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手术室工程建设中,医院从自身医疗特色出发,组建不同类型的手术室,从单一的洁净技术型向数字化综合型提升,并注重设计的前瞩性,是满足医院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医院手术室经过150年的发展和完善,分为如下四大类型,而每一类型都是工程技术发展的结果。如今,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手术室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分散型手术室
十九世纪中叶,麻醉技术的发明,推动了手术学的建立,同时也产生了手术室。细菌学的发展,蒸汽灭菌技术和手术前洗手法的完善,口罩的使用,手术衣的使用等,进一步推动了手术学的发展。1846年10月美国一综合性医院齿科进行了首例吸入麻醉大手术,手术室从此诞生。当时手术的环境虽然很简单,但却是第一代手术室。进入20世纪初,近代手术学的普及,推动了手术室的发展,每个诊疗科室,都建立自己的手术室,手术室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医院内,而且根据专科的需要,手术室内配置相应的医疗器械。这种分散型的手术室,在手术室发展史上存在了一个较长的时间。
二、集中二型手术室
20世纪中期以来,外科手术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由分散存在的形式逐渐较变为集中形式。1937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展示了集中型手术室,现代模式的手术室正式创立。1955年东京大学开设了第一个手术部,将各专科手术室都集中在手术部内统一管理。1963年中央供应型的平面布局手术部,在美国问世。这种集中型的手术系统是手术室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是手术室的一代新产品。当代手术室基本都属于这种类型,而分散型的手术室逐渐被取代。
三、洁净手术室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微电子工业,精密机械工业的发展需要,产生了“空气洁净技术”,这项提供洁净空气环境的新技术问世后,立即受到了医学专家和临床医学工程专家的重视,并建立了洁净手术室,首先在手术环境中进行试用。1966年,世界上第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在美国巴顿纪念医院投入使用。英国廷顿医院矫正专家查理(Charile)通过对12年的大量手术的统计表明,普通手术室的感染率达,而洁净手术室感染率下降到,空气洁净技术在降低手术感染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使手术室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洁净手术室阶段。
洁净手术室的使用明显降低了术后感染率,提高了手术质量。它操作简便,缩短消毒灭菌时间,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是手术消毒灭菌技术的一次革新,洁净手术部的出现是医学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成果,是手术室发展过程中一次重大的进步。
四、数字化手术室
随着医学和工程学的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手术室,人们称之为数字化手术室。它的技术核心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术室采用了医学图像存贮和传输系 统,将各类医学影像设备所获得的医学图像送至手术现场,以指导手术过程。或者在手术室内安装专用的手术图像设备,取得实时的手术动态图像,以指导手术的进 行。
数字化手术室目前有三种形式,简要介绍如下:
1. PACS手术室(医学影像通讯手术室的简称)
PACS手术室采用现代医学影像档案和通讯系统,即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使CT、MRI、DSA、ECT、PET/CT、Ultrasound所获得图像资料迅速方便地送到手术现场,供手术选用。或者在手术现场内安装专用手术图像设备,取得手术部位的实时图像,直接指导手术的进程。这样的手术室称之为数字化手术室,它所构成的手术部称之为现代手术部。
数字化手术室应当是PACS系统中的一个工作站。现代数字医学成像设备,都具有DICOM3.0的标准接口,它规定了数字医学影像和相关信息的格式及其信息交换方法的标准,可以从接口采集图像数据,与医学图像档案和通讯系统PACS对接方便,这样就能和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融为一体。CT、MRI、DSA、ECT、PET/CT、Ultrasound等临床医学检查设备所获得图像资料迅速送到手术现场,为提高手术效果创造有利条件。手术现场所获得的实时手术资料和图像,也可以通过PACS输向外部,从而为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奠定了基础。
2.微创手术室
“微创手术”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它将原来的10-20厘米的手术切口缩小到几毫米。微创手术具有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大都住院1-2天)、创伤疤痕小等特点。微创手术和器官移植被喻为21世 纪外科发展的两个方向。微创外科手术几乎涉及传统外科手术的所有领域,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子宫肌瘤剥 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除、椎间盘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甚至在切除恶性肿瘤(胃癌、肝癌、直肠癌、结肠癌)方面微创手术也成为首选 方式,它开创了全新手术治疗方法,如脑微创开颅手术戒毒。
微创手术是将先进医学摄像系统、完善的手术器械、熟练的外科手术操作技巧相结合的前沿技术。外科医生借助内窥镜,通过微小的创伤切口,在显示屏幕上来直接 观察体内情况,以及手术器械运动过程。微创手术室是数字化的新型手术室,其与开放式的手术方式不同,手术室的设计也不同于集中型的手术室,它分散、方便、 灵活。但室内照明系统、净化系统、设备布局方式、手术环境的调节和控制方式、手术图像采集和传输方式,都必须满足微创手术的需要,窥镜设备也应是现代数字 化的图像设备。
微创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按一般洁净度手术室或准洁净度手术室要求设计,即III级、IV手术室设计,空调净化较简单。微创手术室可采用分散型手术室的方式,设立在各相关科室,便于管理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微创手术的出现,被集中型手术室所取代的分散型手术室正以高新技术的形式回到现代医院。
手术室。
磁共振介入手术室,简称MRI手术室。手术 室图像引导的概念,已成为医学成像领域的热点问题,它使医学成像从以诊断为目的向注重治疗过程转移。图像引导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并能 节省医疗费用。这种新型的介入外科治疗方式,在原有的传统手术室内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对器具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建立数字化的手术环境。
在手术室安装开放磁共振成像设备,采用磁共振介入的原理,向手术医生提供手术过程中动态的、变化的实时信息。实践证明动态的MRI成功引导,是颅脑神经外科手术大有发展前景的科学方法。1995年以来,美、日、德等国的医院相继出现MRI手术室,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学院采用水平式开放型永磁体MRI扫描机,建立了MRI手术室。目前,磁共振介入手术室正处在探索、完善、推广的阶段。
五、现代手术部
以手术室为中心,连同辅助用房组成的手术功能区称之为手术部。用信息技术装备的手术部,称之为现代手术部。现代手术部是由洁净手术室和数字化手术室共同构 成的,洁净技术是现代手术部的基础,数字化技术是现代手术部的核心。现代手术部应具有可靠的图像传输系统、手术过程图像采集和介入治疗系统、空气净化系 统、空气调节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各类设备控制和监视系统,特别要有完善的安全供电系统能可靠地防止微电击,它是多种高新技术相融合的大型建筑医疗设 备,是手术室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