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全面地总结推广和认真解决辽源市在推进医改和经营运行中的经验与实践、问题与困惑,更充分地研究解决面临的困境,更科学地调整发展策略,更有效地促进辽源的“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和工作转型”, 8月2 8日,辽源市卫生局召开全市卫生改革研讨暨卫生经济工作会议。各县(区)卫生局领导班子、医政科长、财务科长,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财务科长,县级医院及民营医院院长,该市卫生局全体工作人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议精神;杨光局长与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各医院鉴定了医改目标责任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东丰县卫生局、市中心医院、东丰县大阳卫生院分别就如何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绩效工资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了经验介绍;东辽县卫生局、矿业集团职工总医院、东丰县中医院分别就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房托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降低平均住院日、建立医疗安全系统控制体系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进程等内容进行了大会交流;东丰县医院“走集团医院兴院之路对口支援更便民”等23篇医改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书面交流。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对本单位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汇报,分析了经济运行的特点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该局局长杨光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推进医改是全国卫生系统当前和今后的核心工作。东丰县从6月1日起在100%的乡镇卫生院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在乡镇卫生院的人员配置、经费补偿、功能定位等方面都做了详实具体的预算和一系列的应对准备;乡村一体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东辽县卫生局在乡镇卫生院推行了药品托管,为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中,该市卫生系统从绩效工资、干部培训、养老保险、考评机制、安全控制、后勤服务、专科建设、急救体系、人才培养、社会办医等十个方面做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和投入,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加强。两年来,利用扩大内需的机会,争取了十几个项目,总投资达2亿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得到了相应的改造和加强,服务资源的数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医疗市场需求量显著上升,就医病人同比增长15%以上,就医层级趋于理性,分层分级医疗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全市卫生经济运转也趋于良性,业务收入提升较快,县以上医院同比提高了24%;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相对稳定。他要求,要按照姜有为市长关于“全市的医改要紧紧围绕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质量不高等问题,下决心搞点突破,要走在全省的前面,要建立一个愿景,要树立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医疗条件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解决好”的讲话精神,选定“四个突破口”,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一是综治委牵头,司法、公安、卫生、保险机构参加,成立辽源市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委员会,建立第三方协调处理机制,成立专门机构,组建专门人员,设立专门办公场所,进一步规范医疗纠纷协调处理行为,减轻医院压力,维护医院秩序,保护医改环境。二是整合社会相关资源,建立全市共享的医疗服务与管理数字化网络。三是突出精神病院的社会公益性质,加大财政补偿力量,改变补偿机制。四是在该市中心医院绩效工资试点基础上,明年1月份其它市直各医院逐步推行,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体现劳动公平,进一步活化人力资本。
会议号召,要按照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观念束缚,破除小成即满、不思进取的思想顽疾,破除视野狭隘、眼界不宽的思维定式,破除瞻前顾后、固步自封的保守心理,进一步转变作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敢负责、会负责、真负责,想大局、谋大局、顾大局,做一个讲操守、重品行、胸怀坦荡、敢为人先、平和大气、追求作为的领导干部。要继续改革创新,加快资源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创该市卫生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