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20%的看病新模式将覆盖上海

□晨报记者 朱国荣

  上海市医改《实施意见》和《近期重点改革方案》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将扩大范围征求意见。昨日召开的上海市卫生工作会议透露,沪版医改方案在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有望上半年出台。

  尽管上海医改具体方案至今仍未揭开神秘面纱,不过昨日的会议还是勾勒了上海医改的框架。据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透露,上海医改的四大目标分别是保障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现代医疗服务、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之一、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徐建光同时透露,今年本市将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将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各区县常住人口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力争达到不低于40元的标准。

    药品供应:

  基层部分药品全市一个价

  对上海医改方案,徐建光在会上说,上海医改的框架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第二部分则是实施四项基础工作,也就是完善医疗资源规划、实施医疗资源整合、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就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徐建光说,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按照国家的要求,逐步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公平可及、合理使用。

  针对本市市民关心的基层卫生机构药品配备范围的问题,徐建光说,目前考虑暂时采取“307(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本市社区卫生机构补充基本药物目录)+Y(目前医保药品目录)的方案。“对纳入307+X范围内的药品,将实行全市统一招标、集中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并在基层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徐建光说。缓解看病贵:

  将推广医疗联合体

  在谈到四项基础工作时,徐建光透露,本市已选择部分三级医院和区县开展区域性医疗联合体试点,今后这一试点将逐步向全市推广。

  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是指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组成医疗服务联合体。

  实施医疗联合体后,上海将鼓励居民选择一个医疗联合体签约就医,在社区首诊,逐级转诊。

  据介绍,区域性医疗联合体试点已在本市部分三级医院和区县中展开,如中山医院联合青浦区中心医院、瑞金医院联合卢湾区中心医院、仁济医院联合嘉定区中心医院等。

  对医疗联合体,记者昨日了解到,同一种疾病,同样是由专家教授诊治,接受医疗联合体服务后,患者的就医费用可降低20%-25%。

  虽然接受医疗联合体服务后,患者就医费用能大幅降低,但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仍有部分市民特别是部分白领仍不大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这除了医保政策、收费杠杆和就医习惯外,主要还是医务人员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士说。

  相关人士表示,组建医疗联合体后,上海将实现以三级医院为龙头,整合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的医生,特别是住院医生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培养,“在全市统一的平台上集中化培训,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到三级医院实习,不断增加临床经验。”

  “另外,三级医院专家还能与社区及二级医院实现对口支援,提升区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相关人士同时表示,无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三级医院的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断水平是相同的。这样就让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放心到邻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级医院就诊,缓解“看病难”的矛盾。试点案例:

  选“联合体”接左手费用省了3000元

  就上海试点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昨日在接受采访时,华山医院拓展部主任徐文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徐文东举例说,一位32岁的患者在工作中因左手不慎被机器切断而被送往华山医院急救。随后,教授级的专家为这位患者进行了再接手术。

  在度过了感染危险期后,这位患者被转往华山医院的联合体单位——仁和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而为其进行手术的教授级专家则定期到仁和医院继续进行后续治疗,结果这名患者出院时总的费用约为1.2万元。

  而差不多的另一个病例,因为一直在华山医院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因此其出院时的总费用达到约为1.5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从华山医院转入其联合服务体的患者就达1500人左右。

  沪版医改方案其他亮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阶段。

  目前本市已认定了第一批39家培训医院。

  鼓励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

  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浦东国际医学园区、虹桥商务区2个医疗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高端医疗机构。

  引进国内部分有专科优势的医院和国际优质医疗资源合资合作,新建若干高端医院,并依托交通优势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

  鼓励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

  鼓励举办满足医疗市场短缺的民办医疗机构,重点支持民办老年护理机构发展。

  鼓励举办高端技术水平和以服务见长的民办医疗机构。

  人均公共卫生经费上海今年力争不低于40元

  在昨日召开的上海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透露,今年,本市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力争达到不低于40元的标准。

  据了解,全国去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为不低于15元,而2011年则将达到不低于20元。

  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根据市民的健康需要确定,既有面向全体市民的,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等;也有面向不同人群的,如疫苗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等就是针对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这些都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关阅读:

·上海新医改方案初步形成 明确年度十大重点
·中国公立医院踏上公益性“归途”
·五大难点考验公立医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