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设计分院院长王岗参与设计了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这是王岗毕业后的第一件作品,即便以现在的标准来审视,其功能流线和细节设计仍不过时。
在20年的医疗建筑设计生涯里,王岗参与设计的作品已不胜枚举。在他看来,自己同医院的关系,并不只是单纯的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在相互的信任和尊重中,双方更像是知己好友。
慕名找到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设计分院的医院越来越多,能够在行业里始终领跑,王岗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专业的团队和超前的理念。
医疗建筑核心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
医疗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体现在设计的各方面:如合理的功能布局、清晰的医疗流线、优美的空间环境。现在规模较大的医院采用“医疗街”的设计模式,即采用一纵多横的平面布局。纵与横的衔接口标明科室名称,不会让患者和陪护人员产生进入“迷宫”的感觉。
“人性化”设计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初诊患者的心理压力大、顾虑多,应设有单独的询诊室。门诊诊室采用尽端式,候诊区也应相对隐蔽。比如对老年患者,在一些细节设计上要予以照顾。如病房楼的地面不要有高差,卫生间应做防滑地面,墙壁拐角不做直角,且老年病房以二人间为宜等。又如考虑到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儿科诊室应设单独出入口,且在入口处设诊室,避免交叉感染。
王岗阐释:在现代医疗建筑设计中,提的最多是“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而这大约是10年前最为流行的提法。随着医院的发展,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型医院”的概念随之产生。而随着医院采用各种先进设备,医院信息化建设脚步加快,“智能型医院”设计理念又被引入。再向前发展,大家开始关注节能降耗,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当前最新的设计理念是“绿色医院”。以前的设计理念多只着眼于一个点或者一个面,而绿色医院的设计理念,涉及新技术的采纳、医院管理、材料设备引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当然,不论设计理念如何改变,“为人而设计”始终是医疗建筑设计最为核心的出发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患者来说,需要一个宽松、温馨的环境;对医护人员来说,需要一个便利的工作环境和便捷的医疗流线;对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方便管理、增加效益;对探视人员来说,需要一个便捷清晰的探视路线。
成熟的设计案例阐释:“绿色医院”理念
提到“绿色医院”设计理念,王岗以深圳大学附属医院为例阐释,在设计中,门诊楼内设计了庭院,这不仅使患者和医生有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时满足了自然通风,还起到了节能的效用。病房楼内,医生电梯、患者电梯、污物电梯、手术电梯分开布置,解决人流交叉的问题。医院内部色彩设计,为患者提供温馨的医疗环境,不同功能科室的色彩处理,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患者关怀最集中地体现于科室的合理布局。例如,挂号收费采用分层设置;急救、急诊紧临主广场,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手术区家属等候的设施配置等。
王岗告诉记者,医院是能耗大户,医院发展客观需要新的节能技术。“绿色医院”是2012年才形成的一种说法,在国家提出绿色医院设计理念之前,我们早在两三年前就将与其相关的很多新技术应用到设计中了。“此前,我们承接了贵州省遵义市一家医院的设计项目,在设计概念中,除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之外,贵州省的人文及地域特征和医院的特色,也成为创作的重点。”
2012年底即将建成的山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就采用了绿色医院的新技术——三项空调节能技术:地理管和能量桩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置换通风及天棚辐射供暖制冷系统。
王岗提醒说:“现在高层医疗建筑多采用灰白色石材外装,给人冰冷的感觉。相比之下,如果采用涂料做外墙装饰,不仅降低造价,明快柔和的色调也容易消除患者的不安。”“目前,国内应用天棚辐射技术的超大规模医院较少,仅两三家。医院设计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只进行功能摆放,而是需要涉及更深层的新技术运用。采用新技术,总成本投入可能会较之前高出20%左右,但是通过节能管理,大概两三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优秀医院建筑设计师,要兼顾医疗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王岗说:“设计师也要是一名医院管理者。中标后我们会深入科室,同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一名优秀的医疗建筑师要成长起来,大概需要10年的积淀。期间,不光是积累建筑创作的经验,还要积累同医院沟通交流的经验。设计师的理念一定要高于医生和护士,因为他们对医院建筑的功能要求只停留在过去时和现在时,而建筑师的设计应该是未来时,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及时了解医院出现的新事物,与同行交流、到国外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理念领先。
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建筑是实用的艺术,建筑要成为艺术,必须以需求为基础。”要在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对建筑空间与形式的创作和发挥。对建筑师而言,所有建筑,包括医疗建筑,都应思考其外在的地域背景和内在的文化内涵,并适当加以运用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