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始发,省卫生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厅全体领导班子亲赴基层,蹲点包保重灾县(市)医疗救治和防疫工作。与此同时还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医疗卫生防疫及灾后重建工作的调查研究。8月9日,省卫生厅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灾情严重的县(市)医疗卫生单位。
会议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未受灾支援已受灾、城市支援农村、逐级落实、层层包保”的原则,组织全省各市州的17家三级甲等医院、6家中心医院和企业医院对受灾较重的永吉、桦甸、安图、临江等4县(市)的两家县医院、19家乡镇卫生院重点开展对口支援,并责成各市州卫生局组织辖区内非受灾医疗机构对受灾县市的村卫生室开展对口支援。
省卫生厅指出,这次特大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造成很大损失,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但灾区的卫生防疫及医疗救治工作刻不容缓,省卫生厅组织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对灾情严重的县市开展口支援,能够加速恢复受灾县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治能力,从而确保灾后无大疫,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省卫生厅强调,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支援单位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本次对口支援工作作为目前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认真落实包保责任制,积极主动同受援单位展开对接,根据援助双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支援计划,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医务人员在设备、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要确保各受灾医疗单位于15日内恢复基本诊疗工作,阶段性地完成本次对口支援工作。
省卫生厅提出,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密切协调、加强督导,全方位、多角度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同时,受灾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受灾医院通过申请政府救济资金、财政专项及其它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不等不靠,积极开展自救工作。
命令下达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第一时间传达了省厅会议精神,要求全院职工充分认识到此次支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医院成立了抗洪救灾对口支援领导小组,通过与对口支援单位永吉县医院的对接,在充分了解了该院受灾情况并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的援助方案,将本次援助各项工作进行了目标分解,将责任明确到人,上下齐心、不遗余力地全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吉大一院组建的首批由十几名专家、业务骨干组成的支援医疗队,由院党委书记张东航带队,携医院职工自发为灾区人民捐献的180万元善款及40余种价值3万余元的药品,于8月16日清晨到达灾区永吉县医院。在简单的捐助仪式后,随即开展了义诊等各项援助工作。义诊中,吉大一院眼科、骨科、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专家为220余人开展了诊治工作。张东航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灾情就是命令,作为吉林省卫生行业的排头兵,对兄弟单位的援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把对永吉县医院的援助作为我院卫生工作的重点,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永吉人民感受到卫生系统对灾区人民的关心,让永吉人民感受到来自白衣天使的温暖。
在灾后重建家园的关键时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能够积极响应省卫生厅的号召,下大力气对受灾地区医院展开及时、有效的援助,充分体现了吉林卫生系统在灾害面前万众一心、无私奉献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并通过此举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主义大家庭观念,必将为受灾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重建、确保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