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总图功能分区与流线分析:
(一)项目概况:
1.基地位于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以北(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内),规划用地面积89828.24平米。总建筑面积:13。5万平米,住院病床一期800床。二期500床,总计1300床。
2.基地周围有规划城市道路,南侧有保留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教学楼和行政楼各一幢,北侧为深圳大学新校区,南侧为长岭皮河,西侧为西丽高尔夫球场,地势呈不规则多边形,且地势平坦,选址符合城市规划和医疗卫生十一五规划。
(二)总图功能分区与流线分析:
1功能分区:
(1)门诊医技区:门诊医技是综合医院重要的功能科室,由急救、急诊、儿科、妇产科、内,外科,病理、化验、血库、影像中心等组成。
(2)感染区;在门诊医技楼西南角结合城市主导风向布置感染科,设单独出入口。
(3)病房区:平面布局采用两个护理单元的模式。三层裙房功能:住出院大厅、病房药房、病理血库、透析中心、洁净中心手术室、ICU、洁净中心配药,中心消毒供应室等。六层以上为标准护理单元。
(4)行政办公科研区:利用南侧的原保留办公楼、教学楼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办公科研功能区。
(5)后勤保障及院内生活区:院内生活、后勤保障系统位于病房楼北侧,满足主导风向的要求的同时,能源中心靠近主医院区,节省管道及投资。
2、出入口及流线分析:
(1) 医院主入口放在基地东侧,单独设急诊急救,儿科及探视入口,北侧设后勤及污物出入口。
(2)合理解决地面、地下交通、行车景观等问题,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合理,解决人车分流。
(3)急救急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通过东侧广场进入一层急诊急救大厅。
(4)门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直接进入门诊大厅,由门诊大厅利用“医院街”组织各门诊科室。
(5)探视流线:在东侧广场通过探视广场进入,通过探视大厅,利用垂直交通至各层病房楼。
(6)供应流线:由后勤供应入口从基地西北侧进入。
(7)感染科流线:在门诊医技楼西南侧单独设感染科出入口,内部采用双通道设计,医患分流,满足院感要求。
三、综合病房楼各层平面功能
1、一层:由住出院大厅、中心消毒室、病房药房、洁净中心配药、网络机房及消防控制室组成。
2、二层:手术室、ICU组成。3、三层:由病理、血库、透析中心、手术室医生卫生通过及手术办公区、手术室净化机房组成组成。4、四层: 由新生儿及儿内科病房组成。
5、五层:由产房及产科护理单元病房组成。
6、六层—十四层:每层由两个标准护理单元组成。
四,洁净手术室、ICU同层布置的最新设计理念:
1、洁净手术室、ICU功能净化层同层同区的设计理念:
1)、手术室、ICU功能净化区由净化区、无菌区、清洁区、非清洁区、辅助功能区等区域组成。一般手术室、ICU布局有两种位置分区的设计理念。布局方式一:在
门诊、医技裙房中同层布置;布局方式二:在综合病房楼底部裙房中布置,本文主要探讨布局方式二的特点。2)、手术室与ICU同层布置,使术后病人更方便快捷地送到ICU区域,不经过污染区,无过程交叉感染,是两者布局中比较理想的一种平面布局关系。
3)、手术室与ICU同层布置,有利于净化工程的统一实施。
4)、手术室与ICU同层布置:各自家属等候区单独设置,有利于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等候,一般来讲,手术室等候区的面积比ICU的等候区面积偏大,手术室等候时
间比ICU的等候时间偏长,另外,等候区分开布置也避免双方患者情绪的感染。
5)、洁净手术室、ICU同层布置,避免医务人员频繁更衣换鞋,患者由手术区运到ICU区无需经过换车等其它卫生通过,从根本上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2、医生流线与患者流线分离的理念:
对于手术室、ICU来讲,最核心的当属内部不同功能流线的设计,其中既有医生流线,又有患者流线,既有洁物流线,又有污物流线,既有术前流线,又有术后
流线,如何将以上流线在特定的平面中分析清楚,确实是对建筑师的极大考验。
(1)医生流线通过各自的强制卫生通过,到达相应办公区及洁净工作区;患者流线经过公共患者交通核心,通过换床厅进入手术区域;洁物流线经过中心供应室洁
净电梯送至手术室,ICU洁净区的一次性物品库。污物由手术室、ICU的各自污物电梯送达中心供应室去污区。
(2)不同流线的合理分离与方案阶段不同功能交通核心的位置至关重要,方案初时,一定要在这种设计理念下安排交通核心的布局,特别注意要同时满足消防疏
散、防火分区等要求。
3、洁净物品污染物品垂直电梯物流传输的理念:
1)、在洁净手术室、ICU设计中最需要认真考虑的就是洁、污物品的流向是否合理。按照现代医院手术室设计理念,洁、污物品是通过不同功能的电梯来实现的,手术室、ICU除与中心供应室有垂直关联外,检验中心的标本、病理、血库也与手术室、ICU有着非常直接的业务关系,本案在平面中设置了两组专门负责物流传送的电梯,可将标本等物品送达相关区域。
2)、洁物物品的接收有两种模式。一是在手术室、ICU区域的一次物品库内设专用洁梯,专用洁梯附近设前室,避免污染;二是在第一种情况不具备的情况下采用传递窗的方式进行物流传输。
4、洁净手术室、ICU与中心供应室(CSSD)、病理、血库的关系:
1)、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手术室、ICU的规模越来越大,与相关科室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因此与手术室、ICU相关科室的布局也要适应这种布局趋势的发展,
过去病理、血库,主要在门诊楼设置,远离病房及手术室,ICU,而手术室、ICU在工作过程中,又特别需要病检、血库的快速诊断的技术支持,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将病理、血库在手术室、ICU附近布置,成为一种约定俗成。
2)、病理、血库的标本、切片通过洁梯传递,并在布局上呈上、下层毗邻布局的趋势。
3)、医院中绝大部分污物由手术室、ICU产生,因此,中心供应室与手术室、ICU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部分新建医院均采用手术室、ICU与消毒供应室上下层毗邻布局模式,从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这种布局模式非常有效,极大地减少了洁净物品的中间过程干扰问题,越来越受到许多医院的青睐。
五、洁净手术室、ICU同层布置的特点剖析:
1、手术室、ICU规模的界定:
洁净手术室的数量和级别设置:洁净手术室的数量设置一般以综合医院的50张床位来计算,设置一间,外科床位以25——30张床位来计算,设置一间。高级别的洁净手术室拟占整个洁净手术室间数的15%——18%左右,建议洁净手术室只设I级和III级两个级别,I级手术室少一些,够用为原则,I级手术室不应超过洁净手术室的15%。
2、不同电梯种类职能的确定:
本工程由于手术室ICU 位于标准护理单元下方,所以本层电梯设置主要是标准护理单元的电梯,根据医院设计相应规范,标准护理单元内电梯种类由以下电梯组成。患者电梯、医务人员电梯、手术专用电梯、污物电梯、消防电梯、无障碍电梯、办公电梯等。建议以上电梯均采用医梯,井道轴线尺寸3300X2700,基本可满足大多数医梯厂家电梯安装的要求。
3、防火分区与防火疏散:
本层共设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4、洁净手术室、ICU复杂的功能分区与流线分析:
A: 手术室、ICU复杂的功能分区:
1)手术室、ICU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污染区,设洁净走廊和清洁走廊,功能分区明确。
B: 手术室、ICU复杂的流线分析:
1)手术室、ICU与二层病理、血库、一层中心供应室具有良好的垂直关联,路线简洁,减少中途污染。
2)手术室与ICU同层布置,且均位于洁净区域内,避免二次更衣换鞋的不便。
3)在手术洁净区域设手术附属用房,如器械洗涤消毒,一次性物品库、应急消毒等。
4)在洁净手术室入口处设医生强制更衣,换车厅及手术医生用房等。
5)手术室病人流线从主病房楼南侧进入手术室,医生流线通过专用医生电梯,经医生卫生通过后进入手术区。
6)污物走廊与病房楼的污物电梯有方便的联系,有助于手术污物的排出。
7)手术患者:手术部门口处,换车→由手术部护士推车送至手术间。
8)手术医生、护士:换鞋→浴厕→换手术衣、鞋→洗泡手消毒→手术室。
9)手术的医生、稍事休息→留医嘱→更衣、换鞋→通出。
10)手术器械、敷料:无菌库→穿透式存放柜→手术室→密封消毒→无菌库。
六、技术经济指标
1) 本层建筑面积(M):5620平米。
2)洁净手术部建筑面积(A)3278平米。
3) ICU建筑面积(B):1573平米。
4)交通核心面积(C):548平米。
5) 洁净手术部建筑面积与本层建筑面积的比例(A/M):58.32%
6) ICU建筑面积与本层建筑面积的比例(B/M):27.98%
7) 交通核心面积与本层建筑面积的比例(C/M):9.75%
8)手术间建筑面积:(D)1345平米。
9) 手术间建筑面积与洁净手术部建筑面积的比例(D/A)41%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建设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更多内容,请关注技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