盖了医院各部门。为江苏省内唯一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5级的医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信息化应用工程还被省政府列为江苏省信息化示范工程。在此基础上,推行了“门诊一卡通”、“预存诊疗、一次付费”、“无线查房”、“无线护理”、“无线心电”、“无线点餐”、“掌上人医”等现代信息化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医院党建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院党委下辖7个在职党总支、1个离休党支部和2个退休党支部。医院党委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新局面,先后形成了“1+3”党员责任区、“有困难找党员”、党建项目化管理、南禅寺党团员志愿服务基地等多项品牌,成功创建为无锡市首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基建案例:无锡市新中医院易地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无锡市新中医院易地建设项目

    投 资 额:总投资10.9亿元。

    基本情况:2008年立项,2009年开工;2013年9月验收使用;占地108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主要特点:和谐配套的基地环境;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性能可靠的设施设备;畅通有效的信息网络;完善便捷的楼宇自控;简洁明快的内外装饰;清新醒目的引导标识;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新无锡中医院正门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门诊电梯厅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门诊大厅局部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门诊大厅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挂号收费厅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标准病区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病区入口休闲厅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治未病中心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治未病中心一角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名医诊室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分诊台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病区护士站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药房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信息机房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中医药文化长廊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文化长廊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内庭院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内庭院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空中花园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百草园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无锡市中医院侧面

沈崇德:让自己变得专业起来!

    无锡市中医医院深化方案全景鸟瞰图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