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由各省区、市分别选择1至2个城市或城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会议强调,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通过改革,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补偿、运行、监管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公立医院作为医药的重要终端,其改革对行业有较大影响,也向来被看作新医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节点。但是难度相当大,我们从其出台时间一再拖延,以及目前仍是试点上可以看出来。

  逐条分析一下:一、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公立医院布局,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二、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管办分离已经讲了很多年了,但这一步很难做到。我们先从地方试点来看:北京、成都等地近日明确表示,将在当地卫生局或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成立“医院管理局”。成立医管局后,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即履行全行业监管职能,“办”则由医管局来负责,即履行出资人的角色。在医管局机构归属的问题上,将形成两种模式:北京市拟建立的医管局将设在卫生局内,级别低于卫生局半格,与无锡医院管理中心类似;而在11月10日率先宣布将组建医管局的成都市,其医管局则拟设在地方国资委旗下,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单位与国资委一起办公,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类似。管办分开的出发点是:希望以后卫生部门、医管局、公立医院的权力将重新划分,权责进一步明晰。

  医管局模式最早来自香港。香港公立医院资源庞大,市场份额占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95%以上。1990年12月,香港医管局作为一个独立机构正式成立,接管38家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同时,香港食物及卫生局负责制定香港的医疗政策,并监督医管局。

  目前国家对于公立医院的产权归属和管理授权一直没有明确,在管理上也往往不以产权归属和资产管理为核心,而多以行政隶属甚至政府职能部门代为管理。医管局的思路为将来政府对医疗行业的分类管理打下了基础。

  问题也不少:北京模式将医管局设在卫生局下,则意味着卫生局权力的重新调整甚至有所扩大,仍然没有真正实现管办分开。成都模式将医管局归置于国资委,“医疗国资化”这一模式则意味着国有医疗资产收归国资委系统,其好处在于有利于推行公立医院改制与资本运作,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上海仁济西院的股份制改革和引入外资正是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批准的。但是,这一模式亦让卫生系统持有异议,认为政府把公立医院当成国有企业来对待,难免会向公立医院要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亦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所违背。

  所以,这一步实际上很难。

  三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补偿的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中之重。“以药养医”是公立医院不争的事实,也是医改最核心的难题。卫生部数据2008年我国综合医院收入结构构成:药品收入3924.5万元,占42.37%;医疗收入4545.4万元,占49.08%;财政补贴收入646.9万元,占6.98%;其他收入144.8万元,占1.56%。

  四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这一块可能会对民营企业办医院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从医保定点、税收方面如果有实质性优惠政策的话对于像爱尔眼科(300015)等连锁医院发展模式的企业可能会带来发展契机。其他有医院连锁发展意愿的公司还包括马应龙(600993)通策医疗(60076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