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友谊医院),2000年底正式使用物流传输系统,采用“传输代步”后使原来从急诊室到化验室人工送取标本的20分钟提高到仅需2分钟,目前该院先后四期共设置近100个站点,管道长达4000余m,贯通8座楼群,横跨300m的过街连廊。日均传送达1500多次。使用近9年的系统,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定有诸多感慨,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医院和施工厂家的不同声音吧——
友谊医院采用的是奥地利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此系统的主要构件有,全自动工作站、三向转接机、空压机、交换中心、传输瓶和管道。医院用此系统主要传输——血样,标本被取出后,医护人员将其传到化验室,得出化验单后反传回来。
系统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选购——多考察、多比较、多交流
基建部门的郑伟主任,先后参与了系统两期的选购、安装及调试。
他建议,“医院在上系统前一定要慎重,前期考察非常重要,各方面都应充分考虑。掌握‘三多’原则——即多去曾使用此系统的单位考察,产品之间多比较,与使用单位多交流意见。因为系统的不兼容性,决定了第一期的投入是关键性的一环。
“对于系统的选型,我们医院重点考虑可靠性能高的。常去装有此系统的同级别的医院实地考察,仔细探究不同品牌在同级别、同规模的医院使用后的效果,这样能发现不同品牌间的差异。
“2000年,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基本上没有用过这种物流系统。我们参观了河南、广东等地多家医院。考察后,我们的第一个体会是,这种系统起初的设计不是用于医用。最先用于工业,在商店里传一些小的货物、单据,后开发出可用于银行的系统,专传票据等,可靠性增强。转为医用后,可靠性要求与银行类似或更高,厂家就把硬件和软件都做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从使用角度来看,我们要求系统应尽量减少故障率,保证常年24小时的运转,不能有太多的差错率。如果丢失一个血样,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多年运行效果表明比预期要好。
“多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保证今后系统的使用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
“供货商综合实力不容忽视。物流传输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产品执行的是企业标准和相关标准。这就要求制造厂商及供货商(投标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设计、安装、售后与资金等综合实力。”
安装——基建部门协调施工
在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医院的基建部门主要是配合安装,协调工程中的施工。这套系统对震动、管线排布、防火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积极跟厂家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接着说:“这套系统跟其它水电空调的施工有所不同,属专业施工。对于专业施工,我们不是很在行。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把好设计关。设计院对系统施工也不是很懂,只能让厂家来设计图纸,之后融入到设计院最终的图纸里。厂家深化设计后,必须对设计院交底,沟通就显得很重要。”
“其次,施工前的施工交底也十分必要。此系统的管线安装与其它管线的安装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它的震动、距离、管圆半径等都有特殊要求。系统与各专业的管线排布,事先应有一个总介绍,必须让施工单位了解此系统的性能。我们的做法是,在施工前带领施工人员去已完工的现场看,让他们知道这套系统是什么东西,怎么回事儿,让他们头脑里有一个概念。那么就要求厂家,在施工前,把一些技术要求都提出来,我们进行中间的协调,使他们能密切配合。让人非常欣慰的是,我们各方配合得很愉快。”
调试——培训是重头戏
系统调试完毕后,培训是重头戏。据他了解,系统出现差错,很大程度上是误操作造成的,那么把好培训关就尤为重要。“尽管系统具有很强的容错功能,但在系统调试运行中,科室里有很多人并没有接触过这套系统,如果培训工作没有做好,盲目的使用,会出现没必要的损坏,比如传输瓶盖没盖好等。在使用前,我们基建部和医工部牵头儿,把护士长、各科使用人员统一聚集起来,让厂家派专业人员给他们培训。我觉得,培训务必做到全面、完整、系统。”
售后——要求厂家给予24小时服务
“至于售后服务的问题,在签订合同时就应该事先商谈好。系统实际运行后,我们医院要求厂家给予24小时服务,随叫随到。虽然这套系统一个点出现故障之后,不会影响整套系统的运行,但仍是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所以一定要与厂家的售后服务部门紧密联系。这一点,双方配合得挺好。”
使用系统后的收益
医工部的耿直工程师,出身器械修理组,从一期到四期,都是由他们医工部负责管理和检修此系统,他们有如下体会——
可靠性强、效率高是系统最大的优点
“使用这套系统后,感觉最主要的是提高了检验的效率,系统的设计运行速度是3-6m/s,实际运行时平均速度约5m/s。像我们医院这种布局,比如西院住院部到东院,楼宇之间相隔很远,有500多m,用人工传输可能需要10多分钟,用了这套系统1~3分钟就送到了。”
“再者,国外很多医院都是床旁做诊断,比如血气,抽了动脉血后,测里面气体的含量,它是有时间限制的,抽血后,如果过了20分钟,气体会从血里逸出,再测试结果就不准确了,所以需快速送检,但国内医院一般没有床旁血气设备,抽血后需送到血气室或检验中心,用物流系统传送可将血气室设置为最高优先目的站,繁忙时不用排队等待,保证在8分钟之内送达,提高了血气检验的准确度。”
检验中心、化验室的位置相对灵活
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检验中心、化验室等位置可以相对灵活一些。传统的化验室或检验中心,都是放在医院比较靠中心的位置或离送检量大的科室(如急诊、手术室、ICU等)较近的位置。而友谊医院检验中心则设在门诊楼的7楼,位置较偏,使用物流系统后也很方便,这样医院的整体布局就相对灵活。
减少了大型检验设备的重复投资
“此外,使用这个系统后,设备的采购和配置可以更集中,可以减少大型检验设备的重复投资。如生化设备,现在都是大型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医院原来的布局,病房有病房的化验室,门诊有门诊的化验室,还有检验中心、急诊化验室等,需要重复投资多套设备放在这些地方,运行的人员也分很多组。使用物流系统后,可只采购一套设备,放在一个地方,全院的化验血样都传到这里来做。”
使用系统后的思考
配置最好是自动化程度高的
“操作物流系统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医生、护士、护工,甚至有的时候保安也在操作,根据这种使用环境,系统配置需要自动化程度高一些的。“举一个例子,站点操作发出时需将传输瓶放入发送仓,有不同的探头方式,老式的是一个电开关,一个压板,传输瓶放上去之后把板压下去,有触点接通了,就可以发出。但有一个问题,如果不放传输瓶,放一个别的东西,系统无法分辨,也可以发出,这样就会使异物掉入管道,需要拆管道去取。有的探头是光感探头,也不能分辨是传输瓶还是异物。”
“而我们现在用的是带IC卡的传输瓶,IC卡里写有地址,瓶的两端都装有IC卡,能和发出仓自动通讯,瓶放到发出仓里,能感应到是传输瓶,可以送出,放入异物则不会产生动作,这样就避免了不当操作使异物掉入管道的故障。”
根据医院自身管理模式来使用系统
“医院的管理模式各有不同,我们院是无人值守连续待机运行,发出后也没有打电话进行复核,从操作人员的角度来看,是很简便,但如操作失误或故障后没有到达目的地站,也不能及时发现、查找。有些医院机房有值班人员,会严密监督运行是否规范,发出和收到都要在随瓶的记录本上签字。还有些医院是把系统放在楼宇监控中心,由物业进行管理的。我们院目前只传输密封的血样,如果不是密封的,传输以后,可能会破损洒落,甚至污染管道系统。尿、便、腹水等因无密封包装,也无法控制操作,所以严禁用物流系统传送。另外易碎的玻璃制品也不许传送,因无法控制丢失破损,有的药品也不宜传。”
“还有一个交接责任的问题。系统的传输瓶,本身有载重量限制,我们所用的系统最大载重为5kg。传送的时候,传输瓶的有效装载尺寸是长300mm,直径110mm。从理论上讲,只要能装进瓶子里,没有超过载重量,能盖上盖子就可以传。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有收发责任问题。比如血库,我们院没有用物流来传血浆,因为血型的核对,需要当面进行,病理切片也是如此,医生要当面跟病理科说取哪一块来做切片,要当面交待这些问题。因此,不同的医院,管理模式不同,系统的使用范围也不同。”
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非常重要
“进口的物流系统是半成品,合理的设计、施工工艺对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每台风机系统的站点,最好设10~20个(干线系统除外),过多的站点会造成繁忙时段的拥堵,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风机(机房)设置应靠近繁忙收发站点,如检验科、急诊等地,可提高运行效率;
应根据医院传送物品的流量、流向来设计系统的布局,原则上检验科应一址多站(每个子系统都应有管道自达检验科);
站点接收位应设置得当,管路尽量走直线,少拐弯,这样可提高运行效率,减少故障率;
直流电源尽量选用输入适应宽、输出能自动稳压的开关电源,接力电源并不是越少越好,要根据管道的长度,设备数量配置足够的接力电源,否则不但不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甚至会引起设备动作失灵、电路板损坏等故障;
机房内设备应布置合理,机房内尽量不要做小S弯(传输瓶长度400mm以上或直径较粗的传输瓶,可能会卡在小S弯处)、风机换向器、三向转接机等,安装高度及机箱门的朝向要便于检修,尽量不要在机房内采气,要做引风管在室外空气相对清洁的区域采气,并配装初效过滤器;
每一条管道的终端(一般是在站点上方的上终端管)运行都会有吸排气,应用引风管引至室外或楼梯间并配装初效过滤器,否则站点所在的房间会有气流噪音和尘土污染;
站点和设备电路板、面板等均需防水设计,下方有站点设备的穿楼板管道孔必须做耐久的防水,一旦有水沿管道滴落,均可造成电路板、面板不可修复的损坏。”
传染病医院慎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
“我们医院是综合性非传染病医院,无论哪个品牌型号,只要是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在收和发的时候都会有少量吸排气,尤其是在回收站工作时,吸排气量比较大。这样可能会造成医院不同区域的空气交叉污染。在非典时,北京好多医院被污染了,而我们院急诊和病房大楼的物流系统正在运行,在最危急的时候,市卫生局要求严防死守病房大楼不能污染,我们就向领导提出,急诊可能会有SARS病毒沿物流管道气流污染病房大楼,院领导当机立断,暂停了此系统运行。因此,我们认为凡是通过空气、飞沫可能会造成传染的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等,这类传染病医院应慎用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系统的管理与常见故障
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检修,耗材的更换和消毒
“系统的管道是塑料的PVC管道,运行传输瓶也是塑料的,上面有尼龙毛的外圈,密封圈是塑胶材质,相对运行速度很高,摩擦会产生静电,会有灰尘吸附在上面,管道里和外都会有灰尘。那么这就要求设备的元器件,比如说,光感开关、磁感开关,电路板等性能要高抗静电的,这样才能有效排除抗静电干扰造成的故障。我们建议在机房和管道的终端(上、下终端站点)加过滤器,并定期清洗。
“作为综合医院,消毒管理和要求不能与传染病医院相比,物流设备的专用消毒工具也比较简单,实际上就是在一个传输瓶的外壁上打了很多细小的孔,里面装上酒精,之后放到管道里去走,走的时候有压差,酒精就会涂布在管道上,靠这种方式来消毒。
“我们院物流系统常年全天24小时开机,通常没有安排停机检修,系统除非到了发生严重故障的时候才停机抢修,一般都是在使用比较少的时段,如中午12点半或者晚上去做一些保养和检修。每天下班前查看当天运行状态和记录,1~2周进行一次全部系统(清管)初始化,半年做一次全部设备的清洁检修。因全院各科对物流系统使用依赖性很强,所以如有报修,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白天还是夜间,都要及时到场处理抢修,尽快修复以保证全院工作的正常运行,通常要求厂家售后服务准备充足的备件和周转机,大故障应在24小时内修复。传输瓶上的尼龙毛外圈、密封圈等,算是耗材,用上半年或一年后,应及时更换。在晚上科室使用较少的时候,我们去巡检更换瓶上耗材,一般当晚修复发回,不影响次日凌晨使用。”
常见故障分析
“有些的故障是操作不当引起的。操作面板上有一个屏,显示设备的状态,要求输入目的站点的代码,代码可以是1~5位,与代码配套的,还有中文地址名称。操作时,如果没看屏幕发送,有可能就发到了别处,这个东西就丢了,那我们可以查运行记录,只要记得准确时间,就能找到错发到哪里去了。
“接收时,瓶掉入接收筐内没能及时取出,连续收多个瓶会堆积在接收筐内,卡住站点到达口,这时站点既不能收也不能发,会引发自动初始化,提示走传输瓶,否则这个系统就暂不能使用了。
“有些故障和使用环境有关。如北京冬春季节干燥多风,医院供暖季长、温度偏高,而且医院绝大部分科室都没有自动加湿设备,这会引发干燥静电,防止造成站点面板死机、三向转接机卡瓶。从系统原理上说,这个站点出了问题,其他站点可以继续运行。但从通讯原理上说,这个站点已经没法与LCU(分控单元)、CCU(总控单元)进行通讯了。虽然其他站点的通讯是正常的,但从控制原理上来说,这个站点通讯断了之后,那就意味着这个站点的机械管道路径已经失控。所以LCU、CCU就认为这个站及以后的站点都不能传输了。如这些站点欲发出或接收都无法工作,发出站和这些站点的屏上会显示‘传输路径故障’需经断电重启即能恢复。
“我们院这套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出现故障后,有自动回收功能。这套系统可以把一个站点设置成自动回收站,这个站点,设在24小时有值班的人员的地方(且必须是一个终端站)。回收站即便出现故障,因能自动启动回收的程序,传输瓶稍晚还是能到达,大部分的故障都能自动恢复。但某个站点某个元件频繁出错虽通过初始化能自动恢复,也应看到故障提示,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及时修复。
“也有些故障不能自动恢复,需要在报修后,查运行记录。控制器能自动输出运行记录,都保存在监控电脑里。我们可以查看报错时段的运行记录,从这个站点传到了哪个站点,还是停在了管道设备内,或某处某个元件出了什么故障,能够及时检修。”
施工厂家——
给医院的4点建议
从事医院物流传输系统业已10多年的王天福经理,常年与医院人员打交道,他为医院提出了4点建议,希望给即将选购和使用物流传输系统的医院人员以启示。
考察人必须用心全面了解系统
“医院在上系统前,经常都会实地考察。那么,我觉得作为考察人,必须用心,对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
“从理论上讲,各厂家成套设备的原理大致相同,比如,系统构造都是由控制机、风机、收发站、转向器、交换机、供电器、管道等部件组成的一套整机系统,采用单管路由通过正负气压实现双向传输,160型(管道外直径)系统传输瓶承载重量为5kg,110型系统承载重量为1.5kg,传输速率为3~6m/s。然而,剖析各厂家设备构造、技术含量、材质与工艺等方面,无论在硬件与软件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友谊医院对产品的前期考察十分慎重,由基建、技术、使用方组成专门小组,几经实地解剖同行产品,从构造、性能、品质、售后、成本等方面,据说列举了60多项进行综合评估论证,权衡利弊,从而为采购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慎重选型与配置
“医院在采购物流传输系统时,首先要注意选型与配置,这点非常重要。比如,传输重量选5kg还是1.5kg?与投资成本及售后成本有关;又如,选择哪种收发站式?有上置式、下置式和前置式三种不同方式,差别在于价格与使用便捷与否;再如,多少站点设置为一个分支控制系统,系统之间采用哪种交换原理与控制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这不仅涉及性价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传输速率和运用效果。”
管理人员最好内行
“友谊医院是北京地区率先使用这种大型物流传输系统的用户,多年来使用状况之所以良好,这与医院领导重视、基建和医工部门管理人员的敬业和专业是分不开的。医工部的耿直工程师们对系统的操作使用和管理很内行,责任心很强,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并与我们沟通,力求把故障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我们承诺系统故障为万分之一,包括部件磨损未及时更换导致的不应有故障在内,实际运行结果故障率为三十万分之一。每年花费的维护配件费用和人工费为同行业中最低,这与系统管理人员成为行家里手是分不开的。”
注重保养和维护
“再好的系统设备也离不开管理与维护,这是系统运行后很重要的环节。医院应建立物流传输管理制度,系统管理人员要到位,虽说不用专人值守,也应有人兼管。如果能像汽车那样按技术规范保养和维护,我们的系统几乎是零故障。
“有的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维护费用由站点分摊,结果,有的收发站出现故障不报修以至影响其他收发站点与之传输的正常需要,对系统整体使用不利。此外,传输瓶外护圈磨损到一定程度应及时更换,否则会损坏传输瓶和系统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