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病床的合理设置是制订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等指标的关键。本文介绍一种病床分配方法,计算开放床位的合理区间,为医院调整科室床位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1 方法介绍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某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2008年度统计报表。

  1.2计算步骤

  1.2.1黄金分割率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利用黄金分割率,按照着眼近期,兼顾过去的原则,将近期数据和历史数据分别赋予权重0.618和0.382后参与计算。

  12.2计算方法 按照1998年—2008年共计11年的实际占用总床日数(X)和病床使用率(Y)进行计算,具体方法为:

  [X=0.382(∑Xi一X11)/10+0.618X11],[Y=0.382(∑Yi—Y11)/10+0.618Y11],W为实际开放床位数,A、B为床位预测区间下、上限,计算方法为:以全院各科室的Y值为样本计算全院平均病床使用率:∑Y/N(N=全院科室数)及95%置信区间(α,β),A=X/(β× 365),B=X/(α×365),见表1。

  1.2.3调整床位的方法 按照统计学原理[1)计算各科病床预测区间[A,B],若该科原有病床数在该区间内,则不调整床位数;否则,调整床位数,且增加的床位数(若原有床位数≤A)=A-原有床位数,减少的床位数(若原有床位数≥B)=原有床位数-B。

  2 讨论

  从表1可见,全院有17个科室病床设置合理,有12个科室病床需要调整,其中儿科病床严重不足,需要增加床位。骨二区和耳鼻喉科的床位需减少,其余9个科室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大,说明该院总体床位设置基本趋于合理。需要调整幅度较大的科室原因分析:儿科病床使用率高达179.21%,需要增加23张病床,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儿科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吸引了市内大量的儿童前来就诊;原因之二是周围环境因素使儿童免疫力低下,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导致患儿增多,所以造成儿科病人急剧增多,床位严重紧缺,应及时调整。直接用病床使用率而非病床工作效率计算,能客观地反映病床的实际使用情况,本文所述方法可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定量依据,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蒋知俭.医院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9—50.

  [2] 李瑞波.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在医院科室病床设置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0,22(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