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烟是建筑火灾中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烟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不透明的固体微粒和蒸气细滴降低了能见度,刺激人的眼睛,从而妨碍人们从火中逃出和施救工作的开展;二是高浓度的有毒气体使人中毒昏迷以至死亡;三是大量烟的存在造成空间局部缺氧,使人窒息而导致人体机能显著衰退,在火场中的能动性大大降低。

  因此,对于公共建筑中最复杂的医院建筑,在设计中应高度重视建筑防烟控烟设计,把烟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从以下4方面入手——

  *设置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的大小根据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确定,它的用途是将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很好地把烟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防烟分区的大小,规范中要求不宜超过500㎡,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构成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的要求尽可能深(不小于0.50m),不燃、不透气,比屋顶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火性,挡烟垂壁的设置阻止了烟气沿建筑物顶棚快速向其他部位水平蔓延,从而为人员从建筑物中撤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做好各种管道竖井的设计

  一是要尽量减少竖井的设置数量;二是要将竖井设在适当的位置,并尽量将其设置在建筑平面的边缘,宜靠外墙位置,在竖井穿越每层楼板处用防火涂料进行分隔,以避免浓烟通过竖井迅速向其他楼蔓延而形成烟囱效应。

  *设置走道排烟系统

  对于建筑内超过20m的内走道及超过60m而中间无直接通风的走道需设置机械排烟。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所谓机械加压送风,是通过通风及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增加对烟气不侵入地区的压力。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也就是说在非火灾区域,可以采用此种系统来达到防烟目的。其设置位置在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曾国良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一所所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