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记者来到北京市的几家大型医院,体验标识导向系统——在完全不问路的情况下,能否找到某一科室?

  结果表明:要想只凭借标识导向系统在医院内畅行无阻并不容易。

  比如,有的指向不明,按照标识一路走下去,却失去了目标;有的设置位置不合理,很容易被忽略而过尚不自知;还有流程设计不合理,虽然能通过标识找到目的地,但实际上是在绕圈圈……

  功能性尚且不能满足,逞论美观性与人性化。带着种种困惑,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医院建筑协会、北京友谊医院筹建办主任陈虹、解放军总医院院务部彭飞飞等,请他们为我们答疑解惑。

  

标识设计应各自为政还是统一规划?

  标识系统是平面设计、金属加工制造、材料学、环境景观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的集成。有设计师强调:必须保证标识设计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建筑环境的完整性。但现实情况怎样呢?

  据记者了解,目前设计师在做建筑设计时很少考虑标识导向系统,都是在建筑完成后,再回头做标识系统。现在这种“结构归结构、装饰归装饰、水电归水电”的建筑模式使得医院标识导向系统很难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归属,是规划单位?是设计单位?还是装饰单位?统统不是,而是医院把它外包给标识公司。但这种做法存在很多弊端——

 

 *“回头设计”受到诸多限制

  有设计专家认为,医院标识应在规划时就有明确的针对性、统一性,否则当医院的大楼建完后再做标识,在位置、材质、制作工艺上就要受到诸多限制。解放军总医院院务部彭飞飞也认为,大部分标识标牌都在装修完成后或景观布置结束时才开始设计安装,很明显是滞后了。他说,规划设计之初就应把整个标识导引系统也融入其中。

  

*标识设计公司不熟悉流程

  记者了解到,标识设计公司更多地是从设计元素角度来看问题,因此,往往不清楚患者的需求是什么,不熟悉医院的就诊流程、住院流程是什么。

  彭飞飞指出,广告公司或标识公司可以参与标识设计,但不能由其全权负责,应和装修、景观设计单位共同设计,并反复征求医院的意见,从而达到功能性和美观性完美统一。

  记者询问了多家医院,原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制作惯例是“医院出流程,标识公司出设计、厂家制作”或者是“医院出流程、标识公司设计制作”。

  

*难于符合医院的整体风格

  北京友谊医院筹建办主任陈虹说,标识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同步进行,标识的色彩、字的大小,院方不宜过分管,让设计公司根据相关标准去做即可,怎样防反光,角度如何设计最科学……按标准去实施。

  色彩要跟楼的总体设计风格相匹配。任何标识的设计都要得到主设计的认可,与整体风格相一致。可以有创意,设计出不同方案,但是要得到主设计的认可,不能使整体风格失准,应与全楼设计的风格相吻合。

 

 *空间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标识系统不合理

  对于标识和建筑空间的关系,彭飞飞说:“不少医院由于分期建设,改造或扩建,造成楼宇本身功能布局不合理、交通流线不顺畅、空间布置不科学,标识再科学再明晰也不能给人以明确、流畅的行动指向。”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标识标牌,可以减少功能布局不合理、空间布局不科学带来的就医流线不顺畅问题。对于老医院讲,空间设计难免有缺憾,彭飞飞的观点是:在合理简单改造的基础上,标识标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补救:一是在流线上尽量顺畅,到达目的地的中间环节尽可能少;二是在流程上尽量短捷,到达目的地的路程尽可能短;三是本身选型和样式在醒目入眼的前提下,尽可能美观大方和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标识导向系统?

 

 *首先流程要科学合理

  陈虹一语中的:“流程合理,标识才能简单,如果让患者折返的次数太多,就说明医院的流程不合理。不科学的‘反复’,让标识设置变得复杂,而且不科学。”

  陈虹介绍说,北京友谊医院在门诊楼规划设计之初,就设计了合理的流程。比如挂号收费,许多医院在一楼门诊大厅设置挂号处、收费处,“各层看病一层收费;各层看病,一层检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友谊医院“层层挂号,层层收费。”患者折返的次数变少。流程设计合理,标识设计自然简单,而且这样还可以相应减少二级标识牌的数量,从而相应减少了标牌制作的资金。

  

*仅有标识牌是不够的

  彭飞飞说:医院标识引导系统是在患者可及空间内设置的具有指示性、引导性、警示性的标识标牌,其功能就是为患者包括随行人员提供一个易于识别、流线顺畅、秩序井然的就医、探视环境。它不仅包括文字及图形引导标识,还包括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及语音信息接受器等现代技术。

  

*标识牌应简明、醒目、连续、统一

  对于什么是科学合理的医院标识牌设计,彭飞飞总结出4个原则:

  一是简明易懂。所有标识标牌位置应在显眼的地方,标牌上列示的文字信息应一目了然,完整易识别,方位指向应准确明显。

  二是规范统一。所有标识标牌统一设计,确保同一楼宇或功能区域在选材、字体、颜色、规格、风格等方面应协调一致、完整统一。

  三是连续一致。患者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所有可能引起行走路线偏差的地方都应有相应的引导标识,不能出现中断或缺失。

  四是清晰美观。文字和背景在颜色上应有鲜明的对比,标牌和周边环境应有明显区分,标牌尺寸、形状、选材应严格按空间、装修风格设计,确保协调美观。

 

 *正向反向都能找到目的地

  一套设计成功的标识系统,应该是正向反向都能让患者到达所去的地方。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患者通过顺向牌可以找到检查室,无法再回到检查室;一切就诊结束后,无法顺利找到出口……标识应该是正向、反向都应该找到患者所要到达的地方,这才是体现各个医院标识设置水平的根本。

  问题大都出现在二级导识上,三级导识是科室牌,走到跟前,自然就可看到;而二级导识较为繁琐复杂,所以最容易出现指向不明的情况。二级标识的数量应该合理,减量就容易造成引导不明确。

  *增加人性化因素

  彭飞飞告诉记者: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要实现人性化,一是要确保功能性,即清晰易识别,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二是要确保美观性,包括标识标牌本身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充分融合,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三是要确保直观性,文字和图示相结合,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四是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通行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

  据了解,我国的医院还没有一套成功的方案能引导盲人无障碍地自由行走,一些医院的标识牌还存在英文翻译错误的现象,很多医院并没有将国际惯例的医院图示标注在标识牌上,这就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看懂医院标识。

  彭飞飞向记者讲述了他在2004年去香港某医院参观时的经历。那家医院专门设计了色彩引导标识、盲人专用引导标识和触摸识别装置。他说作为医院未来的发展,这种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人性化设计,肯定会作为一流医院建设的一种硬性要求。

  

*与主体建筑风格、装饰风格一致

  现代化大楼设计一套古典气息浓郁的标识牌?这种突兀的搭配显然不可取。标识系统应和其他设计元素组合在一起,与建筑环境设计中的环境照明、室内外装潢、建筑陈设等要素共同组成设计的内容。好的标识设计,应该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功能标识与导引标识分开

  “在抽血化验的过程中,如何能让患者知道先拿号呢?这就要有一个标识,抽血的患者先去右侧拿号,标识挂低了,人们看不见;如果放高了,可能会跟其他二级导识产生混乱。”

  像这样的功能导识与指引方向的导识到底是合在一起还是分开呢?

  陈虹表示,“北京友谊医院最开始也试验过,先是放到一起,后来发现患者要看半天,不太方便。后来我们把功能标识和引导标识分开,引导标识在吊顶上,功能标识单独树立牌子。”

  

怎样解决有限经费与完整导识的矛盾?

 

 *在材质上做相应调整

  北京友谊医院在做标识系统时,有150万的资金,但标识设计单位报出了170万的预算,这怎么办呢?

  陈虹分析:“三级导识不能减少,有多少个房间就有多少个三级导识牌。那只能减二级导识牌,而减少二级导识牌的代价就是患者往返找不到相应位置;或者是楼道很长的时候,太远,患者看不到。减少二级标识,实际上是导向的缺失。”

  “只有在节省材料上做文章。标识材料一般是按平方米、材质计算,人家用不锈钢的,我们用铝合金的;人家用‘两个厚’的,你用‘1.8个厚’的。这样就省了一大笔钱。

  

*做低成本样品效果好

  陈虹告诉记者:“很多设计方都是通过PPT的形式进行演示,但只靠设计方去说,院方无法真正体会其效果。我当时让人把标识做成泡沫塑料的样品,用纸粘上,颜色涂上,挂到楼道里。这一挂上去才看到标识确实做大了。如果按设计方演示的标准去做标识,不仅不合适,资金也会高,当我们要求缩小到适当比例的时候,导引效果很好,而且成本也控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