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的发展和病患纠纷的增加,术中缝针管理成为外科医生与手术室护士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由于缝针体积微小,一旦遗失不易寻找,术中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恰当合理地做好手术台上缝针的管理,我院近年来采用了新式组合缝针,优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纠纷,现介绍如下:

  1传统的缝针管理方法

  传统的管理手术台上缝针的方法是:使用针盒,配备固定数目、规格的缝针,临时需要特殊规格再l瞄时添加,形成一种从添加到记忆,再到记录的过程。洗手护士完全靠记忆来记住手术台上自争缝针的数目,不断重复清点,巡回护士则在护理记录单上当即记录。此方法要求洗手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清晰的记忆,不被其它外在因素干扰,而巡回护士则在添加完缝针后必须及时记录,而不能出现缝针数目漏记录的情况。可每台手术所遇到的情况并非一帆风顺,如手术过程中意想不到的病人突然大出血j手术医生和护士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术中的止血,对反复添加的缝针数目记忆很容易混淆,巡回护士也急于配合抢救或添加其它急需物品而记录不及时,导致手术台上缝针数目不清楚。

  2新的组合式缝针管理方法

  我们现在采用的缝针管理方法是:巡回护士按无菌操作将组合针外包装打开后,用无菌持物钳夹取至手术台上,此时洗手护士可直接从缝针板上看到缝针的类型、规格、数目,可直接使用,保留缝针板,对于使用完的缝针,洗手护士及时从手术野收回,并按规格类型重新排好于缝针板上,防止遗失且便于清点。手术结束,清点缝针板并检查缝针与缝针板上的规格、类型、数目是否相符,两者数目一致,即为整台手术所添加缝针的总数目。

  3优 点

  3.1优化操作流程

  新的缝针管理方法,通过清点缝针板的数目来管理缝针数目,摒弃了因反复添加缝针而造成重复记忆的过程,杜绝了因记忆疲劳而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此法只需保留并妥善保管好缝针板、缝针,优化了操作流程。

  3.2提高洗手护士的操作能力

  减少了洗手护士的工作量,从而使洗手护士更专注于手术流程的配合,提高了洗手护士的操作能力。

  3.3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

  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自我清点缝针板上的缝针,数目、类型、规格,一目了然,能及时发现缝针是否遗失,是何类型。规格,从而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4体 会

  术中异物遗留于体腔中历来是手术过程中高度霞视和敏感的话题。临床上,要求严格手术器械物品的清点,特别是细小的缝针,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传统的缝针使用由于需要反复清点记录,使台上的洗手护士不能专心与手术医生的配合,且临时添加后容易遗漏,容易出差错。而我们采用的新的组合式缝针由于缝针板上直接可以看到缝针的类型、规格和数目,手术结束时只要清点缝针板并检查缝针是否与缝针板相符即可,非常方便。虽然增加了一定的费用,但与减少的医疗隐患和增加的护理质量相比,应该说是利大与弊。总之,新的缝针管理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使台上的缝针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可将护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