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医院的能源供应以及各种设施的配备,应具备高保障性和高品质,安全可靠是首要因素。此外,大多数医院都配置有生物净化空调系统,以人工环境来保证医疗活动的需求,如手术室、各类ICU以及无菌病房、负压病房等。医院里各类昂贵的精密设备,对使用环境同样有苛刻的要求。
医院要节能,首先要了解医院建筑能耗的构成,及其能耗的特点。如果我们将医院与宾馆相比就会发现,两者在使用人群的行为模式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又不尽相同。首先,医院收治的是病人,而旅馆接待的是宾客。前者设有病房,而后者安排有客房。医院的病人是体弱有病的患者,他们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差,对室内环境敏感。而旅馆留住的旅客是健康人群,他们追求的是舒适度。病人基本上是24小时都留住病房,只有个别康复期的病人在少数时间里,可以利用病区活动室或院区花园进行活动。旅馆里的客人,白天大多数外出旅游、购物、参加会议,只有夜间才回客房休息。
由于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医院的能源供应以及各种设施的配备,应具备高保障性和高品质,安全可靠是首要因素。此外,大多数医院都配置有生物净化空调系统,以人工环境来保证医疗活动的需求,如手术室、各类ICU以及无菌病房、负压病房等。医院里各类昂贵的精密设备,对使用环境同样有苛刻的要求。
医院需要的能源种类繁多,除了一般的冷、热、电、水、汽、燃气、燃油,还有各种医用气体。医院的各种设备使用规律多样,且运行时间长,要求控制灵活、各种能源不能间断,医院要求两路供电,并配备应急电源。有的设备每日24小时、全年365天都运行,有的设备则需要定时运行。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在公共建筑里,医院的能耗属于较高的类型,并不足为奇。据有关资料介绍,医院的能耗是一般公共建筑的1.6~2倍。这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医院建筑相应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盲目扩张追求档次加剧了医院的能耗
目前,医院建筑已经进入新的建设时期,新建以及改扩建的医院都相继提出了更高的建设目标与建设标准。例如,床均建设面积的扩大与增长,以带卫生间的少床病室代替过去集中设置卫生间的大病室,以多通道式的科室布局代替传统单走道式布局,设置宽敞的出入口大厅,增加交通面积等。
新建医院在空间和层高上均有增长。为了方便管道安装与日常维修,同时也为了改进室内空间环境与效果,一些工程从过去常用的3.6米层高提升到3.75米、3.90米,甚至更高。此外,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力成本,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医院纷纷配置了机械化、自动化物流系统,这也相应增加了能耗。
新建、改扩建医院与旧医院相比所显示的诸多差异,包括标准档次、装备水准、硬件配备等,从客观上反映出新时期医院工程建设有很大进步,但也构成了医院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的背景。
近年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已受到普遍重视。在科学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各国相继提出了绿色建筑与绿色医院的理念。我国医院建筑实际上已面临很大的能耗压力,但在一些项目工程中,仍有不顾朝向与地区条件盲目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过度夸张的玻璃大厅、盲目扩大房间尺度等现象,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医院的能耗。
医院节能的五大着眼点建筑、暖通、给排水、动力、电气
新时期的医院工程建设需要遵循我国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张,采用系统工程的概念,运用科学理念与决策来进行规划。建设节能型医院不仅仅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也可以减轻社会以及患者的负担。那么,医院节能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具体涉及哪些环节呢?实际上,医院的节能可以分为建筑、暖通、给排水、动力以及电气五大方面。现仅从建筑方面节能措施简单加以介绍。
医院建筑设计首先要注重医院建筑功能的重要性,满足复杂的医疗活动要求。与此同时,应最大限度考虑节能措施,使医疗资源、空间与设备达到最佳使用率,使未来的医院既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是一座低能耗的建筑。
首先,医院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热惰性等应符合节能建筑的要求。其次,医院建筑应尽量获得有利的朝向,其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的比例等直接影响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应加以控制。如果有大面积开窗,应配有遮阳措施,避免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使用。再次,医院院区的绿地面积应得到保证。医院应尽量采用透水路面,减少雨水外排,非雨水天气,可利用雨水蒸发来改善院区环境。
医院的总体布局十分重要,流线简捷、各部门配置在合理的位置,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但是,新建的医院大多为中、高层建筑,为获得更多的医疗面积,辅助科室多设在地下室或内区,从节能角度考虑,需注意以下问题:一、尽量加大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为自然通风创造条件。二、尽量减少内区,降低内部照明和通风空调设备的能耗。三、散发大量余热的设备,如中心供应、厨房、洗衣房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等,不宜设在内区,宜靠外墙布置,以利用自然风消除余热,减少机械通风量。四、大量用水设备不宜设在地下室,以减少污水排放提升的耗电量。五、生活用水蓄水池避免设在地下一层以下,以减少给水提升的耗电量。六、各类机房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以减少输送的能耗。
总之,医院的节能是一个复杂而专业的问题,需要节能专家帮助解决。但是目前医院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医疗工艺,单纯由医生和建筑专家参与。而且在方案审查环节中,同样缺少节能专家的介入,因此造成对医院能源消耗评审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