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设计界面是建筑设计师的梦想,框架体系的建立解放了界面被结构的束缚,使建筑师可以自由的设计建筑的界面。但随着结构技术的发展,结构系统的多样化和艺术化,使建筑的结构成为了建筑界面最好的装饰品。于是建筑的承重结构又慢慢的回到了界面系统中。最初这种做法多应用于体育、博览、和交通建筑,慢慢的,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使用到普通公共建筑中来。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伦敦瑞士塔就是高层建筑中使用结构化的界面系统的典型案例,这座建筑使用了筒中筒结构,基本承重结构由内部中心筒体和外部筒体组成,在基本结构构成上和普通高层建筑所使用的结构体系没有什么明显不同,即内筒主要承载竖向荷载,外筒主要抵抗风和地震产生的水平推力。所不同的是,建筑的外筒体结构没有采用常规的密集竖向柱子,而是与建筑的界面结合,使用了流线型的螺旋上升的菱形格状结构,这一做法既满足了结构的强度要求,也符合现代都市中对摩天办公楼的审美需要。

  最早把结构系统当作建筑界面使用在公共建筑中的是由巴克敏斯特·富勒设计的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在美国馆的设计中,建筑师最初的设想是通过一种动态的结构来形成能够由器械控制的可以转变的多面体,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个设想没能实现。经过反复修改,最终的展馆理念是一个巨大的“真空容器”,可以通过人工的控制使外界不舒适的温度、空气、灰尘阻挡在外,而引入外部良好的风景和光线。建筑的最终形态为一个直径76米的3/4球体,建筑使用了“短线穹顶(GeodesicDome)”结构,分内外两层。外层为三角形的焊接钢管单元,内层为六角形的钢管网格,在内外的网格之间使用了透明塑料进行封闭,并且使用了建筑师专门设计的多边形遮阳系统,通过机械的调节,遮阳板形成的缝隙可以放大或者缩小,从而改变入射阳光的强度,并使内外界面具有独特的动态化效果。

  不仅是高层建筑,使用结构化的界面系统进行创新也经常被应用到一些中小型公共建筑中。如又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的位于东京一角的TOD’S表参道大楼采用了现浇混凝土的结构做法,并在符合力学荷载要求的前提下,使结构形成了上部稀疏下部密实的树形图案,呼应了建筑所在街道附近常见的榉树的形象。

  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结构化的界面系统更是应用广泛,由瑞士建筑师德梅隆和赫尔佐格设计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界面便清晰的呈现出了结构的力学之美。在这个被人们称为“鸟巢”的建筑中,看似由很多杂乱无章的金属构件随意编制,但实际上其主要结构非常合理明确,若干根与体育场内环相切的巨大的门式桁架是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呈辐射状布置,其他的次级结构与住承重结构交接,体系十分分明。这些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结构构件共同构成了北京奥运主会场的界面,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更多内容,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