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资料,2001年,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地区的维多利亚皇家医院曾发生一起严重的手术室通风系统污染事件,导致手术室停业数月,医院花巨资进行净化去污处理。在对所有手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多方调查后,医院发现:祸因是手术室的物流传输设计存在问题。由此可见,物流传输系统在医院运营中的重要性。
那么,国内医院物流传输的现状如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哪些差距,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李斌峰(以下简称李斌峰)。
 
照片说明:
国内医院物流传输的发展趋势
李斌锋简介: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讲师,承担和参与许多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服务中心的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2005年4月~2008年10月担任北京奥组委技术专家,负责规划和设计北京奥运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现状
——从“人力+电梯”到物流传输系统
 
谈及医院物流的内容,李斌峰告诉记者:“医院物流在现代医院管理和运营中的地位很重要,涵盖了医院所有部门日常工作和管理活动,如传输(病历、医生处方、检验报告单、医疗收费单据和账目等);配送(药品、药械、器材、无菌医用材料、手术器械等);送达(化验标本、病理标本等)。另外,医院后勤部门的采购、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供应等,也属物流范畴。”
 
现阶段我国医院物流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专职递送队伍+多部电梯”;另外一种是在医院引入医院物流传输系统。
李斌锋告诉记者:“相比落后的‘专职递送队伍+多部电梯’,医院物流传输系统具有高效、准确、及时的特点,现今已被许多医院引进。常用的医院物流传输系统包括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Pneumatic Tube Systems)、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Track Vehicle Systems)、AGV自动导引车传输系统(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System)、高架单轨推车传输系统等。各系统作用原理、组成、功能、运输物品的重量和体积等均有很大的不同。这几类物流传输系统中,气动物流传输应用较为广泛;它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借助机电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网络管理和全程监控,将各科病区护士站、手术部、配药中心、检验科等数十个或数百个工作点,通过传输管道连为一体;在气流推动下,在专用管道内通过传输瓶的传送,实现药品、病历、标本等小型物品的点对点传输。”
 
举例来说,某医院建筑面积12m2,设计床位1000张,共设19个一级临床专科,21个二级临床专科,15个医技科室,实际开设床位750张,设有站点35个。在安装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后,平均每天传输量约780次,年节约人力成本约30多万元。由于采用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并整合了图像管理系统(PACS)和电子处方系统,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从过去人均就诊等候3小时缩短到现在的30分钟。”
 
 
趋势
——从“各自为政”到系统管理
 
谈及国外发达国家医院物流的现状,李斌锋说:“资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的医院十分重视物流管理。上世纪末,欧洲就有超过1万家医院在使用物流传输系统,日本也有3千家以上的医院装备物流传输系统。根据2001年法国和美国联合抽样调查,在美国有98.6%的医院设立‘物流部’或‘物料管理部’;在法国,这个比例也有31.4%。”
 “在医疗成本中,物流占了很大的比例。根据日本健康、劳动和福利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一个拥有300张病床的标准医院,平均每月的运营总成本为4亿4千万日元,其中物料成本占25.3%,达到每月约1亿1千万日元。因此,物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成本。出于政府、公众和市场的压力,医疗产业正专注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优化医疗供应链,加强医院物流管理,是重要战略之一。当前,在医院规划方面,国外发达国家的医院对物流管理及技术非常重视,力图通过物流运作流程的合理化以及削减不必要的物流活动来降低运营总成本。”
借鉴国外经验,国内医院物流传输的发展方向何在?
李斌锋告诉记者:“不可否认,医院物流在我国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未发展成熟。国内医院在物流系统的规划、运作、装备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有些医院虽安装了物流传输系统,但其所应用的范围和带来的改善,只局限于某些局部环节,没有上升到系统层面的规划和管理。因此,医院在引入现代化的物流传输系统的同时,更需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规划设计医院物流体系。”
鉴于此,李斌峰建议:“国内医院在物流管理上不要局限于‘一隅’,不妨从‘物流’的本质着手,从医院经营的角度,推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三流合一,运用系统规划的思想和方法,构建医院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医疗服务工作提供高效、准确的支持。”
谈及医院物流传输的具体规划,李斌峰说:“医院物流应该在医院规划建设阶段就应该给予充分考虑,根据医院的规划,设计出医院投入运行后的物流系统,如药品器材流通、仓库选址与布局等等,通过设计开发和应用相应物流模型(如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型等),提出优化解决方案。这些方法对于已有医院的物流系统规划和优化也同样适用。此外,在医院运营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一些物流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断优化现有物流作业流程,例如,一些医院可引入ABC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JIT思想(Just in time,准时生产)这些物流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致力于削减不必要的物流作业,优化内部物资供应各环节的衔接,并建立以‘需求’为核心的一体化物流流程。”
 
 
文字块
 
小资料 1
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
根据事物的经济 、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它以某一具体事项为对象,进行数量分析,以该对象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重为依据,按比重大小的顺序排列,并根据一定的比重或累计比重标准,将各组成部分分为ABC等三类,A类是管理的重点,B类是次重点,C类是一般。特点是既能集中精力抓住重点问题进行管理,又能兼顾一般问题,从而做到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
 
小资料 2
JIT思想(Just In Time简称JIT)
JIT生产方式基本思想: 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即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JIT的基本思想是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