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云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医院总务科任管理员,从事房产管理工作,直至2005年任医院总务科科长,才开始全面接触医院建设。2009年医院开始实施整体改造建设项目,成立医院基础建设办公室,陈凌云任基建办主任至今。从基层做起的她经过20年的磨练,已逐渐熟悉医院基建工程的相关程序、规划、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招投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从基层做起,严把工程设计质量关
毕业于安全管理专业的陈凌云,并不熟悉建筑,从总务科管理房产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摸索,使陈凌云对医疗建筑行业及医院建设管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2005年陈凌云通过竞聘走上总务科科长岗位,负责总务科全面工作,届时正值医院计划新建5000㎡的全机械地下智能停车场,这是陈凌云上任后主持的第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由于是在医院内部进行改造,施工现场狭窄,困难较大,为了保证施工顺利,陈凌云日夜坚守在岗位,特别是在工程出现了塌方险情的时候,手术后第三天就出现在了施工现场,跟施工方、监理、设计、勘察等共同探讨措施,最后顺利完成建设。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经历,才使得陈凌云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在医院整体改造建设一期3号住院楼施工过程中,因为场地狭窄,考虑临时运输及堆放材料等因素,陈凌云提出调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经借用相邻单位的一小块场地后,将深基坑支护方案变更东面为放坡+锚杆支护(原设计方案为四周均采用排桩支护);在基础施工时根据地质情况,又提出考虑变更基础形式,经过优化设计,将原CFG桩基础处理+筏板基础形式变更为桩基底板基础形式。这些举措既解决了施工困难,又为医院节约了建设成本。
发挥医院总协调作用,推行透明化管理
陈凌云说:“最初医院总认为只要施工单位招标后就可以建设了,医院只要督促施工单位就可以了,都没想到一个工程涉及几十个分包单位,非常的复杂,作为业主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协调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好几家分包单位交叉施工的情况,这样就会存在互相扯皮的问题,这个时候陈凌云作为业主代表,就蹲守在施工现场,与各分包队伍工头“大声吵架”,解决各种问题。身边的人都经常直言不讳的说:“陈凌云以前是一个斯文的女孩子,自从做了基建以后,说话都越来越粗鲁了!”陈凌云称作为项目业主,必须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决策人和参建各方的总协调人,必须具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权力、指挥和协调各方工作的威力和全面的施工管理能力。只有业主、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所有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必须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创造精品。
很多职工同志都认为工程建设是领导的事情,离自己很远,也不关心医院建设情况。陈凌云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医院建设是全院职工的大事,我要让全院职工都了解情况、都参与进来。她主张推行透明化管理,在医院召开的建设推进会、医院办公会、院周会上,都定期向医院领导、全院职工汇报工程进展、存在问题和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她带领基建办每周召开项目协调会,会上除各项目负责人汇报上周的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部署讨论下一周的工作计划,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这些会议,将所有的问题公开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集思广益,工程的进度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大家做到心中有数,使监理和施工单位可以更好的了解业主的工作意图,避免互相扯皮,加快建设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勤奋好学,以身作则,全力尽心投入工作
2009年医院实施15万㎡的整体改造建设,该项目列入柳州市十大民生项目。作为一名既不是工程专业人员、也非医疗出身人员的陈凌云来说,深感身上的责任、压力重大。她为了做好医院建设流程,积极向各兄弟单位请教,参加各种医院建设培训学习,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到全国各大医院参观考察,孜孜不倦。跟随她出去参观考察的人都知道,她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参观学习上,随身携带的相机配备两块电池都不够用。
陈凌云经常说“医院建筑涉及面广,无论是策划、外联公关、设计、施工、监理,每一样都很重要,作为一名医院建设者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基本的医疗常识和流程,领会和了解医院的发展战略,要站在如何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角度去考虑完善建设流程和对细节监督。”才能把医院建设得更好。
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在具体建设工作中,涉及的问题太多、太难了,她也丝毫不抱怨,都想办法解决。在外科北楼拆除时间里,陈凌云同志夜以继日的坚守在拆除现场,保证整个拆除工作展安全有序。在一期3#住院楼建设中,由于医院地质情况复杂,岩面起伏较大,且地下水位较高,工程开挖后工地北面出现桩机倒塌,陈凌云同志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工程管理人员一道,研究对策、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证了工地及周边的安全。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她都能主动协调,妥善处理,化解矛盾,把不利建设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陈凌云与科室团队
精细化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做基建,要非常投入才行,要用心、用脑、用力。用心:要求有责任心;用脑:多思考、多参观、多学;用力:要有奉献精神。”这是陈凌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以前陈凌云在办公室上班都是穿着漂亮的裙子和高跟鞋,自从下工地后都是穿着工作服、球鞋和安全帽,一个夏天下来,全院人都说陈凌云从“白雪公主”变成了 “小黑妹”。在住院楼建设中,为了做好每层楼施工细节监督,陈凌云每天就是从1楼走到14楼,又从14楼走到1楼,反反复复,一年走坏了几双鞋子。因为长期的上下楼,膝关节炎就从那时候落下了。
为了减少返工,浪费建设资金,她要求施工单位二次装修先做一层样板层,然后组织全院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查看点评,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组织人员反复认真讨论。从每一块瓷砖、每一盏灯、每一个开关插座、每一个水龙头都要亲自过问。陈凌云的爱人常说自己家的事情,她从来不过问,反而经常在家加班做医院的工作,真是操心医院的事情比操心孩子还多。她不仅要监管施工情况,各种配套项目:电梯、中央空调、办公家具、供气系统、饮水系统等等她都用心去把关。
陈凌云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发挥了一名年轻基建管理者的优势,新建的3号住院楼的智能化建设成为医院建设的亮点。病房实现了智能医护对讲系统在护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住院楼的楼宇智能化控制和消防控制中心,解决了医院用电、安防、病区的集中统一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她善于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把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PDCA、QCC、5S等管理工具运用到建设中,对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善于抓重点、难点,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建设中存在问题。一期3号住院楼工程,2011年被评为柳州市安全文明工地和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在医院病房建设中成为西南地区的标杆,3号住院楼自建成以来共接待区内外各大医院参观学习50多次。为医院改善就医环境,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安全隐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做好资料收集,强化工程资金管理
“各类档案及资料是评价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生协议纠纷时的有效法律证明。”这是陈凌云常对科室管理人员说的话,任何项目开始、上级下达通知、文件等陈凌云都第一时间要求管理员将资料归档。她要求科室人员下工地随手携带相机,遇到不合格的施工情况及时记录下来,作为今后的依据。在基建工程竣工时,对竣工资料逐项核对和检查,做到档案收集不完整,工程不予验收,竣工材料不全或质量不合格,工程不予验收。
陈凌云说:“因为医院建设工程周期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除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外,还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管理组织,加强协作,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强化基建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方面,陈凌云与财务科协商,医院建立基建专用账户,要求所有基建开支从基建账户进出,基建办、财务科均做好基建账目,定期进行核对。财务科、审计科直接参与基建项目经济合同的洽谈和合同签订,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监督职能,控制基建支出,确保医院投资效益。
陈凌云简介:
陈凌云,女,汉族,广西柳州市人,1972年出生,研究生班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基建办主任,2014年全国十佳医院基建管理基建科长。陈凌云从毕业工作就在医院总务科从事房产管理工作,2005年通过竞聘任医院总务科科长,全面负责医院工程建设和各项后勤保障工作。2009年医院开始实施整体改造建设项目,成立医院基础建设办公室,任基建办主任至今。近几年,主持完成新建直线加速器机房工程、外科连廊新建工程、内外科门诊、14个病区等200多项新建、装修改造工程,完成地下停车场等1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12项,在建项目2项。其中主持参与2项柳州市重大项目和“十大民生改善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现场管理,其中医院整体改造建设一期3号住院楼工程,2011年被评为柳州市安全文明工地和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在医院病房建设中成为西南地区的标杆,3号住院楼自建成以来共接待区内外各大医院参观学习50多次。为医院改善就医环境,缓解患者住院难局面,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安全隐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 6篇。多次被评为柳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
获奖者所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
柳州市工人医院是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建于1933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广西十佳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单位”,医院综合实力排在全区市级医院的前列。
医院规模:柳州市工人医院坐落在市中心风景区鱼峰山旁,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职工261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54人,高级职称人员332人,中级职称人员692人。实际开放病床1890张,2013年门诊量158万人次,住院量6.6万人次。住院手术量2.4万人次(在柳州市名列前茅),是卫生部“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定点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际(SOS)救援中心合作医院,柳州市临床检验中心、柳州市中毒救治中心。
人才实力:自治区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人,市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0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自治区级和柳州市级“十百千人才” 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3人,援非医学专家20人。现有博士22人,其中委培在读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401人。广西医科大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兼职教授78人。
先进设备、技术:医院现有拥有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三维立体成像64排螺旋CT、三维适形放疗系统、飞利浦四维心脏彩超、日本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英国医科达高能双光子直线加速器、美国ECT和奥林巴斯和富士能电子胃镜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柳州市医疗设备最为先进的医院。医院有骨科、妇产科、肿瘤科、心胸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等多个重点学科。成功地开展了广西首例心脏原位移植手术、广西首例颈椎人工关节置换术、柳州市首例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术,成功抢救了烧伤面积达92%的病人、重度砷化氢中毒者。开展成熟的高难度手术有各类心脏介入手术、冠脉搭桥手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肾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手术、断腕断指再植、全头皮撕脱及阴茎离断显微整复手术。尤为突出的是腔镜治疗骨关节病、胃肠病、胸腔病、妇科病、泌尿外科疾病、小儿外科疾病等微创先进技术302项。
科研成果:近五年来,医院科研硕果累累,科研成就在柳州市卫生系统9个第一;近四年先后获上级主管部门科研立项225项,其中:科技部2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广西科技厅立项34项、广西卫生厅立项基金132项、柳州市科技局立项基金46项;先后获各级科技进步奖86项,其中:区科技进步奖5项;卫生厅科技奖励48奖;柳州市科技进步奖33项(含一等奖3项),连续多年成为广西卫生系统地市级医院中科研立项及成果较多的单位。
案例一:柳州市工人医院整体改造建设
项目名称:柳州市工人医院整体改造建设
建设地点:柳州市鱼峰区柳石路1号
业 主:柳州市工人医院
建设单位:柳州东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西建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投 资 额:7.17亿元人民币
工 期:2010年 6月—2018年12月
基本情况:医院整体改造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7万㎡,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76300.9㎡,二期总建筑面积81017.6㎡.其中一期3号住院楼总建筑面积29596.6㎡,其中地上24352.56㎡,地下5244㎡。地上14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56.53m,床位数484床,2010年6月开工,2012年8月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柳州市工人医院整体改造建设效果图
柳州市工人医院整体改造建设一期3号住院楼外立面
护士站
三人间病房
信息工程部
案例二:柳州市工人医院西院门诊住院综合楼
项目名称:柳州市工人医院西院门诊住院综合楼
建设地点:柳州市柳南区红岩路四区47号
业 主:柳州市工人医院
建设单位:柳州东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投 资 额:3亿元人民币
工 期:2014年 3月—2016年12月
基本情况:总建筑面积63645.69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7057.43㎡,地下建筑面积16588.26㎡。地上19层,地下2层,规划床位数为500张。
鸟瞰
室内共享中庭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医用工程网人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