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泵是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人体内的一种泵力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定时精度高,流速稳定,易于调节,小巧便携的优点,已成为医院急救、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常用设备。但临床在使用注射泵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不但使药物疗效降低,还隐藏着一些不安全因素,现将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讨论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0月人住我科患者中使用微量注射泵的患者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27个月~83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41例,高血压病34例,脑血管意外25例。
1.2方法
采用国产WZ一50系列微量注射泵及日本产泰尔茂注射泵、配套延伸管、50 mL一次性注射器;血管通路常采用深静脉置管或上肢较大血管;常用药物包括各类血管活性药、镇静剂、胰岛素、尼莫地平注射液等,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最长20天,使用过程中更换药液一次以上及调整使用药物速率一次以上,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其乳头与延伸管相连接,排气后放入泵的针管滑座内,推动滑座至可注射状态,打开电源开关,根据医嘱选择所需流量,按泵启动键(START),可见注射指示标志闪动,连接静脉通道,注射泵进人工作状态。
2使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2.1药物外渗:在推注过程中如发生药物外渗,注射泵的报警系统不会反应,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2.2静脉炎和静脉硬化:注射泵给药时一般均进行留置针穿刺,并且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的危险性也较高。
2.3静脉回血:与速度过慢、延伸管过长或折叠扭曲、双通道同时注射等因素有关。
2.4针头堵塞:由于延长管有一定弹性,容量大,针头堵塞后,注射泵仍继续输送药液,但药液并未进入血管,而积聚在延长管内,当延长管压力增加到一定限度时,注射泵才报警,这对危重患者是不利的。
2.5注射泵速率调节错误:由于操作者不熟悉速度设置键,或更换药物后未及时更改速度,或在个别情况下速度设置被他人无意中误触而改变了速度,使药物进入体内过多或不足,导致不良后果。
2.6注射泵故障:常为速度不准确,蓄电池耗光,另外与保养不当,不注意注射泵的清洁,特别是高黏度药液黏附在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影响速度的准确性。
2.7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意识淡薄:临床中从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插入2—3个通道,使患者免受再次静脉穿刺痛苦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如果药物配伍禁忌意识不强,特别是对一些新药、特殊药的配伍禁忌了解不够,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会犯药物间配伍禁忌的错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3护理对策
3.1熟练掌握微量注射泵的性能:微量注射泵带有蓄电池,充电后转送病人时可连续使用2~5 h,连接交流电可自由充电,国产WZ一50注射泵泵入范围可在0.01~0.99 mL/h选择,日本产泰尔茂注射泵泵入范围可在0.1~l 200 mL/h选择,注射器通常选择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微量注射泵有灵敏的报警系统,包括管道受压、阻塞,滑座与注射器分离,余量,低电池容量报警等,要熟练掌握、识别各种报警显示及处理方法。
3.2规范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步骤:
(1)使用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配置药液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将微量泵固定于支架,接通交流电并打开电源,检查微量泵的电源及仪器性能;
(3)用50 mL注射器吸取药液并连接延伸管,排气后置于微量泵的针管夹,固定牢固;
(4)延伸管与静脉通道连接,根据医嘱选择泵人的速度,按启动键“STAT”可见注射指示灯闪动,即为注射开始,微量泵进人工作状态;
(5)微量泵使用结束,先按停止键,断开延伸管与静脉通道的连接,关闭电源,整理清洁注射器与微量泵,并做好微量泵的消毒工作。
3.3血管选择:使用注射泵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用方法及治疗目的、注意事项,防止自行调节。先选择好血管,一般选择血管较粗直,易固定并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对老年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穿刺输液。注射泵输液为专用通道,尽量不与其他药物共用一条血管。
3.4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
(1)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药液外渗、肿胀,局部颜色、温度,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红线等,若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2)观察黄灯亮闪频率、注射泵工作状态及速率是否处于正常。需更换药物及改变速率时应及时记录,并作好交接班。嘱患者及家属勿随意调节注射泵速度,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3)发现静脉回血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性质和回血量采取不同措施,如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简单地按快进(FAST)键处理回血,应将装有生理盐水的针管接在针头上,将回血缓慢推入,如回血较多至延长管时,需更换泵管,切勿将针头接在泵管上直接推入,直接推人可造成给药过速引起不良后果。如生长抑素注射过速,可出现恶心、眩晕、面部发红、发热等。胰岛素注射过速,可出现注射部位红肿、脂肪萎缩、瘙痒,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出汗、心悸、乏力等。硝酸甘油注射过速,可出现头痛、眩晕、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剂量可发生明显的低血压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虚弱、出汗等。
(4)观察泵管及针头有无脱落,被污染需及时更换。
(5)应用注射泵注射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如无明显原因而出现血压、心率较大变化时,应将注射泵延长管部分与头皮针接头处脱开,观察血管是否通畅,切勿在延长管部分折叠向血管内挤压,尤其应用硝普钠时,以免造成患者血压突然下降。
3.5加强工作责任心,操作规范化:要熟悉注射泵性能,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各键的设置,了解注意事项,并对常见的问题有高度的认识。严格交接班,如开始的时间、所剩药量、药物的浓度及速率等。
3.6预防感染: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三通和延伸管每天更换,注射器为一次性使用,深静脉置管处每天换药,穿刺点粘贴透明敷料,泵管、三通处用无菌巾覆盖。
3.7加强注射泵保养及管理:每次用后清洁除尘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用75%酒精擦拭干净,并测试注射泵速率是否准确,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
应用注射泵抢救危重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按需随时调节药物输入速度和剂量,使血药浓度稳定,避免了由于外界干扰造成输液速度时快时慢难于控制的现象。因此保证注射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