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何镜堂院士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继承发展人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延续和发扬了岭南前辈的优良学术传统,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把岭南建筑设计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此引领、振兴了“岭南建筑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其在建筑学界的卓越地位。作为岭南建筑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何镜堂院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及其理论工作,对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结合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设计出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引领当前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从东莞侨乡开始的建筑梦想

1938年4月,何镜堂降生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个小镇上。东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居在国外的华侨较多,这些华侨挣到钱后,就会在老家建设各种各样的小洋楼,形成一道充满异域风情的独特街景。因此,何镜堂在上中学时期就对当地的一些新老建筑很感兴趣,课余时间经常去穿街道钻胡同,然后将一些房屋和街道画下来。当他真正明白了小学语文老师转述的名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语意后,他又在写作文时加了一句:“建筑是立体的史诗。”那时他心中崇拜的偶像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并萌发了长大后当个建筑设计师的理想。

1956年夏天他考进了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自己所喜爱的建筑设计专业。经过5年的学习后,首批考进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部,继续攻读建筑设计专业,师从岭南建筑的创始人夏昌世教授。夏教授年事已高,经验丰富,他将自己的学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何镜堂。何镜堂在夏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了南海大会堂等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何镜堂留校当了讲师。

“文革”开始后我国许多大专院校纷纷停课。1967年,何镜堂被分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建筑设计院工作,不久,他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去了。即便是在农村艰苦繁重的劳动之余,酷爱建筑设计的何镜堂还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偷偷地看了一些建筑理论的书,并悄悄买来4分钱一张的白纸,深夜独自在房间里练习画设计图,不让自己的时间和专业荒废掉。

 

建筑设计的春天

何镜堂的妻子在北京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1973年经向有关部门多次申请,在湖北呆了6年多的何镜堂终于调到北京,进入国家轻工业部设计院。北京是建筑的名城,这成了何镜堂建筑设计的立体教科书,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带着研究的眼光,认真去观摩,从中吸取营养。1980年北京首次举行建筑设计竞赛,何镜堂夫妇一同参赛,在众多参赛者中夺得了二等奖。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广东省开始创办深圳特区,需要大量人才。1983年5月,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何镜堂夫妇应邀调回到母校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学院一边任教一边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何镜堂开始进入建筑设计事业的丰收季节。

何镜堂回母校后,正逢深圳八大重点文化工程之一的深圳科学馆开展设计方案竞赛,他携妻子立即报名参赛。深圳科学馆是深圳对外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当时像这样有影响的大工程并不多,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参赛的建筑设计师很多。何镜堂根据建设方提出的“建筑风格要有特色,最好让人看后一辈子都忘不掉”的要求,他和妻子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经过20多天的日夜激战,设计出以八角形为主体、集现代化多功能于一身的《深圳科学馆建筑方案》。经专家学者评选,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由何镜堂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被建设方采用。同时,这一设计方案还分别获得国家建设部和广东省建筑设计二等奖。

初战告捷,局面打开,新的设计项目接踵而至。1985年,何镜堂与莫伯治共同主持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的设计工作。从一动笔他们就树立创新意识,全力设计一座既弘扬岭南历史文化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建筑物。因此在第一期陈列馆立面造型的设计中,他们意识到这是全馆的“脸面”,要非常严格认真地对待,外墙完工后立面的造型仍未确定下来。竣工日期又快到了,这仿佛一位将要出阁的姑娘等待着他设计精美嫁衣。怎么办?两位设计师为此大动脑筋,最终在自己的家乡找到与古墓质感相呼应的红砂岩做外墙挂石,再请雕塑家潘鹤设计浮雕和门前石虎才使工程按时完成,真可谓“天作之合”。博物馆开馆时,这一造型让参观者眼前一亮,无论是权威专家还是普通观众,都对这一巧夺天工的设计啧啧称赞。这项工程运用现代主义的手法,结合岭南特色,既传递了2000多年前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巧妙地把传统与创新合起来,分别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设计创作奖等奖项。

何镜堂先后为全国100多所院校搞过规划和设计,称得上我国校园规划设计的“掌门人”。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何镜堂院士分别主持了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9·18纪念馆、大都会广场、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和摔跤馆,还有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100多项重大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40多项,其中金奖1项、一等奖13项。2001年还获得全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有很多项目的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建筑三性”与文化传承

在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何镜堂提出了“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哲理和创造思想,体现在大量的建筑创作作品中。

关于“建筑三性”何镜堂院士在他的作品中曾这样阐释:

承传中华建筑文化和谐观的哲理思想,在当今的城市和建筑设计中,首先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城市地段环境所制约。建筑师只有从地域中提取特色,挖掘有益“基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建筑还具有双重性,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建筑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提炼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创造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突出地方个性。

  建筑还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新思想、新理念正在改变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使建筑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现代建筑创作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要用自己的建筑语言来表现当今时代的设计观念,思维方式和科学技术特征。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

  建筑师应自觉吸收地域文化优秀传统,融汇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精华,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点,创作有文化品位的现代建筑。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建筑“三性”是设计创新的一个普遍性原则,建筑师在构思过程中,应按项目的性质、用途、时间、地点和条件统筹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建筑定位和设计对策,从而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的作品。

在城市建筑设计中,何镜堂提出要把握“两观三性”。“两观”即和谐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在城市建设上,首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文化特色,做到城市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使城市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何镜堂举例,像广东气候潮湿,夏季气温高,建筑设计时就要考虑这种气候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岭南文化。在上海、北方做设计又与广州不同。“每个城市的气候、地形地貌、文化底蕴都不尽相同,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点,那么设计的建筑自然不同。”

 

承载千年文化的世博会中国馆

层叠出挑的建筑外观、庄严华美的中国红——从上海世博园浦东区主入口望去,一眼就能看见巍峨壮观的、在众多场馆中十分夺目中国馆。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点睛之笔,中国馆将在世博会结束后研究保留。时任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先生,曾阐述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为“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2007年4月25日,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的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全球华人设计师发出特别邀请,希望他们为中国馆设计出一个能够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方案。

作为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何镜堂深知世博会的场馆设计历来是世博会的重头戏,每一届世博会的主办国都希望通过建筑来展示当代文化与科技的最高成果,并希望这种永久性建筑能够最终代表自己国家的形象。由于年轻时期我国的经济很落后,他没有遇到过设计这种大型场馆的机会。这一次机会来了。

从上海乘飞机赶回广东后,已经是傍晚时分。何镜堂顾不上休息,就将他领导的20多名设计人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诸葛亮会”。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8字设计方针,然后根据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要求,要求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设计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国家馆初步方案,让评审组挑选。

设计工作先从哪里下手?考虑再三何镜堂提出:“中国馆的设计首先要体现中国元素,假如一个馆设计出来,放到美国也行、放到法国也可,或者放到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行,这显然没有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但哪些元素才能真正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何镜堂想到了故宫、国画、汉字、陶瓷、园林、京剧、文物、黄河长江等许多中国的元素,架构着他心中的“中国馆”模样。根据他的设计思路和分工安排,将2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设计师分成3个组,在几天时间内拿出3个初步方案:一是“东方之冠”,二是“江南园林”,三是“万事如意”。这样做也是为了提高中标的概率。

“东方之冠”被何镜堂确定为第一方案,这是他从中国古建筑常用的 “斗拱”构件中受到启发得出的最初设想。斗拱除了在受力结构上起到承受出挑屋檐重量的作用外,还有显示建筑等级高低的功能,特别是在视觉效果上实现了建筑物深远壮观的美学印象。当然仅有一个斗拱的造型并不完美,中国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用什么办法解决庞大体量建筑容易产生压抑感的问题呢?同时,作为世博会东道国的标志性建筑,必须具有力量感和权威感。何镜堂与设计团队的倪阳等设计师们大胆借鉴了夏商周时期的鼎器文化的概念,采用了以斗拱为架构、以鼎器为外形、以九宫格为屋顶的整体结构,最终让中国馆横空升起,呈现华冠高耸之势。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世博会的中国馆以斗拱为架构、以斗冠为造型、以九宫格为屋顶,古典大气,极富中国韵味。63米高的中国馆呈鼎立之势,是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象征。“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谐共生等民族精神是一个重要元素。”中国馆的外形吸取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而采用现代材料、技术、美学观点加以糅合。在何镜堂的讲解下,记者了解到,在其古典大气的外形下,中国馆有着许多细节之处,符合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体现了设计者的巧妙构思。许多细节符合节能环保理念,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中国馆四面墙体都有31个中国式的椽子,东、西、南、北分别篆刻了对应的方位词,样式是印章,其实是通风洞,笔画镂空处便是通风孔。中国馆玻璃斜置,只能采用全封闭式,通风就靠这近百个“印章”。何镜堂对这个设计颇为得意。

中国馆造型奇特,由上至下逐渐收缩,架空的设计,使得基底平台能自然通风,而上宽下窄、层叠出挑的造型起了遮阳作用,而且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夏季太阳高晒时,阳光是照不进观众等候的基地平台的。而冬季太阳一般较低,平台能有6个多小时沐浴在阳光里。”

地区馆屋顶“新九州清晏”是一个270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世博会期间主要用于人流疏散和公共休闲活动。同时,树木葱茏的屋顶园林也是调控温度的“天然空调”,能产生8℃至10℃的降温效果。

中国馆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场馆提供了清洁绿色的能源;广场用透水砖铺设路面,雨水可以渗透进砖块内部,给地面降温。

 

优秀的建筑作品是会说话的

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除了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院士还主持设计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大都会广场、中国市长大厦、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鸦片战争海战馆、深圳科学馆、佛山电力大厦、浙江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及主楼、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广州大学城、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奥运摔跤馆等。说起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何镜堂选取了两项工程,一件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另一件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何镜堂选择了众多的建筑元素,深切悼念遇难的同胞,控诉大屠杀暴行。“我今年七十多岁了,那场大屠杀差不多发生在我出生之时。70多年后我主持设计了世博会中国馆。”主持这两项设计,何镜堂觉得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中国馆,恰如中国从灾难屈辱走向繁荣富强的两个坐标,能够参与这两个设计,自己也感到一种责任。”

何镜堂说,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是会说话的,在它面前,人们会对它体现出来的文化蕴意有所深思。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在通过“冤魂的呐喊”雕塑、灾难之墙、累累白骨充分展示侵略战争的野蛮残酷、谴责战争和屠杀罪行的同时,何镜堂更通过一系列艺术形式,如“和平大钟”、主题雕塑“和平女神”、和平广场等,告诫警示人类防止和远离战争,追求持久和平。通过两种对比,让人们顿生珍惜幸福、期盼和平之感,有效地提升和弘扬了主题。雄伟壮观的中国馆,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象征着中国的崛起。

 

    建筑物内涵比其本身更重要

    上海钱学森图书馆开馆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这件建筑作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的得意之作。谈起上海钱学森图书馆,何镜堂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自己的设计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两观三性———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图书馆整体为方鼎式的红灰色建筑,庄严、厚重……这些理念在钱学森图书馆都有很好的体现。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典范。钱学森图书馆的性质类似美国历届总统图书馆,名为“图书馆”,其实是由国家立项的名人博物馆。完全建成后的钱学森图书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钱学森各个时期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管中心,钱学森的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传奇人生的宣传展示中心,以及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图书馆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钱学森图书馆规划地址的西面多为高校建筑,东面为徐汇区的洋房、住宅、学校和商业建筑,北面亦有两栋高层建筑。为应对界面不规则、风格多样化的周围环境,选择红灰色为外墙主调,延续百年徐汇校区的建筑历史文脉,并顺应基地的位置与走向,由南至北依次设计成面向城市的入口广场、景观水面和绿化景观带,将参观入口提升为平台广场,既与喧闹的城市环境形成对比,又提升了建筑的标志性、纪念性特征。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细观钱学森图书馆,红灰色的外墙上有钱先生头像的浮雕,他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着“东二甲”火箭,犹如他一直以来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注——这是设计方案中的另一点睛之笔:设计人员放弃了艺术家惯用的具象设计,而采用先进技术,完全依靠砖面材料不同的纹理密度来表现,用建筑家的“意象”方式切合了纪念主题。

  提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何镜堂脱口而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它们一个代表了中国的过去,一个代表了中国的现在。”他说,“除了建筑设计本身,我更关注的是建筑物的内涵。”

何镜堂院士是国内获得专业奖项最多的建筑师,设计了那么多优秀建筑,灵感由何而来?何镜堂说:“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所以设计师一定要热爱生活。”

 

将生活热情溶入到建筑设计

何镜堂院士始终走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道路,改革开放30年,他经历了一个研究创作的喷发期,在国内不同地区承担了一大批标志性建筑项目和创作了较高难度的设计作品。其建筑作品先后获得2项国家金奖、3项国家银奖、4项国家铜奖、省部级以上奖项超过30项,在文化博览建筑及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何镜堂院士也因此获得中国建筑界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创作大奖评选中,何镜堂院士主持的作品有13项获奖,成为建国以来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何镜堂院士长期致力于建筑科学发展工作,带动学科跨越式发展。何镜堂院士牵头筹建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中国建筑学科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何镜堂院士出版了《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等专著9部,在《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城市规划》、《新建筑》等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何镜堂院士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何院士领衔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建筑学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等。至今培养博士研究生50名,博士后5名,硕士44名,其中9名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有的已晋升教授、院长、总建筑师,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主要骨干力量。

由于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何镜堂院士获得2010年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览会国际设计艺术终身成就奖(2010)、广东十大创新人物(2010)、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国庆60周年“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2009)等一系列荣誉。

何镜堂院士中标并担纲总设计师主持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工作,该方案在全球344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集中体现了全球华人的智慧,成功诠释了中国文化的时代精神,展示了盛世中华的形象,成为凝炼中华文明的丰碑,引领了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全社会取得重大而广泛的影响。此外,何镜堂院士还主持设计了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天津博物馆、钱学森纪念馆、北京奥运会摔跤馆及羽毛球馆等在内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主持了澳门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等近200个大学校园(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从深圳科学馆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从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到浙江大学校园,从市长大厦到会展中心,从广州西塔到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世博会中国馆,这是一场智慧的较量,也是一路幸福的旅程。何镜堂,将生活热情溶入到建筑设计,让东方建筑闪烁着时代精神,一路向前,筑造着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幸福就是得到大家认同

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


说到自己这一生,何镜堂颇多感慨。他说他的一生有“顺”有“不顺”,经历了也就释怀了。

少年时代,听别人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何镜堂便萌生了学建筑的念头,大学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毕业时又考上了研究生,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研究生毕业之后,本来以为可以大干一场的他却刚好碰到文化大革命,被下放农村,直到文革结束,这时他已经38岁。

在何镜堂看来,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勤奋。他说:“1964年我到北京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时,找到一份很切题的英文资料,便决定把它全文抄下来。没有桌子,我就坐在床边,花了整整3天时间,把一本将近60页的英文文献资料抄下来了。”

何镜堂的人生之路是曲折的,但他也始终认为自己是幸福的。那什么是幸福呢?他认为,幸福就是当你工作时,自己的作品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同,当你年老了、病了,依然有人来看望你。

他说起几个让他觉得幸福的时刻:有一次,广州大学城艺术学院音乐厅开幕,何镜堂和夫人到大学城观看表演。看完表演之后,他和夫人在外面走走,一个女学生跑过来,对着何镜堂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这个女孩说她是艺术学院的新生,她是代表她的父亲来给何镜堂鞠这个躬的。她父亲说,非常感谢何镜堂设计了这么美的校园,让她可以在画一般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虽然何镜堂一直都不知道这个女生的名字,但是这种被人认可的幸福感却始终停留在他心里。60岁生日时,学生送来一个八磅的生日蛋糕,上面是他26年前的起步之作:深圳科技馆,这些时刻,他都觉得特别温暖、幸福。

 

何镜堂:筑造一个个绚丽的东方奇葩何镜堂: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界最高奖)获得者,作为唯一的建筑师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国庆60周年“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曾主持设计深圳市科学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但他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为世博会,因为中国馆,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馆之父”。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