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心医院,在给这样两家从名称到服务半径都颇为相似的医院设计形象的时候,该如何表现它们各自的特色呢?”5 年来的经历,李源深切地感受到为医疗行业进行形象设计与其他行业大不相同。“其他行业的商业化进展已经很成熟,设计风格可以非常多样、时尚;但医院要传递的都是仁爱、温馨、文化底蕴等信息,而且它要同时面对13 亿人,所以过于传统、凝重、尖锐的风格都不适合。我们的设计不但要新颖美观,还要有现代气息,更要让所有人都能看懂。”
因此,深入地了解医院就成为灵顿的必修课。在创业初始的2003 年,因为“非典”的原因,北京所有医院都空空荡荡,大马路上没有一个人,李源和灵顿设计总监洪波两人跑了二三十家医院,拿着相机把医院边边角角拍了个遍,然后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医院在形象和环境上可以大幅提升的空间。直到现在,他们仍保持着这样的工作习惯,每到一地,都要到当地的医院明察暗访,发现存在的问题。
如何挖掘客户的需求,并将之艺术化地表现?对此灵顿已经摸索出一套模式。“即便是设计一个院徽,我们也要在院内发放上百份问卷,并对院领导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访谈的内容从建院历史到发展变革乃至未来规划无所不谈。”李源说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渐渐体会到医院品牌的真正精髓,然后回来一起开创意讨论会,共同碰撞出设计方向。
一方小小的院徽,如何能不断地创新设计,并使之在众多医院中脱颖而出?“我们会尽量避免那些已经被用滥了的元素,将一些现代、多元化的元素融入设计之中。”洪波总结道,“我们必须根据地域、受众群的不同以及医院的自身情况找出这家医院独特的个性特点,抓住主脉,强化这一特点,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

在大众眼里,北京安定医院一向是一家披着神秘外衣的特殊医院,在为其设计院徽时,灵顿并没有用直观的符号来体现这家专科医院的特点,而是重点强调了这所医院的精神气质。设计师选取安定医院的英文缩写字母“A”为主元素,将其与数字“1”巧妙融合演变,既像一坐直耸入云的高山,又象征着医院在同行内的领先地位。而标志的外形又像一个“人”字,体现崇尚人文、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而其间的虚实渐变则仿佛一扇开启的健康之门,给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见图1)。抓住医院的代表性元素进行富有想象力和时尚感的延展设计,已成为灵顿设计的一大特色。
“可惜的是,一些医院花钱请人设计了院徽,却不知道该怎么用。他们以为只要将院徽随便摆在哪里就行了,而且在不同传播载体中的色彩和应用都很不规范。”洪波对此深深地不以为然。“我们在为医院设计院徽时,每个院徽都承载着深刻的寓意,为了能更好地延展,有时需要辅助图形的设计来表现。”
院徽是浓缩的精华,延展的辅助图形设计则给了他们更多创意的空间。

随着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一种新的设计理念――环境导向系(Wayfinding)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观看过比赛的人都注意到,每个奥运场馆的周围都设有清晰的导引牌,让不熟悉环境的观众可以顺利、快捷地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这种导向标识系统同样适用于医院的环境设计,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套非常科学的体系,比如导引牌上的字体选择、颜色搭配如何让人看上去更舒服?导引牌放置的高度多高才最适于人阅读?在哪些地方、相隔多远必须设置导引牌等等,无一不点滴体现着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李源四处发动自己在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朋友帮忙收集国际最新的设计资讯,随时更新灵顿的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医院的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实践中。
由于国内医院客户的分散,给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李源MBA 的学历背景使她培养出一支精干的管理团队。“清晰的工作流程、严格的执行手段、明确的项目验收标准和畅通的沟通途径是我们高效管理的法宝。”李源说。灵顿的项目经理入职时都要接受长时间的项目管理专业培训,以便与客户无缝隙对接,最大程度地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灵顿网站的首页,赫然展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等近40 家医院的院徽、VI、导向系统等各式各样的设计作品。不过,这也方便了一些模仿者“借”用灵顿的设计思路,进行低价竞争。“我们的每个作品都是在对客户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量身设计的,而非以廉价和数量取胜。”在李源看来,“灵顿最大的优势就是立足不同医院的品牌实践,融入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始终保持设计的创新和领先。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客观、务实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对项目负责,为客户创造价值。”
灵顿简介:
北京灵顿品牌形象设计中心,中国第一家致力于中国医疗卫生及其相关产业的品牌形象设计、医院文化及CIS 构建、医院空间导引系统规划设计的专业机构,2008 年度中国唯一入选《亚太设计年鉴》的医疗行业品牌形象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