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腹腔镜外科手术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21世纪外科的发展趋势为外科微创化,腹腔镜外科手术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更顺利地开展腹腔镜外科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病人的安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杜绝医疗纠纷,腹腔镜器械清洗这一环节尤其值得重视。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10年来,完成腹腔镜手术6000余例,在清洗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改进,设备的逐步完善,护理专业人员的借鉴与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清洗技术日趋成熟,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保证消毒或灭菌的成功,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清洗(去污)即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减少到最低水平。目前,清洗洁净程度应达到IIl: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去除有机物、无机物的污染;灭菌时达到无菌保证水平(SAL)10-6。清洗为物品进行消毒工作的初始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故在清洗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和专科管理制度,采用流动水、清洗剂、多酶洗剂、自动超声清洗消毒机、棉棒、细钢丝、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蒸溜水等对内镜器械进行清洗,现将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综述如下。

  1 影响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

  1.1腹腔镜器械结构的复杂性

  器械精细,管腔狭小,有很多小关节,小缝隙,小螺帽,且表面不光滑,使附着在其上面的有机物不易清洗净,与细菌形成微生物菌落,使消毒剂、灭菌剂、抗菌剂的作用减弱,导致物理或化学的消毒灭菌方法失败,严重影响灭菌效果闼。

  1.2器械污染有机物干结

  器械使用后未及时保湿处理,使清洗难度增加,清洗质量受到影响。

  1;3未严格执行清洗操作流程

  如组装配套器材该拆开的未拆开,未使用流动水,清洗时关节未打开,官腔未使用高压水枪彻底冲净,省略清洗流程。

  1.4清洗时间不够

  由于人员编制紧张,未配备专业器械清洗护士,手术台次的增加,造成预洗和主洗的时间不足,不能充分去除有机物。

  1.5清洗设备不齐全

  无专用清洗池及设备。清洗后干燥不彻底,器械再次受污染。

  1.6多酶洗液的使用不规范

  未按照厂品说明与器械污染程度配备浓度及清洗时间不够。

  1.7护士的素质有待提高

  无固定护士,入手术室时间不久的护士,临床经验欠丰富。

  2评价效果的方法

  2.1 目测法

  肉眼观察判断:1)器械表面无污迹、血迹、锈迹,轴节张合数次的不同位置及缝隙处用棉签擦拭均无污迹。2)器械无损伤。3)器械表面应光亮。

  2.2细菌培养计数法

  仅反映细菌污染水平,并不反映各种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2.3潜血实验

  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部分催化分解试剂中的过氧化氢,并释放新生态氧,氧化上述色质物质而呈色。

  2.4蓝光实验

  利用血液中的过氧化物酶与试剂中的过氧化氢相互作用时隐色化合物的氧化发生颜色改变。通过颜色变蓝显示液体或表面上的残留血液。

  3管理对策

  3.1业务培训

  专科器械专人管理:专科组长负责本组护士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向护士长汇报,负责本专科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手术器械、手术用品的调整与补充以及手术问的管理,以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

  3.2必备的设施

  科学的作业流程应采用流动水、清洗剂、多酶洗剂、自动超声清洗消毒机、棉棒、细钢丝、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蒸溜水等设施,按初洗、酶洗、水洗、末洗、干燥等程序对内镜器械进行彻底清洗。

  3.3清洗工作中的具体管理流程

  预处理(保湿、记录、分类、浸泡)一多酶清洗(40℃)一漂洗(除锈、漂洗)一润滑(1:200亲水性润滑液)一千燥。

  3.3.I初洗法

  (1)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如不能及时处理(1—2h内),须采取立即保湿处理,最好用加℃左右水温的多酶洗液浸泡,其次用清水浸泡。

  (2)使用后的内镜与器械应分类,应使用湿纱布在流动水下反复擦洗镜身,镜面用湿棉球抹洗.器械表面、关节处用毛刷刷洗,管腔类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和小毛刷刷

  洗。

  (3)根据污染程度决定浸泡时间。对于难于清洗的污物、结构复杂的器械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3h同。加上超声清洗器的工作原理,器械清洗更彻底。使用后的器械立即在流动水下冲净,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放人多酶洗液内清洗前应将水迹擦干。

  3.3.2多酶清洗剂洗法

  多酶清洗剂中含有蛋白酶、脂肪酶、糖酶和淀粉酶。它能直接消化和分解血液、脂肪、黏液残渣、粪便、呕吐物和其他有机物,并降低其表面张力。使用时按厂家说明的比例配备,器械放入前应将表面的水迹擦干,各关节打开,组装器材能拆卸的应拆开,分类放置,全部没人液面下浸泡,管腔内注满液体,浸泡时间及浓度配备详见“表l”。要求在液面下充分刷洗,避免产生气溶胶。溶液现配现用,理想的水温40度,酶接触水2—3h后活性逐渐下降,稀释时问过长或稀释溶液中的杂质造成酶溶液的污染或失活。
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3.3.3超声清洗器洗法

  超声清洗器的工作原理即将高频的超声波转变为机械的振动。将多酶洗液加入超声清洗器内对腹腔镜器械进行清洗,能迅速溶解器械中残留的血液、体液及组织残

  留物,达到松动效果,再超声波直接将上述有机物振碎成微小颗粒,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

  3.3.4水清洗法 自来水下冲洗上述多酶洗液洗过的一切

  器械。

  3.3.5末洗法

  蒸溜水漂洗,能彻底冲净器械上的杂质。

  3.3.6干燥法

  所有的器械管腔、关节及螺旋处都要注入无水酒精,使用高压气枪吹干,金属部分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用烘干机彻底烘干。

  3.4质量检查

  仔细检查器械的清洁度,有无损坏,器械的完整性,功能是否良好。腹腔镜头、摄像镜头、冷光源、电凝线等用潮湿的软棉布擦拭并凉干,单独存放,应元角度盘旋。

  3.5统计与清点工作

  每周搞一次清洁卫生,每月傲一次保养工作,对于损坏的器械进行统计,及时补充所需的器械。

  3.6监测管理工作

  每次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后,无菌包内均应有化学指示卡监测和灭菌指标记录,达到灭菌效果后方能使用,并将灭菌指标数据和化学指示卡保留存档。

  3. 7提高整体素质

  人员管理:定期召开业务学习,参加专科护理学习班,借鉴上级医院经验,不断完善与改进,端正职业态度,加强素质教育,鼓励护士进行自我职业管理,清洗工作中的难点进行培训,阅读相关书籍,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树立患者至上、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理念。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真诚融人到护理工作中去。

  4小结

  专科器械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重视知识的更新,实现护理的价值。激发护士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微创外科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黄靖雄,清洁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58-560.

  【2】王华生,孙雪莹,粱树森,等.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53—554.

  【3】邢书霞,张流波.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进展叽中国护理管理,2007.7(2):78-80.

  【4】韩文珍,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2):188—189.

  【5】王素珍,杨海渡.超声波技术在器械清洗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698-699.

  【6】李继红,蔡礼恒,魏华,等.医疗器械酶洗应注意的问题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27-1029.

  【7】宋敏,胡珊珊,林玉花.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官腔吸引管残留血清洗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