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者们对待导向系统要像选择医疗设备一样细心,它是医院建筑环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这些单独的个体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当患者随着人流进入医院大门的时候,它静静地站在一边微笑着说:“门诊这边,急诊那边,停车场直走。”不罗嗦,清晰而明确。

听一位院长说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因公去异地做学术交流,不巧在夜里发起了高烧,对方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楼宇众多,科室分布较为分散,这位院长进入医院很久也没找到急诊入口,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到达时这位院长已经是满头大汗。作为医疗工作者对医院的科室分布及流程应该比普通百姓更加了解,院长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


我们在医院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病人为寻找挂号窗口、诊室、化验室、楼梯、卫生间而楼上楼下的奔波焦虑;忙碌的医护人员经常不得不中止手中的工作,向病人或家属提供指路服务。医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公共环境。科室多,就诊流程繁琐,信息更换频繁,据有关调查发现:一名患者每次就诊的时间约为1.5~4小时,从挂号到离开医院需经历7~25个环节不等,患者不得不一边忍受身体的不适,一边要在复杂而陌生的环境中因办理繁琐的手续、做各项检查和治疗而进行长时间的移动,其心理压力和生理负担可想而知。


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管理者,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都希望找到满足患者需求的方式,以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把握自身生存的命脉。通过我们多年在医院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希望通过此文将医院导向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概述,并结合实践案例将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与诸位医院管理者们分享。


标识不等于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是环境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解决建筑内外环境使用中迷失问题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建筑的设施特性、空间特性、使用者特性,利用综合视觉识别策略,构建空间同使用者之间沟通桥梁的系统工程。


良好的医院的导向系统能帮助患者快速、自主的到达目的地,帮助患者解读医院空间,起到指引者的作用。因此我们说,导向系统是医院空间的说明书。导向系统专注于深层次的概念和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合理的导向系统不但可以让人少走弯路,而且赋予了建筑物和场地独特的视觉识别性。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医院很少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他们就诊时的心理需求,也没有提供可以帮助病人便捷行动、识别性很强的导向系统。新楼建成以后,医院往往认为有个标识牌就可以了,一味追求工艺、材料的档次,这是一个误区。


从字面的意思来说,Sign意为标识、标牌、标记。在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领域里,往往将人群集散的设施中所设置的显示信息的媒体称为标识。换句话说,标识是使利用者能够直观理解的,为其使用设施提供导向、指引等必要信息的显示物。而导向系统(Wayfinding System)是指在特定环境中,通过标识形成一套统一而且连续的导引体系,或者形成一套相互协调的、系统而完整的空间说明体系。


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标识只是构成导向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承载信息的一个工具。而导向系统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工程,它通过准确的视觉识别和视觉传达策略,将不同的标识进行整合,从而有效解决空间迷失问题,使使用者安全、有效的利用空间。


导向系统的表现方式灵活而多样,并不单纯仅限于标牌。在国外很多医院和公共场所我们看到导向信息被直接印刷在建筑的天花板、墙面甚至地面上,个性化的导向方式指示清晰且别有情趣。


医院导向系统可分为索引类信息、指示类信息和位置类信息,科学的导向分级应考虑到访人员进入医院的行进路线,按照由外至内、有大至小、由先至后的顺序进行合理有序的设计。


更多内容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