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作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二次能源 ,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能的生产和消耗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降低电能消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是国家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医院来说,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节约用电,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医院是电能消耗很大的地方,同时也是电能节约空间很大的地方。节约用电,技术是核心,管理是关键,特别是对人员的管理,尤其重要。要重视技术改造,加强人员及用电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院用电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1加强医院供用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1.1加强能源管理,建立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医院所用的能源包括水、电、气、煤等,要对这些能源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医院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能源管理办公室,对水、电、气、煤等能源进行统一管理,每一种能源,要配备专人负责本单位的日常节能工作。电能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提高能耗定额管理,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及工作时间,确定用电定额。其次,对电能要有专人认真计量,严格考核,根据定额,切实做到节电受奖,浪费受罚。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全院的各级工作人员都具有约束力,使全院职工都参与到节约用电工作中来,全员参与管理,才能实现最佳的节约电能的效果。

  1.2实施计划用电,提高电能利用率

  对医院内部各临床、医技科室用电要有计划,能源管理办公室要把计划具体到用电设备,这样才能做到用电设备有人管,不用时随时关闭电源,以节约电能的消耗量。在节能降耗方面人的因素非常重要,技术节能很有限,一般在10%~30%之间,但人员节能是无限的,比如一支40瓦日光灯,技术节能由电感镇流器更换为电子镇流器可节能20%左右,但如果有人员管理,把它由无人关的长明灯改变为夜间开白天关,其节能要在50%之上了。所以在节能降耗方面,技术只是核心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对电能的管理。对于非临床医技科室,也要加强用电的计划管理,杜绝浪费,在可以直接利用一次能源的地方,尽量不用二次能源,例如,现在各科室在医院有茶房的情况下,用电烧水,这就是不能合理利用能源的表现,如果用煤烧水,其利用率在70%左右,而用煤转换的电能烧水,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很不经济。

  1.3实行负荷调整,“削峰填谷”,提高供电能力

  所谓的内部负荷调整,就是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科室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有计划的安排和组织各类科室用电的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低谷,充分发挥变电设备的潜能,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负荷调整是能源管理办公室的一项带全局性的工作,其方法是,错开某些科室的上班时间,使各科室的高峰负荷分散,如制剂室,供应消毒室,锅炉房,可让这些科室在负荷低谷时生产。另外也可调整大容量的用电设备的用电时间,使其避开高峰负荷,填补低谷,做到均衡用电,从而提高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因此调整负荷不仅提高了供电能力,而且也是节约电能的一项有效措施。

  1.4加强运行维护,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搞好内部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用电设备的检修,可以减少电能损耗,节约电能。如导线接头处不良,发热严重,应及时维修,这样既保证安全供电,又减少电能损耗。加强动力设备的维护,减少水、气、热等能源的跑、冒、滴、漏,也能直接节约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