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指对检验前被检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患者正确准备等影响因素的控制规范。众所周知,当检验前患者受到各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时,检验结果可产生或大或小的误差。工作中不难遇见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情况,致使患者、医生疑惑,影响了检验科及检验师的声誉。以下就多例疑议检验结果进行复检。复检前,要求患者停药,正常饮食、保持安静等正确准备,重新按要求规范采取标本,正确运送及时检查,结果发现与复查前检验结果有差异,甚至差异明显。可见检验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1 资料与方法

  1.1材料    复检标本全部来自2005年~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1.2仪器    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C一920全自动皿球分析仪、长春迪瑞公司H一100型尿十一项分析仪。

  1.3试剂    配套生化试剂及质控血清均由罗氏公司提供,血球分析仪试剂为南昌百特实业有限公司“雪球”牌血球试剂,尿分析试条由迪瑞公司购入,尿HCG试纸为北京蓝十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蓝梦孕知HCG试纸。

  1.4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室温下用同一仪器和同批试剂进行复查检验。对象为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疑议要求复查者。

  2结果

  选取有疑议要求复查的患者,严格按检验前质量保证要求重新采集标本。检验发现,服药、饮食不当、情绪、运动等都可影响患者检验结果,是造成患者二次检验结果差异的直接原因。对比结果见表l、表2、表3。
检验前质量保证与控制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性

 检验前质量保证与控制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性
检验前质量保证与控制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性

    3讨论

  从这些复查前后的结果变化可以看出,检验前患者的饮食、服药、运动、情绪等检验前质量可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前标本正确采集,患者适当的准备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当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

  检验前标本要根据需要规范采集运送,患者的准备除了特殊检验有专门规定外,一般要求患者安静,生活饮食处于13常状态。

  临床证实:饮食、吸烟、姿势、体位、服药、过度空腹等都可对某些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1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15 000多种药物对检验有干扰作用。众所周知,抗结核药、抗生素、抗向10L病制剂、磺胺类药物对肝脏功能有大小不一的影响。其至几片常用药也可以引起严重药物反应,引起肝功能异常。还有一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先锋等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肾功能检查异常.尿蛋白阳性等。此外,庄俊华认为,大量服用含VitC药物或服食含大量VitC食物均可导致大便潜血假阴性及尿分析仪检测中,尿糖、胆红素、亚硝酸盐、白细胞、隐血检验假阴性。另有试验发现女性服用某些含激素类美容药物可使尿HCG结果呈现假阳性。

  3.2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餐后血浆脂肪、蛋白质、糖类有所增加,有学者研究认为,高脂餐后2—4 h采血,多数人AKP含量增高。一般认为,高蛋白质饮食可使m尿素氮、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可降低胆固醇含量。

  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一羟色胺增加数倍。含咖啡因饮料可使J缸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苯酚胺。食物如含有动物JflL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过度空腹若达到24 h以上,胆红素可增加,血糖可因空腹过长而减为低血糖。空腹过度甘油三酯反而升高。

  3.3饮酒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增加,对肝功能检查也有大小不一的影响,使转氨酶轻度升高。

  3.4体位、情绪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体位影响体液循环,由于血浆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白蛋白可由此而浓度增大,总蛋白、酶、钙、胆红素、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可因站立时增高。而情绪变化等生理因素刺激时,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边缘池白细胞进入循环池,使得白细胞数结果发生改变,而平静后又很快恢复。

  3.5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剧烈运动后抽血可使肌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等受到持续性影响,剧烈运动还可使自细胞增加至(12—20)×109/L。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检验前标本采集、运送、患者准备的重要性,它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之一。因此,在T作中我们应加强对检验前质量保证的认识,增加与临床间的相互沟通,共同做好检验前对患者的提示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02.

  [2]庄俊华.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7—178.

  [3]庄傻华.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