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洁净手术室与高效过滤技术
早在1988年编制的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就提出了洁净手术室的名称与概念,并将手术室划分为一般手术室、无菌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三类。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遵循该规范,并根据医疗技术发展要求和丰硕的相关工程经验对洁净手术室更加具体化。2004年颁布日本HEAS-02《医院空调设备设计和管理指南》中还明确规定了生物洁净手术室(Bioclean operating room)。欧美医院标准手术室不是以名称分类,因此在标准中没有出现洁净手术室(clean operating room),但在相关文献中经常引用。
欧美医院标准对最高级别的手术室明确规定送风末端为高效过滤器(HEPA filter)。如2008年颁布的德国标准1946-4《卫生医疗建筑与房间通风》,规定1a级手术室采用H13(HEPA)过滤器。2008年颁布BSR/ASHRAE/ASHE标准 170《医疗设施通风》,也规定器官移植、整形外科等手术室采用MERV17(HEPA)过滤器。2007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医院空气洁净度一般要求》(GOSTR 525392006)几乎与我国规范雷同,而且更明确提出1级医疗用房达到国际洁净室标准ISO14644中5级(即原美国联邦标准209中100级)。空气净化概念不等于高效过滤技术,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Ⅳ级手术室和即将颁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一般手术室,并未规定末级为高效过滤器。根据各国特点,德国标准第一级过滤器要求至少为中效过滤器(F5),与美国标准相比,没有理由批评德国标准过高或耗能。
2.无菌与洁净
由于《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是建筑规范,不是医院管理标准。而且我们一直强调尘埃等指标是洁净手术部工程的施工、检测和验收阶段中的控制指标,微生物指标是医院运行与管理的控制指标。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如果在施工和验收主要环节上不用尘埃指标,手术室工程质量如何保证?我们只是通过空气净化手段来达到所要求的无菌程度。怎么会造成两个概念或指标互相混淆?2008年颁布的德国标准1946-4《卫生医疗建筑与房间通风》倒是同时规定了尘埃指标与微生物指标。
3.空气过滤除菌与其他消毒装置
空气过滤除菌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认,是任何国家医院相关标准或规范涉及的唯一净化手段,并明确规定空气过滤器效率与基本配置。国家标准只规定最低要求,在满足过滤器基本配置要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添加其他净化消毒装置,如紫外线消毒装置,只要不产生负面效应。对于手术室等高风险关键科室,只是强调不能将紫外线消毒装置作为唯一措施,系统末端还是需要阻隔性净化装置,以消除隐患。

本期讲解:沈晋明
博士,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洁净技术分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委员,《暖通空调》、《洁净与空调技术》编委,《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