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8月5日,抚顺市新宾县、清原县、抚顺县遭遇两次大暴雨袭击,部分地区降雨量达200mm以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极为重要。面对灾情,抚顺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组织,动员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全力投入灾后卫生防疫、医疗救治工作之中。
一是反应迅速,立即启动了《抚顺市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子原接到洪灾信息后,立即紧急部署救灾任务,紧急调动市中心医院、矿务局总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三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5家医疗卫生单位的8支卫生应急队伍,携带医疗器械,赶赴灾区实施卫生救援工作。郭局长靠前指挥,深入到洪灾较大的上夹河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第一时间及时救治了受伤群众,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市卫生局成立了由张群、袁莉、臧红三名副局长为组长的督导检查组到三县灾区第一线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工作。
二是加强领导,全面部署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全市抗洪救灾动员会议确定了卫生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医疗防疫队深入灾区,指导受灾地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会后,市卫生局立即召开紧急救灾防病会议,听取了救灾防病、督导、巡诊工作的情况汇报。并按市动员会要求再次明确了防疫和救治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分工。针对灾区饮水设施损坏比较严重的严峻形势,要求督导组全部深入到71个受灾村,指导群众做好饮水、防病等工作,确保灾后群众饮水安全,减少肠道等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要求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重点村的卫生监督,保障食品饮水安全,防止灾区安置点出现食物中毒事件。饮水问题解决后转入消杀环境,防止灾后出现传染病暴发,切实保证完成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工作目标。
三是组建卫生防疫医疗救助队伍,迅速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工作。为加大灾后防疫工作力度,及时为灾区群众提供医疗救治,市卫生局迅速成立18支由130余名卫生防疫、医疗专家组成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助队,携带设备和药品,到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饮用水,保障食品安全和医疗秩序恢复重建工作。
四是加强灾后防疫宣传,将防病知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市、县疾控中心大力开展灾后健康教育活动,发放防病知识宣传单10万余张,分发到各乡镇和各村组,提高灾民的自觉防病意识,减少灾后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截至目前,抚顺全市卫生系统出动车辆335车次,出动防疫人员、医务人员1182人,走访18个受灾乡镇100余个村,监督检查餐饮单位284家,排查饮水点1421个,投放漂白粉、过氧乙酸、灭鼠药等药品3258件,消杀面积近30万平方米,设置巡回医疗点61个,救治伤员176人,咨询5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