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吉林省永吉县城口前镇,街路两旁的标语,相比于早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万众一心,战胜洪灾,不等不靠,重建家园”,类似的标语道出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县城的饭店、旅馆、浴池、超市等一些场所陆续恢复营业。
“目前,卫生监督人员已介入,确保已开业的饭店等一些营业场所的食品安全。”吉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所长闫闯表示,要确保过水食品不流入市场。
■县城清淤如火如荼
在滨南路,大铲车正在清理着路面上的淤泥。路面还有些泥泞,淤泥散发着臭味。“这条路是从8月11日开始清淤的。”永吉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春平介绍。
滨南路临街的一楼门市,都在清淤或清理被洪水浸泡的物品。门市内的淤泥大多已被商户清理干净,但墙壁上留下的水线,证明着进水有2米多高。
“水岸丽都小区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小区,洪水下来,先冲进这个小区,下去后,才到县医院。”刘春平说。
10多名疾控人员在小区内外残留的淤泥上铺撒着生石灰,2名疾控人员正在向居民发放84消毒液。
“天天发放,只要居民们需要,就可以到发放点来领。”该点的疾控人员说。
“我看到大家拿来的瓶子,很多是饮料瓶子。”吉林省卫生厅副厅长张义嘱咐该点的疾控人员,一定要提醒大家不要误服了,“咱们可以买些不干胶,写上‘消毒液’,粘在瓶子上。”
在小区里和一些街路上,记者都能看见发放宣传单的人员,宣传单的内容主要是洪灾过后的卫生消毒杀虫方法。“我们对疾控人员进行包片,这一片的宣传就由他负责,要求宣传单必须发放到每一户。”吉林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范明说。
■挨个排查恢复营业的饭店
据介绍,永吉县有大小饭店300多个,“目前,有一半已经恢复营业。”刘春平说,由于永吉大街这一区域过水严重,饭店开得都比较晚。
在永吉大街,两侧临街的商户,很多门面上贴出“已营业”或“营业”字样的告示。
进入一家饭店,正好碰上一名男子在点菜:“给我来盘大拌凉菜。”服务员刚要记,就被吉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于敬伟制止了:“这盘菜就不要点了。”于敬伟告诉这位顾客,目前,正处于防疫期,最好不要吃生冷食品,以免致病。他同时提醒店主,最近一段时间,最好不要卖生冷食品。
随后,于敬伟走进厨房,先看了冷柜。“你这样摆放是不对的,生、熟食品一定要分开。”于敬伟打开冷柜,给店主做示范。
“我们每天都要排查走访,对恢复营业的饭店进行调查和督导。”于敬伟说,这种对已开业饭店的督导检查是拉网式的,一个个过筛子,而且是天天过。
■为农村建一支不走的防疫队
采访中,一位防疫人员讲了在灾区农户家调查时发生的一件事。
在一老乡家,他问老乡喝什么水,回答是自家的井水。“这水没经过监测,是不能喝的。”他的劝导,让老乡有些不能理解。老乡打了一桶水,舀了一碗,“你看,这水很干净的。”
他就耐心地给老乡讲,这水被洪水冲过,可能含有细菌,而细菌是肉眼看不到的。这水一定要经过监测,消毒合格后,才能喝。
“等防疫结束了,省、市的防疫专家都撤走了,农村怎么办?”张义说,“我们要为农村建一支不走的防疫队。”
这个想法,已经得到了实现。
据悉,现在各个村屯的党员、干部都接受了消杀培训,他们再包10户到30户,教这些农户进行垃圾处理、饮用水消毒等。
在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记者就见到了农户消杀员,他们已能熟练地进行消杀工作。
“目前,我们对农户家的消杀达到6次,过水严重的农户家达到8次到10次。”旺起镇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