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Hflscher等完成首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开刨了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先河,因其极佳的美容效果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由于普通腔镜甲状腺手术多为乳晕入路,胸前区分离皮瓣面积大,创伤大而被质疑是否属于微创手术。

  2005年李锋等首先报道了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此术式采用2.7—5mm微型腹腔镜.经胸骨前径路操作,具有胸壁皮下隧道分离面积小、患者创伤小、操作方便等优点,近年此术式取得了较快发展。

  1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

  多采用胸骨前径路。距胸骨上窝8cm处于胸前正中线做5mm切口达深筋膜层,在拟操作区皮下深筋膜注射生理盐水20ml加肾上腺素1滴。分离皮下通道,穿刺3—5mm Trocar,建立CO2气腹,维持压力mm Hg,置入2.7—5mm 12~30度腹腔镜。于此切口左、右两侧旁开5cm处各做5mm切口,穿刺5mm Trocar。于腹腔镜监视下用电钩分离皮下疏松组织。游离颈阔肌平面下甲状腺区域,显露双侧胸锁乳突肌及颈前带状肌,建立操作空问。电钩切开颈白线,向两侧推开带状肌,显露甲状腺及肿瘤,抓钳提起肿物下极,用超声刀沿肿瘤周围将部分正常腺体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将标本置入指套内剪碎从左侧切口取出,检查术野无出血,冲洗后,间断缝合颈前带状肌,于甲状腺残窝放置引流管,从左侧切口引出并固定。除胸骨前径路外,也可采用乳晕径路、锁骨下径路等,因胸骨前径路皮下隧道分离面积小、操作灵活,更受青睐。

  建立操作空间除注入CO2气体外,也可采用颈阔肌下悬吊法,即用克氏针弯成“U”形置入皮下,在“U”形针顶部及两脚分别用7号丝线缝扎悬吊在头部框架或拉钩上建立手术空间。

  2麻醉方式

  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多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优点是麻醉完全,患者耐受性好,缺点是术中患者不能配合试音,费用较高,术后常发生痰多、声嘶、咽痛、嗜睡等并发症。张兴等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优点包括:

  (1)使患者在清醒尤痛状态下接受手术,术中术者可随时了解患者的发音情况,避免术中误伤喉返神经;

  (2)根据手术需要可延长麻醉时间;

  (3)根据患者需求,保留导管至术后,以施行术后镇痛;

  (4)麻醉过程中患者生理干扰较小;

  (5)术后麻醉恢复快,并发症少,护理方便;

  (6)降低麻醉费用;

  (7)所需器械设备简单,无需担心全麻时的仪器故障。

  缺点是:

  (1)操作难度大,要求高;

  (2)比全麻耗时,且有一定的失败率;

  (3)有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如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甚至全脊髓麻痹等严重并发症。有学者采用颈丛麻醉+局部麻醉的方式,在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所施行的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基础上,加用0.5%~1%利多卡因于胸骨前拟操作区行皮下浸润麻醉。优点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术中患者清醒,能配合发音,并发症少,术后护理方便。缺点是麻醉效果有时不完全,手术时间长时不能追加麻药剂量。

  3适应证及禁忌证

  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适应证包括:(1)甲状腺腺瘤;(2)甲状腺囊肿;(3)结节性甲状腺肿(单个或多个,直径小于5cm);(4)孤立性的毒性甲状腺结节;(5)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包括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型癌,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未发现明确的包膜外浸润,且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可行腔镜下一侧腺叶切除或一侧腺叶+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禁忌证有:(1)巨大甲状腺肿;(2)有颈部手术史;(3)有转移或局部侵犯的恶性肿瘤;(4)Ⅲ度肿大的甲亢、甲状腺疾病术后复发及甲状腺炎;(5)难以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治疗进展及相关研究

  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避免了颈部留下疤痕。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与普通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相比.患者刨伤小。操作灵活,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束胸感,皮下气肿、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后几乎无疤痕,美容效果佳。可全程电钩操作,用高位连续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局麻等可明显降低手术费用。随着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的深入及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庞辉等、覃军等、罗开开等也相继报道了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疗效。作者对比研究了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性切除术,分析同期30例腔镜手术及33例传统开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等。结果表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组术中出血更少,患者术后对切口满意度更高,心理创伤更小,但住院费用稍高。机体创伤方面,忻颖等¨纠测定了腔镜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随着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进一步开展,与之相关的专业领域也开展了研究,林建军等经研究提出甲状腺结节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型、甲状腺分段、喉返神经解剖指征等,为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开展提供了超声诊断的理论指导。李松远等¨5J针对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病理标本细小破碎的特点,进行了相关的病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病理诊断准确率与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基本一致。宁冬兰等、李凤珍等¨引、韦翠英等¨引、杨萍等引进行了相关的护理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

  5并发症与对策

  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常见并发症有:(1)术中、术后大出血:腔镜甲状腺手术多用超声刀或电凝钩止血,较少用打结法,因此术中止血需确切有效;术中大出血多发生在处理甲状腺上动脉时。如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应立即中转开放手术;术后严密观察颈部情况及引流量;(2)声音嘶哑:原因为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或术中过度牵拉,组织水肿压迫引起,喉返神经损伤多为超声刀的热损伤,预防措施是分离甲状腺及甲状腺m管时,不让功能刀头靠近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安全距离应大于5mm,如肿瘤靠近喉返神经无法避开时,则

  需解剖喉返神经;喉返神经解剖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3)皮肤红肿、瘀斑:系分离层面偏离正常导致出血,电凝钩反复烧灼所致,胸壁入路技术可有效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4)头晕、呕吐:原因包括麻醉未完全恢复、手术对咽喉的刺激、患者的个人体质、术中CO2充气对机体的影响等;研究表明,CO2气体压力大于10mm Hg时会影响颈静脉回流,微型腔镜甲状腺手术CO2压力维持4—6mm Hg是安全的;目前无CO2引起术后高碳酸血症的报道;(5)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所需手术空间是利用组织间潜在间隙制造的,不像胸、腹腔有自然空间,充入CO2时压力控制不当可造成广泛且严重的皮下气肿,甚至纵隔气肿,进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气腹压力维持4—6ram Hg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轻度的皮下气肿多会逐渐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如发生纵隔气肿,影响呼吸和循环时应坐位吸氧,必要时行胸骨上窝穿刺切开排气。此外,也有气管损伤、穿刺孔严重瘢痕增生等少见并发症的报道。

  6展望

  因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几乎无疤痕,手术创伤小,操作灵活,及采用颈丛麻醉+局部麻醉后手术费用降低,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外科医师的青睐,显示出很好的发展潜力。尽管也有一些不足,如因镜面小,视野较窄,透光度弱,手术器械纤弱,抓力有限,标本取出困难等,对术者的要求更高,但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完善,及外科医师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ischer CS,Chiodini S,Napolitano C,et a1.Endoscopic right thyroid lobectomyI J I.Surg Endosc,1997,11(8):877.

  [2]李锋,黄林,杨立健,等.微型腹腔镜在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附4例临床报告)[J].广西医学,2005,27(12):1989.1990.

  [3]覃军,李致文,王耀明,等.微型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10例分析[J].微创医学,2008,3(1):59-60.

  [4]张兴,李锋,陈凤坤,等.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犁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07,2(5):390.391.

  [5]冯泽荣.余俊英.免气腹局麻下电刀法经胸前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3):188.189.

  [6]李锋,陈凤坤,张福维,等.微型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微创氏学,2006,1(1):19-21.

  [7]朱武晖,王卫星.颈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7,31(1):70-71.

  [8]李锋,陈凤坤,张福维,等.迷你腔镜甲状腺切除术f 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0):1084·1085,1088.

  [9]陈风坤.李锋,张福维,等.经胸壁人路微利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l 163.1165.

  [10]庞辉。黄安振,张雪华.等.颈部无疤痕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8例报告[J].医学创新研究,2006,3f9):4JD41.

  [11]罗开开。徐东林,王昆华,等.微型腔镜下电凝钩操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7例报告[J].云南医药.2008.29(2):158.159.

  [12]覃军,李致文.黄正有,等.针式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4445.

  [13]忻颖,胡海.腔镜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创伤的影响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5):454-455,462.

  [14]林建军,张兴,黄林,等.术前超声定位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I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2008。14(8):899-902.

  [15]李松远。李锋,黄秋霞.微型腹腔镜术甲状腺癌组织冷冻切片观察[J].广西医学,2008,30(3):407-408.

  [16]宁冬兰,韦翠英,黄丽,等.微型腹腔镜在甲状腺切除术中配合的护理研究[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17):96-97.

  [17]李凤珍,徐伟英.微型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115-116.

  [18]韦翠英,翁为珍,黄业娟,等.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前后的护理研究[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05x):80-81.

  [19]杨萍,韦月琼.微型腹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5):1336-1337.

  [20]王存川,苏超.腔镜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及其预防[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9):706-708.

  [21]李锋,张福维,张兴,等.喉返神经解剖在迷你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1):112一113.

  [22]Rubino F,Pamoukian VN,Zhu JF,et a1.Endoscopic endocrine neck surgery with carbon dioxide insufflation:the effect Oil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a large animal model[J].Surgery,2000,128(6):1035-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