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架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智能医院

  对于智能化医院的体系架构,我们的定义是: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智能医院。

  首先是我们通常说的物联化,通过各种设备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以达到信息收集的目的。比如智能楼宇系统、RFID系统、视频系统、音频系统、GPS系统等。医疗设备其实也是物联化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对一定物理对象的感知。

  然后是互联化,为信息提供一个通讯和运算的平台,包括网络、存储和服务器系统,还有一个SOA整合平台,可以把系统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模式。

  智能化,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通过很好的手段进行处理。我们对智能化医院建设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建设。

  自上而下的规划是对医院的业务和需求的分析,然后通过IT和IB的整合,来满足需求。

  按照我们的思路,建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医院需要4~5年的时间。第一阶段是对智能楼宇的建设;第二阶段是网络、无线、硬件服务器及其他必要的信息系统的构建;第三阶段是建设更多的系统,如HRP等。对于整个智能化医院,可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常备系统之一:智能楼宇管理系统

  目前智能楼宇系统包含二十多个系统,这些系统如何规划和建设,哪些该建哪些不该建,除了参考国家智能楼宇的建设标准,还要考虑各种系统的不同特点。

  我们把智能楼宇系统分成几大类:一是必须上的系统,比如设备自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二是非必要,但以后很难补建的系统,如门禁系统;三是可以以后补建的,如电子巡更系统。

  必须具备的系统肯定是要建好的;对于那些以后无法补建的,我们建议把线布好;对于那些可以后期补建的,可以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酌情考虑,如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很高,可以考虑电信提供的虚拟局域网,来满足通信的需求。

  *智能楼控系统

  智能楼控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如空调、供配电、给排水、照明等。根据收集到的外界环境信息,智能楼控系统对各种设备进行智能调节,达到节能效果。

  为了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智能楼控系统需要一个很好的整合平台,这样才能做到系统的联动。比如发生火警的时候,应该马上关闭照明供电、空调的新风,门禁要断电。如果全部靠人工去操作,可能会造成手忙脚乱。如果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做到整体的管理和联动,提升工作效率。一套好的楼控系统,能为医院节能15%~20%。

  *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的功能非常多,由于投资的原因,通常先上几个主要的系统,比如门禁、车库、考勤,但是平台一定要搭好,否则会影响后期的扩展。

  对卡的选择,我们用IC卡比较多,除了IC卡,可以考虑用RFID卡。例如对停车场的管理,由于医院的建筑比较多,有些人在办完事后找不到自己的车辆,RFID卡可以进行定位和引导,而且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子母钟的建设

  对于是否有必要建设子母钟,现在大家的看法不一。

  子母钟是通过GPS进行全球标准时间定义,可以为各个时区提供统一的时钟显示,可以为HIS系统、LIS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而且可以与医院的诊疗设备连接,如CT、磁共振等,从而防止一些医疗差错。比如患者已经出院了,但是收费系统还在计时,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

  *能量计耗系统

  现在主要是对医院的水、电和氧气进行计耗,该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科室、按病区进行成本核算;二是可以监控浪费,找到问题的出处。

  常备系统之二:统一媒体管理系统

  现在医院对媒体信息的使用和发布越来越多,比如手术示教,会议视频,ICU探视等。以前这些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的,信息格式不统一,影响了信息的共享,系统的管理也很麻烦。

  现在统一的数字媒体可以把各种多媒体信息通过MP4或者流媒体的格式存储,进行管理,通过数模转换可以发布到有线电视上,从而方便了信息的共享。

  常用的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包括电视系统、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会议系统等。

  现在电视系统节目源有以下几种:开路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自办节目。不同的节目源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开路电视:系统造价低廉;一次性投资,无需每年都交纳节目及频道费用。

  有线电视:节目内容多;每年都交纳节目及频道费用;节目质量高。

  卫星电视:节目内容多;一次性投资高;需要申请许可证。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除了是安防的需求外,还是一个很好的媒体发布手段。

  在智能会议室的建设中,除了平常的摄像头、音视频设备,还需要其他一些设备来满足功能的需求,比如整个会议的流程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记录,视频的内容可以传送到多媒体平台。

  常备系统之三:临床科室的管理系统

  临床科室的智能化系统以前是单一的呼叫功能,现在已经能够与HIS系统、多媒体信息系统等进行集成,使得临床科室的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样。

  *访客和家庭探视系统

  主要使用在ICU和新生儿病房,通过因特网,让医院内的人通过音频和视频与家庭进行互动,在家里就可以探视ICU的患者和新生儿,架构非常简单。

  *智能VIP病房

  重点建设的是床头终端,通过这个终端,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服务,如上网、VOD点播、网络会议、空调控制和照明控制。

  夏晓鸣

  IBM全球科技服务部医疗系统架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